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4个区17家社区医疗机构辖区居民进行调查,完成有效问卷385份。社区居民中47.5%(183名)首诊选择社区医疗机构52.5%(202名)首诊选择非社区医疗机构。文化程度高者倾向选择非社区医疗机构,低者倾向选择社区医疗机构(P=0.01);患有慢性病者与无慢性病者相比,前者更倾向选择社区医疗机构(P=0.00)。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方庄社区10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居民就医去向、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情况、首诊选择社区的原因等。实际9497名受调查者中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的主要目的是看病(2828例,29.8%)和开药(2677例,28.2%);居民愿意到社区首诊的原因前三位依次为:就近方便、收费低、解释病情清晰,最后一个原因才是信任医生(3729例,39.3%)。说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认识不足,对社区医生的信任度不高。  相似文献   

3.
背景 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的知晓程度、是否愿意社区首诊及其原因,目前尚缺乏相关信息。目的 调研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以便发现分级诊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居民进行有序就医,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3家核心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简称社区)就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由从事医联体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情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社区首诊的选择情况,居民选择社区首诊与否的原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期望。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回收调查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回收率95.00%。646例居民中男336例(52.01%),女310例(47.99%);年龄:<40岁88例(13.62%),40~65岁264例(40.87%),>65岁294例(45.51%);健康状况:470例(72.76%)有慢性病史(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176例(27.24%)无慢性病史。52.94%(342/646)居民知晓社区首诊,45.51%(294/646)居民选择社区首诊。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及社区首诊选择率均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56.12%,165/29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家近、交通方便(39.46%,116/294),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34.69%,102/294)。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社区就诊转至大医院方便,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认为自己是小病不用去大医院而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不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社区医生医疗水平不高、有耽误病情的危险(68.47%,241/352),双向转诊不便捷(64.77%,228/352),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48.01%,169/352)。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双向转诊不便捷,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低于无慢性病史居民,因社区药品不如大医院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期望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能治好(86.68%,560/646);加大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69.66%,450/646);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方便、快捷(65.94%,426/646)。结论 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应加大社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对疾病的诊疗能力和转诊服务能力,加快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健康促进前后社区居民(包括健康群体和慢性病群体)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个社区1130名2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慢性病健康促进干预前后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干预5个月后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7.14%提升到46.08%,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0.21%提升到33.33%。结论:慢性病健康促进策略能提高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并能促使整个人群的健康行为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山市农村居民贫血患病情况及居民对贫血的知一信情况。方法:对中山市两个镇5150名成年居民(〉18岁)进行健康调查,对健康体检资料(包括血常规分析)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该地区农村居民贫血患病情况、居民对贫血的知一信及就医意向情况。结果:该两镇农村居民贫血的总患病率为16.2%,女性患病率(18.9%)高于男性(14.8%)(P〈O.05)。对贫血认知方面,正确回答贫血的症状、病因和预防方法的比例分别为95.1%、77.3%、29.O%。就医意向方面,有64.7%的居民表示患病时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是距离近就诊方便(占50.2%),而不愿意首诊在社区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素质不高(53%)。结论:中山农村居民贫血的患病率略低于中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居民对贫血的知信情况和就医意向有待提高,应加强农村居民贫血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居民贫血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朝阳区根据地理位置和城乡差异抽取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518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一般人口学资料、是否患有慢性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首诊行为、对社区首诊制的认知、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18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为98.8%。72.5%(371/512)的居民有社区卫生服机构就诊经历,其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率最高,为86.5%(321/371);而对药品的满意率最低,为57.7%(214/371)。49.8%(255/51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机构,主要原因为就近方便(93.7%,239/255)、服务态度好(45.5%,116/255)、价格便宜(44.3%,113/255)、病情较轻(39.6%,101/2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的居民首诊医疗机构选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社区首诊制的知晓率为46.3%(237/512),接受率为56.8%(291/512),不愿接受的主要原因为医疗设备(65.0%,143/220)和药品(59.5%,131/220)不能满足要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理位置、婚姻状况、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首诊行为和社区药品能否满足要求、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及对就诊过程的方便程度、报销比例、诊疗环境、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是否满意的居民社区首诊意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理位置、首诊行为和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较高,但知晓率偏低,社区首诊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地理位置、首诊行为和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北京芳古园社区离退休居民就医意向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北京芳古园社区离退休居民就医意向。方法 随机抽取芳古园一区的 1 0 0名离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5 0 %的人认为首诊去综合医院 ,确诊后的慢性病可在社区就医 ,5 0 %的人首诊选在社区。结论 调查表明应加速转变居民就诊观念 ,同时应增强医务人员素质 ,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加强政府对基本医疗设备和就诊环境的必要支持 ,更好更快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居民社区首诊就医行为意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武汉市居民首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首诊就医行为的政策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入户调查武汉市硚口、江汉区3个社区年龄≥15岁,且在本社区居住半年及以上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实际完成调查的有效人数483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学状况、健康状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识以及社区首诊就医行为意愿。结果: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指标显示:很愿意和比较愿意的占50.5%;一般、不大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占49.5%。对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就医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在本社区居住年限、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防治上的作用、认识本社区医生或护士的数量。