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袁中文,鞠磊,苏立政,程有贞(沂水中心医院)关键词心外科;麻醉;小儿自1991年来笔者共实施小儿体外循环手术的麻醉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Ill$床资料男24例,女16例。年龄4~12岁,体重14~36kg...  相似文献   

3.
4.
赖纪昌  韦以权 《广西医学》1989,11(5):283-285
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88年10月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30例,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男性22例,女性8例,4~51岁,体重9~57公斤。先心以儿童、少年为多,风心以青壮年为多。房间隔缺损最大为4.5×3.5cm,最小为2×1.5cm。(2)诊断:根据病史、体征、x 线、心电图、二维B 超、部份病例经心导管或造影检查,进行术前诊断,诊断结果与手术方式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5例,采用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体外循环期间保持常温,冰敷头部局中降温保护脑功能,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停跳液,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缓慢空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行高汉量灌注,保持较高灌注压。术中麻醉和体外循环平稳,心肌保护效果好,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回顾2000—2005年小儿心脏直视手术115例,对麻醉与体外循环管理中的肺保护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77.6±50.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8.5±36.1)min,ICU机械通气时间(14.3±8.9)h。术后X线胸片示肺部明显斑片状阴影7例(6.1%),未出现肺不张、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完善的麻醉与体外循环管理可以预防肺损伤、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138例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用芬太尼、潘可罗宁分次给药复合麻醉,辅以异氟醚、安氟醚间歇吸入法,对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21例患者施行了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过程顺利,无1例因麻醉引起后遗症。结果表明,该麻醉方法及药物选择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是可行的,同时也表明严格的呼吸管理、心肌保护以及严密的术中监测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内手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麻醉处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麻醉科赵秋华金国光我院于1993年12月~1996年12月共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18例,其中术后再次开胸止血5例,现将其麻醉处理报告如下。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7~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银杏叶提取物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44例心脏病需体外循环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予充液中加入银杏叶提取物2mg/kg体质量,对照组应用常规予充液.分别在术前、主动脉阻断后1h,术后6,12,24和48h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IL-1β,IL-18和S100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自CPB结束即刻开始,血清IL-1β显著升高,观察组血清IL-1β自主动脉阻断1h开始升高,持续至术后48h,自主动脉阻断1h开始,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对照组自术后6h开始,血清IL-18持续升高至术后48h,观察组血清IL-18主动脉阻断1h开始,血清IL-18持续升高至术后48h,主动脉阻断1h,对照组血清IL-18低于观察组,但术后6,12,24,48h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S100蛋白自CPB结束开始升高,持续至实验结束,自主动脉阻断1h开始至术后48h血清S100蛋白水平对照组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细胞因子IL-18参与脑组织损伤过程,GBE可调节细胞因子,使血清S100蛋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25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手术的应用经验,对其优缺点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1999年25例先天性心脏病不停跳手术组为实验组,全组年龄4~15岁,均为非补片修补患者;随机抽取1998~1999年度相同年龄段的心脏停跳非补片修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术后24h液体出入情况及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本外循  相似文献   

