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采用心阻抗图非线性公式法观察产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以下简称妊高征 )患者心功能改变。方法 :使用 SB- 42型多导生理记录仪 ,对产前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孕妇各 30例进行心阻抗图非线性公式法计算 ,通过电脑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HR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增高 ,泵血功能 SV、CO、CI、TPR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高征患者比正常妊娠心脏负荷明显增高 ,但无心脏合并症者产前没有潜在性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
用非线性法观察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泵功能刘淑君,沈维宪(江苏省淮阴市第二医院,淮阴223002)陈旧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心肌持久和严重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本文应用心阻抗图非线性法观察了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心脏泵功能改变,并将6...  相似文献   

3.
心阻抗血流图是常用的无创伤心血管功能检测法,它能反映心脏泵血状态,心肌收缩图片心室顺应性等,有可重复性的优点,冠心病患者可根据其异常指标的多少,数值的大小判断心功能受损程度。笔者对来院检查的两组不同人群的心阻抗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微分波的临床意义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肌梗塞病人恢复期心功能,以指导康复。方法: 应用心阻抗图观察心梗恢复期病人40例心功能指标。结果:恢复期心功能下降,陈旧心梗时间长短及有无Q波对心功能无影响,前壁梗塞较下壁梗塞对心功能影响大。结论:心梗恢复期康复训练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必然导致心脏功能的变化。心微分阻抗图可以反映左心功能,肺阻抗图与肺动脉压的变化关系密切。而肺微分阻抗图能否反映右心功能的变化,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我们于1980年1—6月应用心、肺微分阻抗图,分别观察了正常人、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左右心功能变化规律,以探讨肺心病新的诊断方法。病例选择正常人组经体格检查、胸透或胸片及心电图检查正常者。其中,查左心功能者64人,查右心功能者45人,合计109人。男女之比为1:1.3。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重建心阻抗容积图测定高血压病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和血管功能。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n=50)和高血压患者(n=45)的重建心阻抗容积图,用重建非线性公式计算每分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作功指数(CWI)、左室射血分数(LEF)、左室收缩力指数(LHI)、总外周阻力(TRP)、主动脉顺应性(AC)。结果:高血压病观察组用重建阻抗法的测量的CI、CWI、LEF、LHI、TRP、AC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重建阻抗法能够反映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和血管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陶贵周  王卓  宣力平 《现代康复》1999,3(11):1358-1359
目的:了解心肌梗塞病人恢复期心功能,以指导康复。方法:应用心阻抗图观察心梗恢复期病人40例心功能指标。结粜:恢复期心功能下降.陈旧心梗时间长短及有无Q波对心功能无影响.前壁梗塞较下壁梗塞对心功能影响大。结论:心梗恢复期康复训练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相似文献   

8.
某些肺循环病理改变所致的心、肺疾病以及心功能不全等都可导致肺阻抗发生改变。因此进行肺阻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前景。作为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部分——肺循环以前缺少简便、无创伤的客观观察方法,以致对其规律的研究和所知较少。右胸电阻抗/导纳图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打开了这一门户。我国肺循环研究起步较早,70年代李希臻首创右胸电阻抗方法,成功地开辟了无创伤观察肺循环的道路。肺阻抗容积图是利用生物电阻抗原理,通过仪器记录出一组反映每一心动周期中肺血容积改变的曲线波,它受肺血管阻力、压力以及心功能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研论文应重视原始数据——谈《心阻抗图非线性理论的研究》一文中的有关问题况子雯(广西医科大学物理学教研室,南宁530021)编者按本刊1993年第4卷第3期发表了江西医学院况明星、彭录生的《心阻抗图非线性理论的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况子雯在其他医学期刊...  相似文献   

10.
无创性(非侵入性)心功能检查可应用体表心电图(ECG)、心音图(PCG)、颈动脉波(CPW)、心尖搏动图(ACG)以及心阻抗图(ICG)的同步描记,或通过放射性核素、超声心动图的测量,获得心动周期的各时相及波形,通过对这些生理参数的测量,以评价心肌收缩力、心脏泵血功能以及心室壁运动的协调性和顺应性,从而对心功能状态作出客观评  相似文献   

