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瓶间差是对室内质控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参照钟亚玲介绍的国外最新有关瓶间差评价的方法,对滤纸型质控品进行瓶间差的检查,消除测定中本身存在的试剂误差、人员操作因素影响、洗脱液对质控物瓶间差的影响,客观地反映了质控物的真实瓶间差。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用的GE公司的PETtrace换用高产靶后第一次制造^13N-NH3的过程中反应瓶出现爆瓶的现象再次换瓶,换药后第二次制造^13N-NH3时反应瓶仍然出现爆瓶的现象,造成产药失败。  相似文献   

3.
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多组液体及多种药物的输入.因此,我们在原有连通管输液的基础上,各瓶插入通气管利用水止控制,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其方法是:将药物遵照医嘱分别加入各液体中编号排列,用连通管依次串连,各瓶插入通气管,除第一瓶外均用水止夹住.图Ⅱ.当第一瓶液体输完时,(液面不得低于针头).将第一瓶通气管夹住,第二瓶通气管开  相似文献   

4.
吸氧湿化瓶细菌污染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吸氧湿化瓶消毒灭菌是防止医院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2007-06对我院内科病区吸氧湿化瓶进行了细菌学调查,分析被污染原因,探讨吸氧湿化瓶导致污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1对象和方法1.1监测对象:采集不同时间段的吸氧湿化瓶56个。分3组进行细菌微生物监测。Ⅰ组:采集消毒后备用的吸氧湿化瓶19个;Ⅱ组:采集病人使用24 h内的吸氧湿化瓶标本17个;Ⅲ组:采集病人使用72 h的吸氧湿化瓶20个。1.2消毒方法:用500 mg/L“健之素”液浸泡消毒45 m in,取出后用凉开水冲洗、然后瓶口向下放置于湿化瓶干燥架上晾干备用。1.3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涂擦湿化瓶内壁、过滤管和氧气流量表螺口处,置入无菌的10 m l生理盐水试管内。2 h内将送检液用漩涡振荡器充分振荡,取1 m l置入直径90 mm的营养琼脂平皿内,于35℃恒温培养48 h后计数。1.4检测标准: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汇编》要求: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g,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2结果共采集吸氧湿化瓶56个,监测合格率91%。Ⅰ组:消毒后备用的吸氧湿化瓶19个,合格率100%;Ⅱ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血培养系统BC120树脂瓶和Bact/Alert3D活性炭瓶对模拟菌血症内抗生素的吸附能力。方法选择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替考拉宁,按照一定浓度分别与标准菌株和新鲜的无菌血液混合,同时接种于BC120树脂瓶和Bact/Alert3D活性炭瓶.分别放于BC120和Bact/Alert3D全自动仪器中进行培养,记录两种血培养系统的血瓶5天内的阳性报警情况以及报阳时间,并对这两种系统的检测能力和树脂吸附抗生素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五种抗生素中,除替考拉宁外,BC120树脂瓶的抗生素吸附能力均优于Bact/Alert3D活性炭瓶,Bact/Alert3D活性炭瓶对替考拉宁的吸附能力优于BC120树脂瓶。结论在血培养系统中,树脂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总体优于活性炭的吸附,但也有部分抗生素例外。因此,不论使用哪种血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在血液采集时,应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如果已经使用了抗生素,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确保抗生素对血培养阳性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杂交瘤细胞(HB58)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与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杂交瘤细胞 (HB58)在方瓶、转瓶和生物反应器三种不同培养方式下的生长、代谢特性。结果表明 ,对于细胞生长繁殖而言 ,无论那种培养方式 ,该细胞均能良好生长 ,可达到 2 .4×10 6 cells/ml以上。就其代谢方式而言 ,生物反应器培养与方瓶、转瓶略有不同 ,在生物反应器培养中 ,由于溶氧与 pH自控 ,细胞生长环境较好 ,对葡萄糖的代谢完全 ,其生长可能因葡萄糖的耗尽而抑制。转瓶与方瓶培养中 ,在葡萄糖并未耗竭的情况下 ,细胞生长可能因代谢产物的积累使培养环境恶化 (如pH、溶氧太低 )而抑制  相似文献   

