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认知度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纳入标准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模式.在干预前后,采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康复锻炼认知度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锻炼认知度与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得分和较高康复锻炼认知度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得分和较高康复锻炼认知度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中运用,通过医护康与患者访谈,确定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干预,改变患者不良认知,提髙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患者康复锻炼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脑卒中偏瘫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脑卒中偏瘫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中的肢体锻炼依从性、锻炼监测依从性、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锻炼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8),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功能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总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总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和规范康复锻炼。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均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改善(P<0.001),但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三级康复训练在脑卒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6月脑卒中偏瘫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偏瘫部位、肌力分级、文化程度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思维导图的三级康复训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康复自我效能、康复训练依从性、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身体锻炼依从性、锻炼效果监测依从性、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效能、自我管理效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三级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增强康复训练依从行为,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肢康复中药热奄包在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肿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将92例脑卒中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四肢康复中药热奄包热敷疗法,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法评价运动功能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总有效率观察组89.13%,对照组6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53.05±14.05)分,对照组(46.28±13.35)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肢康复中药热奄包热敷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肿胀,降低肢体畸形挛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维码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岳阳市某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二维码视频宣教。在入院和出院当天,利用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Barthel指数、FMA量表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Barthel指数、FMA量表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码视频宣教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偏瘫侧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渐进式康复训练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与改良版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康复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的FM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渐进式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提升患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角度宣教在提高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角度进行宣教,随访3个月,比较2组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和 Barthel 指数。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FMA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Z=-4.822,P<0.001; t=26.488,P<0.001;t=16.607,P<0.001)。结论 多角度宣教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能节约护理人员宣教时间,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方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 6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患肢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叙事干预联合微视频回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叙事干预联合微视频回授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巴塞尔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康复锻炼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巴塞尔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及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叙事干预联合微视频回授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并可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建立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两组各34例,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ugl-Meyer平衡量表(FMA-B)、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FMA-L)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FMA-B和FMA-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MBI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其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改善机体各项功能,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88-4389
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简表(FMA)、日常生活能力简表(ADL)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康复效果与预后,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和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简易运动功能、智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提高患者接受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视频结合一对一互动宣教模式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心理韧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给予视频结合一对一互动宣教模式干预,观察术后7周。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结果 研究组康复锻炼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上肢功能及下肢功能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视频结合一对一互动宣教模式可提高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心理韧性,能加速四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康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配偶同步回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配偶同步回授法。比较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素养和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健康素养评分和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各项健康素养评分和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偶同步回授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运用,通过配偶同步学习、反馈、再学习,协助患者全面掌握脑卒中相关知识,弥补患者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提高患者健康素养和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弹性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EAQ)]、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采用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心理弹性[采用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变化,分析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效果[采用10 m步行时间(10MWT)、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EAQ、GSES、SS-QOL、CD-RISC、MCMQ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P 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10 MW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而BBS、MBI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心理弹性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并优化其康复效果,对患者预后回归正常生活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随访对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后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的Feg-Mevyer和Barthel指数、依从性以及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eg-Mevyer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康复锻炼、合理饮食、按医嘱服药、规律作息以及依从性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随访干预有效的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出院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缓解了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智能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参组人员为1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智能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测评Fugl-meyer(FMA)分值、BBS分值以及MBI分值差异较小,而实施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改善其运动功能、下肢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微信平台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随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5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内容相同的健康咨询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借助微信平台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出院随访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出院随访1年后,在饮食调理及定时复查方面,观察组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微信平台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建立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而言,在院外延续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上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临床效果上显著加速功能康复进程,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