13.
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总结 2 9例病例。并行循环者 ,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搏液 ;鼻咽温维持在 (33± 1)℃ ,均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手术。结果 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 ,术后血液动力学平稳 ,未用正性肌力药物。无 1例发生空气栓塞。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 ,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 ,避免再灌注损伤 ,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六例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基本方法为无血予充,自身放血。转流中血球压积降至17.6%~7.3%,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5.
陈秀  韩冰  尹东涛  褚剑  王科 《北京医学》2013,35(8):684-68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手术时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发生率,总结手术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手术中所见PLSVC 22例,占同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2.3% (22/977),手术在全麻和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PLSVC采取套带阻断(8例)、插管引流(8例)、直接结扎(5例)或不做特殊处置(1例)等方法,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结果 本组手术无死亡患者.16例患者术毕放置心表起搏电极,其中3例术后短期应用起搏器(1~3 d).1例法乐氏四联症患者发生左侧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后顺利恢复.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0年,均无神经并发症,无远期死亡.结论 PLSVC发生率低,体外循环手术应重视.根据术中不同情况处置PLSVC既有利于手术操作,又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术毕应放宽心表起搏电极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2 0 0 0 0 1 / 2 0 0 3 0 9体外循环 (CPB)下共施行右胸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 38(男 2 6 ,女 1 2 )例 ,年龄 6~ 35岁 ,体质量 1 5~ 73kg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 3例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 5例 .患者均行常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平卧位、右胸垫高 30~4 0°,右前胸切口 ,第四肋间进胸 ,悬吊心包 ,游离上下腔静脉 ,肝素化 3mg/kg后 ,游离主动脉并在主动脉根部作荷包缝合 ,插特定制作的长形带硬质导芯的主动脉供血管 ,于右心耳部作荷包 ,并切开心耳插上腔静脉引流管 ,于右房壁作荷包…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灌注肺的诱因和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灌注肺的诱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36 2 8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 1 2例严重灌注肺的发生情况。结果 该组病人严重灌注肺的发生率为同期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 0 .331 %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 (1 2 3.7± 6 4 .3)min。发生灌注肺时 ,血气分析是 :pH7.2 98± 0 .1 30、PaCO2 (6 .4± 1 .4 )kPa、PaO2 (6 .1± 1 .5 )kPa(1kPa =7.5mmHg) ,气道压增加的平均值为 (1 5 .6± 4 .2 )cmH2 O (最高达 5 2cmH2 O) ,中心静脉压为 (0 .93± 0 .5 2 )kPa ,平均心率为 (1 4 9± 1 7)次 /min ,平均动脉压为 (8.5± 1 .3)kPa。平均呼吸机支持时间为 (39.2± 2 7.9)h。 1例患者呼吸机支持 1 1 6h后死亡 ,死亡率为 8.33%。结论 合并心内畸形 (如动脉导管未闭 )引起的肺部异常灌注以及体外循环时间过长可能是灌注肺发生的重要诱因 ,而灌注肺早期诊断以及维护心肺功能的综合治疗可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在体外循环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银杏叶提取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44例心脏病需体外循环下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予充液中加入银杏叶提取物2mg/kg(体重),对照组应用常规予充液.分别在术前、主动脉阻断后1 h、CPB结束即刻、术后6 h、12 h、24 h和48 h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P-选择素、ICAM-1和NSE浓度水平.结果 对照组P-选择素于主动脉阻断1 h开始升高,一直保持高水平至术后48 h实验结束;观察组P-选择素于主动脉阻断1 h后有所降低,持续至术后24 h,术后48 h恢复正常;自主动脉阻断1 h开始至术后48h实验结束,血清P-选择素水平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ICAM-1自主动脉阻断1 h后,血清ICAM-1开始升高,并维持高水平至术后24h;观察组ICAM-1于CPB结束后开始升高,维持高水平至术后48 h实验结束:主动脉阻断1 h至体外循环结束,血清ICAM-1水平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自术后12 h开始至结束,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NSE自CPB结束后开始升高,高水平维持至术后48 h至实验结束;观察组血清NSE于CPB结束后开始升高,维持至术后12 h,至术后24 h恢复至正常;自主动脉阻断1 h开始至结束,观察组血清NSE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外循环可引起粘附分子P-选择素和ICAM-1的升高,应用GBE可显著抑制P-选择素过度表达;GBE可能通过抑制ICAM-1的表达或封闭ICAM-1的受体途径而发挥抗炎作用,从而使脑损伤减轻.将GBE加入体外循环予充液中,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大脑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6 - 0 1/ 2 0 0 0 - 0 2共有 99(男 6 4 ,女 35 )例高龄患者在体外循环 (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年龄 6 0~ 78(平均6 5± 4 .3)岁 ,体质量 5 5~ 95 (平均 6 8± 14 .5 ) kg,体表面积1.5~ 2 .1(平均 1.7± 1.2 ) m2 ,病种及手术方法包括 DVR6例 ,CABG4 5例 ,CABG+室壁瘤切除 2例 ,CABG+左房粘液瘤切除 2例 ,CABG+MVP3例 ,CABG+AVR2例 ,搭桥根数 1~ 6 (平均 3.5 )支 ,左房粘液瘤切除 5例 ,ASD修补 1例 ,VSD修补 +AS加宽 1例 ,瓦氏窦瘤合并 VSD修补 1例 ,MVR14例 ,AVR9例 .心功能 级 18…  相似文献   

20.
心内直视手术中再次插管体外转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