11.
江西医学院两项科研成果近日通过鉴定由江西医学院况明星、彭录生副教授及黄学顺高级实验师等研究的“心阻抗图测量技术的电流分布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和“NCF-Ⅱ型非线性电脑心功能仪”两项科研成果5月13日通过了省科委、卫生厅、医药管理局联合主持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2.
心阻抗图是简便安全并能连续测定心搏出量的非侵入性方法,其临床价值也进一步得到证实。本文报告34例受试者在运动试验前后同时记录心阻抗图及心电图,证实对冠心病确诊有参考价值,对心功能估价亦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十余年,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测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心阻抗血流图(ICG)即其中之一。ICG 的主要研究是从 Kubicek提出心阻抗血流图的微分和每搏量公式开始的。以后,Penhey 从理论上对 Kubicek 公式进行了阐明 Sramek 等对 Knbicek 公式进行了修正,Berstein 等提出新的每搏量公式,国内况明星等提出心阻抗图的园台园柱体组合模型理论以及与 Kubicek 公式不同的非线  相似文献   

14.
刘淑君  石华 《临床荟萃》1996,11(7):298-298
为了解正常妊娠中、晚期心脏收缩功能及泵力功能情况,对门诊健卡患者选择16周~28周及35周以上患者进行颈动脉搏动图(STI)、心阻抗图(ICG)观察,发现晚期妊娠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单次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患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CRF)患单次血透前后的心功能及血肌酐、血压的变化。方法 用血液循环动力学脉图检测技术仪测定22例CRF患因透前后的各项心功能系数,用酶电极法与血压计分别测定血肌酐和血压。结果 发现血透后肌酐、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心功能系数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D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心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有效循环血量(ECV),心肌耗氧量(MVO)均显降低,而射血分数(EF)显升高。结论 CRF患血透后可因全身血容量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减少而使心功能明显好转。另外,血透对尿毒症毒素的消除亦可直接减少对心肌的损害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心导纳微分图与心阻抗微分图测量快速射血指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基础阻抗(Z0) 对心导纳微分图(dy/dt) 与心阻抗微分图(dz/dt) 两种方法测量快速射血指数(REI)的影响。方法 观察实验犬胸部不同Z0 时心导纳微分图最大射血速率(dy/dtㄧmax) 及其快速射血指数(REIy) 与心阻抗微分图最大射血速率(dz/dtㄧmax) 及其快速射血指数(REIz) 的变化,并对照分析。结果 dy/dtㄧmax 及REIy 不受Z0 改变的影响,而dz/dtㄧmax 及REIz 则随Z0 增大( 减小) 而增大( 减小) 。结论 在无创性心功能检测方法中,dy/dt 似较dz/dt 更为合理。REIy 不象REIz 那样受Z0 的严重影响,它是一项能较客观地反映心脏收缩强度的理想参数  相似文献   

17.
肺血流图(Rheopneumography)亦称为肺阻抗图(Impedauce pneurnography)。目前国内已趋于一致,称为肺阻抗血流图(以下简称肺血图)。肺血图主要反映肺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亦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该图舒张波的变化反映左心功能状态,而收缩波则反映右心的功能状态,并可根据肺血图基础阻抗值(Zo)的变化反映胸腔内  相似文献   

18.
用二维心阻抗图检测左心循环的初步探讨况明星1彭录生1黄学顺2(1.江西医学院物理教研室,南昌3300062.江西医学院病生教研室)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传统的Kubicek环形四极法心阻抗图是胸腔内左心和右心循环血容量变化的综合反映。如何从体表测量...  相似文献   

19.
用心阻抗微分图检测年龄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心阻抗微分图检测年龄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曾龙,高巧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334解放军85医院)用心阻抗微分图检测了140例20~90岁健康人的心功能参数,并进行对比,找出年龄对心功能的影响和变出规律。1 检测对象选择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强力霉素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强力霉素1、2、3组,每组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Langendorrf离体心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及其压力微分,氯胺T法测定心肌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I/Ⅲ胶原比例,酶谱法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强力霉素对离体心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间质损伤,以及心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浓度有关。其保护作用与抑制MMP—2的表达有关。结论:强力霉素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间质损伤有与浓度相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