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潘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2):1733-1734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40名老年吸入性肺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通过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患者体温、呼吸频率、脉搏、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吸入性肺炎能得到较快控制。结论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有效缩短吸入性肺炎治疗周期,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各种脑卒中后继发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38例既往曾确诊为脑卒中、后来继发吸入性肺炎,经一般内科抗感染、对症治疗效果不满意的住院患者使用电子支气管镜清除气管、支气管管腔内的痰液、痰栓、食物残渣及分泌物.根据病情需要注入抗生素保留灌注. 结果 33例明显缓解,3例病情变化不明显,2例继发呼吸衰竭死亡. 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在脑卒中后继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中安全性好,效果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各种脑卒中后继发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既往曾确诊为脑卒中、后来继发吸入性肺炎,经一般内科抗感染、对症治疗效果不满意的住院患者使用电子支气管镜清除气管、支气管管腔内的痰液、痰栓、食物残渣及分泌物.根据病情需要注入抗生素保留灌注.结果 33例明显缓解,3例病情变化不明显,2例继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在脑卒中后继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中安全性好,效果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对脑卒中后继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各种脑卒中后继发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既往曾确诊为脑卒中、后来继发吸入性肺炎,经一般内科抗感染、对症治疗效果不满意的住院患者使用电子支气管镜清除气管、支气管管腔内的痰液、痰栓、食物残渣及分泌物.根据病情需要注入抗生素保留灌注.结果 33例明显缓解,3例病情变化不明显,2例继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在脑卒中后继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中安全性好,效果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在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另选择同时期25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及普通吸痰管吸痰。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 O2,Sa O2、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6.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难治性肺炎34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彤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4):561-562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难治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9例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通过纤支镜在病变部位作局部冲洗、吸痰并注药。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60.00%(P<0.01)。结论经纤支镜局部冲洗、吸痰并注药能改善气道阻塞,促进引流,提高病变局部的抗生素浓度,结合全身治疗可提高难治性肺炎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在吸入性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吸入性肺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8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肺泡灌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临床症状缓解、1周后肺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因治疗操作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肺泡灌洗技术治疗吸入性肺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治疗1周后肺功能,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收集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间呼吸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25例做观察。分析发现,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以精神萎靡为主(占56%),最多见的基础疾病为神经系统疾病(占64%),并发呼吸衰竭的比例高达46%,且死亡率达21%;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7%;平均住院时间为28d,平均住院费用2.5万元,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说明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重症患者多、治疗费用大、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浅表可疑淋巴结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并与纤维鼻咽镜病理活检对照分析.结果 细胞学诊断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101例,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98%(99/101),假阴性3例,假阳性2例.结论 细针吸取细胞学对确诊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尤其是原发灶隐匿、无鼻咽部症状的病例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9例鼻咽癌病人经IMRT治疗,Ⅰ期14例、Ⅱ期46例、Ⅲ期28例、Ⅳa期1例。鼻咽肿瘤靶体积(grosstarget volume,GTV)放疗至60-65Gy时根据肿瘤退缩情况,缩野加量至70-75Gy。中下颈65-70Gy,锁骨上区52Gy,危机器官剂量在安全限制范围内,脑干脊髓平均剂量36.5Gy,左、右视神经47.2Gy、43.4Gy,左右腮腺剂量40.1Gy、39.6Gy,50%腮腺体积平均受照剂量<30Gy。结果中位随访期34个月,7例出现局部或淋巴结复发,1年、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2%、6.7%。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9%、96.6%和93.2%。急性反应主要为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骨髓抑制、口干。口腔黏膜Ⅰ度损伤19.1%,Ⅱ度、Ⅲ度损伤分别为49.4%、31.4%。骨髓抑制Ⅰ级发生率47.2%,Ⅱ级16.9%,Ⅲ级20.2%。未发现放射性脑损伤后遗症。结论 IMRT对于鼻咽癌各区均有较好的剂量分布,局部控制率和2年、3年总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为鼻咽癌标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积液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4例长期存在中耳积液的放疗后鼻咽癌患者,采用χ2检验和优势比方法,分析患者的鼻咽原发灶T分期、性别、鼻咽原发灶侵及鼻咽侧壁或咽旁间隙等因素与放疗后产生中耳积液的关系。