7.
消毒后氧气湿化瓶的染菌情况调查卢爱玲①⒇郭俊香①徐招娣①魏艳秋②关键词氧气湿化瓶染菌中图法分类号R187为了解氧气湿化瓶消毒后放置时间与细菌污染率的关系,作者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先后对32具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了细菌污染情况观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8.
杨人凤  耿莉华 《武警医学》1994,5(5):296-297
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调查及消毒解放军304医院杨人凤,耿莉华,边秋英,陈继红(北京100037)给氧是呼吸科常使用的治疗措施,也是经常进行的护理操作。湿化瓶携带病菌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故对湿化瓶进行常规消毒,并进行细菌调查,探讨氧气湿化瓶消毒的有效浓度及...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多用途灌装微口颈滴液瓶的简易装置武警总医院药局臧智华(北京100039)医院制剂室根据患者需要,常自制一些滴耳液、滴鼻液、开塞露,都是小型微口颈塑料滴瓶,在配药室要把药液装入这种微口颈滴瓶里。传统的方法是把滴瓶的尖嘴口插入装药液的输液瓶(50...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细菌代谢和生长的影响,观察指标是测定细菌利用培养基中~(14)碳-葡萄糖代谢释放的~(14)CO_2。~(14)CO_2测定方法是在一个液体闪烁瓶中衬一层Whatman42号滤纸,滤纸预先浸泡闪烁液和氢氧化钠,干后放入闪烁瓶中。闪烁瓶内含有另一个园柱形内瓶,其上端有几个小孔,园柱形内瓶中有肉汤培养基,均-~(14)碳-葡萄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株。  相似文献   

11.
氧气湿化瓶是吸氧过程中湿化氧气必不可少的装置,通常湿化瓶内盛1/2~1/3蒸馏水,虽然湿化瓶每天更换,每周定期清洗消毒,但时间长了,瓶壁上还是难免出现很多水垢,既不美观,又易使细菌滋生。我们以前曾用去污粉擦洗,84液先浸泡再擦洗,也很难将水垢彻底清除。现我们改用维生素C注射液清洗,省时省力而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调查分析吴风英★董德寅★关键词护理学氧气湿化瓶污染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472.1氧疗装置为病区所必备,该器具的细菌污染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摸清高原地区(海拔2260m)氧气湿化瓶污染情况,为污染控制和临床护理提...  相似文献   

13.
医院内感染是目前公共卫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有人报导45%的院内感染是由于医疗器械污染所引起的。一般医疗单位对吸氧湿化瓶消毒不够重视,瓶中装用水不能及时更换,有的水已污染还继续使用。如果湿化瓶与氧气导管有细菌,很容易在吸氧的同时进入体内,造成医源性感染。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 1.用增菌试子取本院10个科室氧气瓶上湿化瓶内水、瓶壁、导管,增菌培养6小时。 2.向普通平板上吹氧气。 二、分离培养:用血平板、中国兰平板同时接种,分离单个菌株。 三、鉴定:  相似文献   

