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提高临床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规范维护的效果。方法 2016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中心静脉使用质量的因素,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临床护士对中心静脉维护知识总合格率由平均59.3%上升至82.6%(P0.01),规范维护率由30.9%上升至78.9%,固定不符合要求、皮肤过敏、记录不规范现象发生率均低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完善了静脉治疗组的培训、考核、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制定输液港的维护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圈员的发掘问题、团队合作精神、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可以提升团队精神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质量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肿瘤患者PICC导管维护规范率,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改善主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护士及癌痛患者进行调查,得出患者PICC导管维护规范率只有35.30%,根据公式算出目标值为84.61%。对不依存的主要原因用系统性归因图进行分析,针对要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肿瘤患者PICC导管维护规范率提升到了90.46%,目标达成率116.08%,进步率87.55%,护士之间的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能力、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工具的使用都较改善前有所提高。结论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提高了肿瘤患者PICC导管维护规范性,提高了癌痛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非计划性导管维护漏帐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本科室护士2016年9~2016年10月非计划性导管维护漏帐发生率,通过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定等,与2017年3月开展QCC活动后的调查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本科室护士非计划性导管维护漏帐的发生从原来的55例下降至27例,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等平均提升3.3分。结论 QCC活动降低了非计划性导管维护漏帐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科室的经济效益[1]。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高龄卧床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流程中影响医护人员对高龄卧床患者PICC规范维护的要因有:缺乏PICC维护的标准流程图、管理手册及宣传手册;科内人员缺乏PICC维护的专科知识;缺乏PICC维护的理论与技能的专科培训班学习;医护人员对PICC维护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监督考核机制不够;高龄卧床患者配合PICC置管规范维护依从性差等6个要因;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针对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PICC规范维护率。结果高龄卧床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由活动前的75.1%升至活动后的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高龄卧床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确保PICC在使用期间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ICU静脉输液标识规范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后ICU静脉输液标识错误频数(每周)由以前的78次降低到13.5次,进步率为82.7%。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ICU静脉输液标识规范率,规范了护士静脉输液流程,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自愿的方法组圈,圈员9人,应用头脑风暴法及权重评价法选定主题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规范率,品管圈活动按计划、实施、确认、处置4个阶段,10个基本步骤: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来进行。活动时间为2019年3月18日—9月14日。结果通过应用品管圈活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规范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前的77.8%提高到干预后的97.7%。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及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规范率,同时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能力,降低因护理导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ICU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标准导管维护流程并组织实施,将前后中心静脉导管敷料维持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敷料维持时间由(3.19±2.03)d延长至(4.53±1.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中心静脉导管敷料的维持时间,减少了患者医疗成本,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增强了护士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脱管及堵管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对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后CVC导管堵管率由19.00%降低到6.93%,脱管率由10.74%降低到1.9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外科患者CVC脱管及堵管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中心静脉导管集束预防策略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对中心静脉置管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针对要因制订对策并实施。结果医护人员集束预防策略的依从性提高(P0.0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医护人员集束预防策略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化疗病人的日益增加,化疗药的类型日益繁多,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更加强大,在临床工作中,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并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我们一般都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来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化疗病人的日益增加,化疗药的类型日益繁多,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更加强大,在临床工作中,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并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总结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中的实践经验。遵循品管圈活动程序,对我院成人和小儿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228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取得了良好的无形成果及有形成果,圈员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P<0.001),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显著下降(P<0.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院前急救出诊箱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院前急救出诊箱规范率"为主题,寻找真因并制定对策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院前急救出诊箱规范率由62.5%提高至98.1%;无形成果的品管圈圈员评分由5.5分提高至7.6分,圈员和谐度评分由5.8分提高至8.0分;附加效益:将品管圈中安瓿保护方法用到抢救车的药品管理,并推广至全院;将品管圈该活动的管理方法在全市机动库护士培训中进行推广;以《改良出诊包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为题申请院级科研一项;拟申请改良出诊包专利。[结论]急诊科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院前急救出诊箱的管理,有效提高了急诊科的院前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患者转运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本科室手术患者转运规范存在问题进行现状调查,运用品管圈手术进行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手术患者转运规范率由改善前的70%上升到9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患者转运规范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留置患者导管接头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对实践证据应用的依从性,从而降低CVC留置患者导管接头的堵塞率。方法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包括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采用现场观察法、查阅护理文献进行资料收集。证据应用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前后共纳入258例CVC留置患者及25名护士,进行2轮质量审查,分析证据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寻找可利用的资源及解决方案。结果证据应用之后,10条循证依从性较差的审查标准有显著性提高(均P0.05);护士对基于循证的CVC导管维护知识大大提高,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VC留置患者导管堵塞率由45.9%降为29.3%。结论将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循证依从性,降低CVC留置患者导管堵塞率,节约患者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9.
赵兴扬 《天津护理》2010,18(6):351-352
通过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心,规范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形成既能服务于住院患者又能服务于门诊患者的新型多元化专科护理模式,提高疑难患者的置管成功率,解决了治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问题,使PICC置管以及相关维护服务程序化,规范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实践在高龄卧床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规范维护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行PICC置管的高龄卧床患者50例,为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前的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行PICC置管的高龄卧床患者50例,为QCC活动后的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践,观察比较实施前后PICC规范维护率的变化。结果:有形成果:QCC活动实践后,PICC不规范维护率降为5.3%(16/300),明显低于QCC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17,P0.05)。即PICC规范维护率为94.7%,超过目标值92%。无形成果:本次QCC活动对各位圈员的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主要包括QCC手法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护理品质意识、自信心、责任心等方面的提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实践可显著提高高龄卧床患者的PICC规范维护率,并能有效提升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