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1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儿病死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医疗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我院 10 1例围产儿临床死因进行分析 ,以探讨如何在临床上提高产前诊断率 ,提高产科质量 ,降低围产儿病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6年至 1998年 8月共分娩围产儿 3334例 ,围产儿死亡 10 1例 ,围产儿病死率 30 .3% ,其中死胎 33例 ,死胎率 9.9‰ ,死产 11例 ,死产率 3.3‰ ,新生儿死亡 44例 ,新生儿病死率 3.2 0‰ ,因产前诊断畸形而引产 13例。1.2 围产儿死亡的孕龄 :见表 1。表 1 围产儿死亡孕龄分布孕周 新生儿死亡无畸形儿畸形儿 死胎死产畸形…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县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现对我县 4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 1996~ 1999年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围产儿死亡个案卡及出生死亡季报表。全部数据均为县、乡、村三级妇幼人员收集、整理、汇总、补漏和复核 ,并经县围产协作组审定 ,死因诊断按卫生部围产儿死因诊断分类。2 结果与分析2 .1 围产儿死亡率及构成比 :4年出生围产儿共 12 174个 ,围产儿死亡 2 32例 ,其中死胎 6 8例 ,死产 2 9例 ,早期新生儿死亡 135例 ,围产儿死亡率为 18.85‰ ,其构成比为 2 9.31%、12 .5 %和 5 8.19%。表明我县围产…  相似文献   

3.
现将我区1996~2000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来源于我区26个医疗保健单位1996~2000年上报我所的孕产妇保健年报表、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年报表、围产儿及0~5岁内儿童死亡漏报调查表 ,统一登记 ,逐一核实进行汇总分析。2结果2 1围产儿死亡率 :五年围产儿总数9 ,528例 ,活产9 ,480例 ,死亡108例 ,围产死亡平均为11 34 % ,108例围产儿死亡中 ,死胎39例 ,占36 11 % ,死胎率为4 49 % ,死亡9例占8 33 % ,死亡率为0 94 % ,7天内新生儿死亡60例 ,占55 56 % ,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死亡围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产儿死亡率为12.3‰,死胎率为61.5‰,死产率为14‰.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规范系统产前检查及监护、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防治早产、实施正确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是降低国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367例围产儿死亡临床分析霞浦县医院陈秀英现将我院妇产科自1987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0日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分娩总数8416例,围产儿死亡367例,死亡率4.36%,其中畸形儿76例,纠正死亡率3.45%。367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992~1996年围生儿临床资料,对住院分娩的1948例产妇,围生儿死亡229例进行死因分析,以便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围生儿生存现状及改善对策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 凡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内的死胎、死产、新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城区辖区户籍人口1987~2012年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亡情况及变化,为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户籍人口在1987~2012年期间出生的772例围产儿死亡发生及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前13年及后13年的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进行比较。结果:北京市东城区户籍人口26年间总生围产儿98692例,围产儿死亡共772例,围产儿死亡率为7.82‰;其中,死胎341例(44.17%),死产58例(7.51%);早期新生儿死亡370例(47.93%),围产儿死因顺位依次为胎儿畸形、胎死宫内、脐带胎盘因素、母亲孕期疾病、宫内感染等。胎儿畸形和胎死宫内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北京市东城区辖区户籍人口1987~2012年围产儿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近三年围产儿死亡率最低为2.64‰,已处于发达国家水平。要继续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孕期管理,采取适当干预措施,避免出生缺陷儿进入围产期,同时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产科质量,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总之,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加强围产保健知识的宣教、扩大保健的覆盖率,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尽可能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和探讨围产儿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以便针对性地改进围产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回顾性分析187例围产儿死亡病历。结果 围产儿死亡率为l7.45‰,死胎占41.71%,死产占l4.44%,新生儿死亡占37.43%。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过期妊娠、妊高征、IUGR。结论 开展遗传咨询,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本院近十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 方法 将本院近十年间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分成两组:前五年组(即A组)和后五年组(即B组)。排除了社会因素所致的病例外,A组的围产儿死亡数为52例、B组的围产儿死亡数为21例。计算两组的死亡率,并对两组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9.28‰、B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5.42‰,P<0.05。A组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顺序:脐带和胎盘因素(44.23 % )、早产因素(23.08 %)、胎儿畸形因素(19.23 %)、母亲疾病因素(7.69 %);B组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顺序:胎儿畸形因素(42.86 %)、脐带和胎盘因素(33.33 % )、早产因素(14.29 %)、母亲疾病因素(4.76%)。结论 B组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比较A、B两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脐带和胎盘因素、早产因素分别由原来的第一、二位下降至第二、三位,而胎儿畸形因素则由原来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一位,母亲疾病因素不变仍位于第四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6年本市37个乡镇按月上报的"妇幼卫生月报表"及"围产儿死亡报告卡"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4年我市围产儿死亡主要因素是畸形,早产,脐带因素,原因不明,新生儿窒息。结论:先天畸形是我市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开展婚前检查,常规做产前筛查,是降低先天畸形儿出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442例死亡围产儿病理解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  聂进军 《江苏医药》2004,30(6):441-443
目的 通过临床和病理诊断对照,分析围产儿死因,探讨围产儿死因和致死性畸形的关系。方法 442例死亡围产儿,分死胎组、死产组、新生儿组。经病理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分析。结果 围产儿死因:致死性畸形22.9%,缺氧窒息18.1%,重度羊水吸入15.6%。致死畸形以心血管畸形比例最高(34.7%),其次为颅脑畸形(20.8%)。结论 死亡围产儿尸检对明确各类围产儿死亡原因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74-275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降低围产儿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围产期标准,对我院10年间168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23574例,死亡168例,围产儿死亡率7.12‰。其中死胎130例,死产6例,出生7d内新生儿死亡32例。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畸形、脐带因素、早产。结论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监护、高危妊娠的管理,按时产检,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提高我院的围产保健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将1999-2001年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有效地提高我院的围产保健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将1999-2001年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1999-2001年我院妇产科报出的围产儿死亡报表。 1.2 方法 统计法采用WHO规定的围产期Ⅰ标准,即妊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围产儿死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书华  王长丽 《天津医药》2001,29(2):116-117
围产医学(perinatology)是7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医学,通过加强对围产儿及孕产妇的卫生保健,有益于围产儿死亡率的降低。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与围产儿死亡的有关因素,以期总结经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为8932例,其中双胎166例,3胎4例。分娩围产儿9106例,死亡172例,病死率为18.89‰。其中死胎102例,死产8例,新生儿死亡62例。将1989~1998年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明确保健重点。方法: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对2001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期间我院67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围产儿死亡率为1.50%,其中发生先天畸形等为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婚前检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10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2003至2012年10年间围产儿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孕妇基本情况.结果 10年间共出生围产儿29 409例,围产儿死亡244例,死亡率为8.30%;其中,死胎146例,占围产儿死亡的59.84%,死产46例,占18.85%;早期新生儿死亡52例,占21.31%.围产儿死亡的前3位原因顺位是出生缺陷(85例,占34.84%)、胎儿因素(65例,占26.64%)、新生儿疾病(41例,占16.80%).2008至2012年组与2003至2007年组比较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经统计x2=28.384,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围产儿死亡率近3年维持在5%左右,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预防出生缺陷,避免出生缺陷儿进入围产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