1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不同分离与培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华  仝青英  白晓东 《武警医学》2012,23(10):836-83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理想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干细胞,并将其分别置于普通培养瓶6、0Co培养瓶中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和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结果人骨髓干细胞呈均一梭形、成纤维细胞样,形成集落样生长。60Co培养瓶细胞贴壁情况明显好于普通培养瓶,且费用低;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显示CD34、CD45表达为阴性,CD29、CD44表达为阳性。60Co照射处理的培养瓶结合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法获得的骨髓干细胞活性高,增殖力强,克隆形成早,传代时间短。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均可获得高纯度贴壁生长的骨髓干细胞,其中60Co照射处理的培养瓶结合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简单易行,骨髓干细胞增殖快,活性好,传代力持久。可以收获大量、高纯度的MSCs;本实验为MSCs进一步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方法及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医用一次性输液器治疗20例自发性气胸,取得了较好效果。方法是将输液器的输液导管作胸腔插管和导气管,输液瓶代水封瓶,输液排气长针代替水封瓶压力玻管。插管部位一般仍选择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隙外侧1/3处。部分局限性气胸或作胸腔积液闭式引流的病人结合胸片、胸部B超定位。选好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横径为6mm的胸膜活检针刺入胸腔内,拔出针芯、插入医用一次性输注器的输液导管于胸腔内,退出套管针,注意勿将输液导管带出,用胶布固定输液导管并连接于水封瓶上,水封瓶内有气泡冒出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2003年8月12日,本团辖区某单位报告,该单位自来水有浓烈的农药气味,怀疑受到农药污染。带来的三瓶采取不同居民家的自来水样都可闻到不同浓度的农药气味。其中一瓶水样色泽异常,为淡乳白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输氧用湿化瓶液体和接湿化瓶的胶管受细菌污染相当普遍且严重,细菌含量>2万/ml,致病菌检出率亦高,以绿脓杆菌为例,有报道可达受检瓶数的17.14%(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1;7:315).这无疑是空气污染和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湿化瓶的氧气出口管上或输氧胶管的出口与鼻塞之间安装了一次性输液滤器,以求滤除细菌,减少病人的摄菌量.为验证该滤器的滤菌效果,进行了微生物学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放射事故时有发生 ,其中责任事故占比例较大。分析这类事故的发生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对今后如何减少放射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事故经过及处理情况1998年 9月 10日肇事者刘某持单位介绍信去宁夏某环保废物库提取其寄存的化学试剂硝酸铀 (19瓶 ,每瓶 2 5g)。取回后除留一瓶作化学分析用外 ,其余 18瓶准备倒卖 ,10月8日刘某谎称当时取回的试剂少了一瓶 ,要求入库再取。在未经审查的情况下 ,该库领导派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废物库取试剂 ,到库门口时工作人员留在车上 ,由刘某一人入库 ,刘某将一个铅罐 (内装一枚放射源 )提出 ,…  相似文献   

19.
密闭式灌肠     
灌肠是临床最经常采用的治疗及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传染病房由于病种杂 ,又都需消毒隔离 ,传统的灌肠筒很难做到一人一筒 ,易造成交叉感染 ,给灌肠工作造成许多困难。介绍一种操作简单容易的灌肠方法 ,取当日静点空葡萄糖瓶 (5 0 0ml)一个或多个 (根据用量 )网套一个 ,一次性输液器一支 ,液体石蜡少许 ,剪刀一把 ,软皂少许。操作方法 :以肥皂清洁灌肠为例①葡萄糖瓶涮净备用 ;②取软皂少许加入瓶中 ,加热水使其迅速溶解 ,再加适量冷水 ,使温度适宜 ;③套上网套 ,插好输液器 ,用剪刀自输液器过滤网以下剪掉 ;④挂好滴瓶 ,排气 ,在输液器前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微生物培养瓶在基层医院进行无菌体液培养的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100份无菌体液标本,通过血液微生物培养瓶法和直接平皿接种法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血液微生物培养瓶法使用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通过对两种方法学进行评价分析,选择更加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无菌体液培养方法。结果:100份无菌体液标本中,通过血液微生物培养瓶法培养阳性率为16%;直接平皿接种法阳性率为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微生物培养瓶增菌后100%细菌在1d内阳性预警,转种平皿同时可以通知临床经验用药,直接平皿接种法57.14%细菌在1d内生长并做菌株鉴定,直接平皿接种法检出病原菌所需时间更短。结论 血液微生物培养瓶法与直接平皿接种法相比更能规避送检环境影响,全自动血培养仪器能实时监控,及时进行阳性预警,灵敏度更高,能有效提高病原菌检出率,直接平皿接种法检出病原菌所需时间更短,临床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