结论:通过本研究分析,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考虑影响居民社区首诊的前提条件,即居民对首诊医疗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医疗机构服务提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社会通过多渠道的沟通使居民了解社区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以及所提供的可及性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4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居民1 520例,以其中问卷填写有效的1 4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研究中心统一设计的"需方居民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表"对纳入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具体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居民首诊意愿及不接受社区首诊原因、居民接受社区医疗服务情况。结果 患一般性疾病时,1 250例(83.4%)居民有社区首诊意愿。不同文化程度、医保类型、距离最近医疗服务机构,以及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是否建立过健康档案、是否接受过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服务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就业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距离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是否接受过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服务对居民首诊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较高,距离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是否接受过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医健康知识讲座的需求。方法选取青岛市市南区一社区212名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212名社区居民中68.4%了解中医健康知识的途径是媒体;社区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讲座内容需求主要包括中医饮食养生、穴位按摩、艾灸、中医四季养生等;每次讲座时间选择20—30min38名(73.1%),45min13名(25%);讲座间隔时间选择30d21名(57.7%),14d19名(36.5%),7d8名(15.4%)。结论社区居民对中医健康知识讲座的需求较为强烈且呈现多样化;医务工作者应承担起推广普及中医健康知识的责任,普及内容应丰富,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当前南京市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健康需求。方法以南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1个社区,共抽取34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并分析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健康需求。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有效回收率为95.9%。南京市社区中老年人所患慢性病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高血压(57.7%)、糖尿病(32.8%)和血脂异常(25.5%)。认为对自身健康不利的因素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环境污染(64.7%)、医疗费用高(30.4%)、体力锻炼少(24.8%)、经济收入低(24.2%)及饮食营养不合理(23.9%)。认为医疗保健改善最明显的前3项依次是社区环境卫生(23.2%)、定期体检和咨询(22.3%)与健康教育及健康生活指导(22.0%),最不满意的是医药费用(39.4%)。结论南京市居民对健康的需求高于社区卫生系统所能提供的服务,政府仍需加大对医疗卫生系统的支持,改善不合理的卫生机构设置,降低医疗费用,调整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培养更多优秀的卫生服务人才,以解决社区中老年居民对健康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陈于  刘培  闫磊  付婷婷  韩令力  赵奇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1026-1027,1029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为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服务提供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规划。方法本辖区常住人口4950人,本次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全部人口中的4740人进行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调查4740人中慢性病患病人数为739例,患病率为15.59%。高血压(8.60%)的患病率为最高,其次为糖尿病(2.60%)、慢性支气管炎(2.00%)、冠心病(1.90%)、肿瘤(0.38%)。结论该社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以社区为基础,针对其危险因素,加强社区干预,降低社区慢性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武汉市江汉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卒中等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为本地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更好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业调查员人户面访询问相关情况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居民965人,慢性病患率为29.12%(其中高血压病患率为21.45%),吸烟者24.77%;被动吸烟者32.12%;饮酒者35.03%;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家族史者40.93%。结论江汉区主要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故控制高血压,使患者血压达标是本地区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以早期发现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辖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阶段随机抽样,抽取1000名辖区老年人,采用入户调查与体检相结合的方式。结果辖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68.2%,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81,P〈0.005);女性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47,P〈0.005);所调查慢性病前5位依次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除高血脂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冠心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外其他没有性别差异;肥胖超重占33.9%,普遍缺乏锻炼。结论慢性病是辖区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危险因素主要是缺乏锻炼、肥胖超重。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加强锻炼和合理饮食、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沙头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发生情况,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普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化验检查。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9.24%,其中高血压16.59%,高血脂14.77%,糖尿病4.55%,肝吸虫病3.46%,关节炎3.45%,人群中慢性病知晓率、治疗率低。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三种最常见的慢性病,要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杨林  曹茜  孙雨丹  贺鹭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1):3845-3849
背景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行为生活方式作为慢性病危险因素中的可控因素,对于慢性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的 初步确定山西省常见慢性病的种类,探讨常见慢性病与居民日常行为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性,为慢性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6—9月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山西省3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行聚类,比较不同生活行为方式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结果 共发放问卷3 8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496份,有效回收率为92.00%。山西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9.99%(1 398/3 496),其中按照疾病别患病率顺位将高血压〔20.68%(723/3 496)〕、糖尿病〔8.67%(303/3 496)〕、类风湿关节炎〔6.61%(231/3 496)〕、高脂血症〔5.84%(204/3 496)〕确定为常见慢性病。潜在类别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4类:行为生活方式基本健康组〔59.98%(2 097/3 496)〕,吸烟、饮酒组〔19.99%(699/3 496)〕,饮食不健康组〔12.01%(420/3 496)〕及行为生活方式不健康组〔8.01%(81/3 496)〕。4组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不同(P<0.05);4组居民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西省居民的行为生活方式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不同潜在类别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人群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应针对不同类别人群的行为生活方式进行差异性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城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老年居民患病情况.并分析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居民实施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于基线和终末分别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年居民健康相关行为、老年居民患病情况、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终末调查时,调查对象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不良睡眠、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较基线调查时均有所降低(P〈0.05);终末调查时,调查对象对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知晓率均高于基线调查时(P〈0.05):终末调查时,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满意度较基线调查时有所提高(P〈0.0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居民不良生活行为,提高了老年居民对疾病的知晓度,居民对该模式的实施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