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例采用围产期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给予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干预24 h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相关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48 h后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相似文献   

2.
赵彩霞  曹月兰  刘培芬 《家庭护士》2009,7(19):1747-1748
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为0.06%~0.15%,妊娠期仅为0.013%~0.05%,剖宫产进一步增加发生产后DVT的风险[1].由于妊娠期生理改变加上产科高危因素及病人存在术后麻醉作用,手术创伤、大出血、贫血、血液浓缩大量输入库存血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因素导致DVT,并影响下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8例患者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采取头低足高位,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性静脉血栓并发症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妇女生活质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将80例行剖宫产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静脉血栓并发症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比较2组妇女术后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妇女导尿次数、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妇女躯体、社会、认知、情绪与角色功能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妇女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静脉血栓并发症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DVT的预防效果显著,可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产后症状,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据报道妇科腹部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近年来明显增高,其发生率为7.0%~45.0%,亦可并发下肢DVT。为了探讨剖宫产后DVT的预防和护理,作者对27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并对6例剖宫产术后下肢DVT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采用围产期护理干预),各55例,比较2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后12 h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相关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凝血状态,减少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下肢静脉血栓作为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着产妇的生活质量,如果栓塞脱落形成急性肺栓塞时,可能严重影响产后恢复,甚至危及产妇生命~([1])。随着医疗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二级预防,而是对于疾病给予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从根源上避免疾病的发生,达到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物理、药物和其他预防以及中药、并发症等护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张丽丽  乔英乔  燕岩岩 《妇幼护理》2022,2(18):4164-4166
目的 探究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7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围产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产妇下肢肿胀与静脉血栓情况、相关凝血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无肿胀率为 4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0%;轻中重度下肢肿胀率为 6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低静脉血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阴道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 在临床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能改善产妇下肢肿胀与静脉血栓情况,改善相关凝血指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来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前置胎盘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不同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经统计,观察组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产妇分别为27例、13例、2例,满意度为95.2%(40/42);对照组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人数分别为23例、11例、8例,护理满意度为81.0%(34/42)。分析数据可知,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相比于对照组的38.1%明显下降,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产妇展开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充分促进产妇满意度的提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与预防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对2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形成患者给予心理疏导,采取头低足高位,抗凝溶栓时,合理安排饮食,加强康复训练,2例均临床治愈,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预防,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06年7月~2007年7月,我们为187例孕妇合理选择剖宫产术,术后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效果满意。现将预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7例,25~40岁。其中初产妇113例,经产妇74例。臀位49例,巨大儿28例,羊水过少30例,脐带绕颈25例,相对头盆不称4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例。全部产妇行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2预防护理2.1心理护理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多发生于术后或制动患者[1]。剖宫产术后应高度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更好地认识下肢深静…  相似文献   

13.
陈跃云 《妇幼护理》2023,3(5):1084-1086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我 院的 11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下肢肿胀、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 察组产妇在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SAS、SDS 评分对比组间无意 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78.18%和 94.55% (P=0.012)。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疼痛、肿胀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7例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于术后2~5 d,住院治疗10~15 d后好转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达30%~50%,我国仅2.6%[2].由于开胸手术是在全身麻醉甚至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创伤大,卧床时间长,中老年病人所占比例大,基础疾病多,手术后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且病人因术后留置多条管道、不敢翻身、体力不足及伤口疼痛以致不愿意主动活动,最易并发DVT.DVT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故开胸术后早期预防、实施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组156例开胸术后病人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妇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近年来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使其发生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由于血栓形成后不仅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严重时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可致病人死亡。因此,对妇科术后病人DVT的认真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妇科通过对术后病人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手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剖宫产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很低,但产妇死亡率极高.我院2007年共发生2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护理,2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剖宫产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很低,但产妇死亡率极高.我院2007年共发生2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护理,2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共行剖宫产手术158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6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例,23~40岁,平均28.5岁;体重59~78kg,平均66.5kg.其中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例.所有患者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发生部位:左下肢4例,右下肢2例.发生时间为术后5~12d.住院期间发生5例,出院后返院1例.临床表现:患肢疼痛,站立或行走疼痛加剧,患肢不同程度肿胀、增粗、腓肠肌压痛,皮肤苍白或发绀.本组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之一。当静脉血栓脱落时,血栓部分或全部随着血流到达肺部,引起急性肺动脉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对于剖宫产术后DVT的预防及早期诊治十分重要。作者对2000年6月至200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25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了临床情况分析,并提出治疗和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