结果:患者性别、鼻咽原发灶T分期对放疗后中耳积液的发生无影响(P>0.05);而鼻咽肿瘤侵及鼻咽侧壁、咽旁间隙与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关系密切(P﹤0.05、P<0.01)。结论:放疗前有肿瘤侵犯鼻咽侧壁而导致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鼻咽侧壁的4.33倍,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而出现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咽旁间隙的3倍,而放疗后中耳积液的发生与性别、鼻咽原发灶T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后听觉诱发(ABR)的改变及原因.方法 56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中(36~40Gy)、放疗后3、6、12个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ABR)的检测.分析(ABR)改变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肿瘤T分期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放疗后12个月(ABR)中异常率为71.4%.放疗中(鼻咽DT36~40Gy)、放疗结束以及结束后3、6、12个月异常率分别16.0%(9/56)、28.6%(16/56)、30.4%(17/56)、44.6%(25/56)、71.4%(40/56).年龄<50岁、>50岁分别为54.2%(13/24)、84.4%(27/32),差异有显著性(χ2=5.9,P<0.05).伴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ABR异常率为84.6%(22/26),显著高于无此类疾病患者60%(18/30)(χ2=4.14,P<0.05).T分期中伴咽旁间隙受侵和/或颅底侵犯T3、T4期患者,异常率为81.6%(31/38),而T1、T2期无咽旁及颅底受侵者为50%(9/1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5.97,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ABR改变与患者年龄、伴随疾病以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探讨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方法: 将53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在常规氧疗、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酚妥拉明2~5 μg·kg-1·min-1,微泵输入,每天2次,每次2 h。观察两组呼吸困难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高于对照组61.9%(P<0.05)。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酚妥拉明微泵滴注,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尸检病理确诊的老年肺炎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老年肺炎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线索和帮助.方法 收集1980至2000年北京医院的尸检资料,选择年龄≥65岁,尸检病理确诊为肺炎的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结果 尸检证实老年肺炎165例,其中男160例,女5例,年龄66-102岁,平均(84±8)岁.99.4%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合并冠心病113例(68.5%),神经系统疾病82例(49.7%),肿瘤75例(45.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50例,肾功能不全47例,糖尿病39例.尸检病理显示,肺炎病理类型以支气管肺炎占绝对优势,大叶性肺炎仅有3例.165例肺炎中明确感染部位者127例,其中88例累及双肺,右肺病变22例,左肺病变17例.38例为多个肺叶累及.79例(47.9%)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吸人性肺炎33例(20%),伴小脓肿形成25例,伴机化性肺炎29例,真菌性肺炎10例,病毒性肺炎4例,伴活动性肺结核病7例.临床诊断肺炎111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7.3%.165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基础病加重或急性发作或合并症的临床表现,是临床误诊与漏诊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92例(55.7%),不伴有寒战,109例(66.0%)例有呼吸道脓性分泌物,肺部湿哕音81例(49.1%),血白细胞升高78例(47.2%).胸部X线诊断为肺炎53例(32.0%),伴有胸腔积液28例(16.0%).结论 老年人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是临床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小叶性肺炎、吸人性肺炎伴有肺脓肿为老年人肺炎常见病理表现;临床上以G-杆菌、真菌及混合菌感染多见. 相似文献
18.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8例CT扫描发现有纵隔病变患者, 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完成TBNA操作,直接涂片送检。结果TBNA 诊断阳性率为92.9%,其中恶性肿瘤81.0%。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少许出血, 未出现纵隔气肿、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TBNA 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是诊断纵隔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16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64例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常规放射治疗(CRT)128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3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 全组死亡50例,5年总生存率为67.6%.CRT组和IMRT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和51.3%(x2=1.4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N、M分期和首程治疗后完全缓解率是独立预后因素.全组患者多数表现1~2级急性放射反应和0~2级后期放射损伤,未观察到3级或4级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CRT组和IMRT组患者发生2级口腔及咽部黏膜急性反应发生率分别70%、22%(P<0.05).放疗后1年发生轻中度口干CRT组和IMRT组发生率分别是96%、33%(P<0.05).结论 N、M分期和首程后完全缓解率可以作为判断鼻咽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鼻咽癌患者经IMRT和CRT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放疗反应明显减轻,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随诊中的临床价值以及与CT、MRI的互补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放射治疗后6~8个月、CT和MRI检查考虑鼻咽病灶复发的6例鼻咽癌患者,随后行FDG PET检查,并均作病理活检.结果 6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的鼻咽癌患者,PET显示其中2例有局灶性FDG代谢明显增高,经病理活检,证实仅2例FDG摄取浓聚的病变为肿瘤复发.结论 与CT和MRI检查相比,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定性诊断上具有明显优势,若结合CT或MRI的影像结果分析,取得局部病变的结构与代谢改变复合信息,对后期局部复发病灶的精确适形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