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目前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min应用效果的情况。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查找比较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 min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合计2 626例患者。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 min并不会增加其头痛发生率,分别与2 h、4 h、6 h行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其结果分别为2 h[OR=0.76,95%CI:0.41-1.42,P=0.40],4h[OR=0.86,95%CI:0.46-1.60,P=0.63],6h[OR=1.06,95%CI:0.54-2.05,P=0.87]。结论诊断性腰椎性穿刺术后,卧床30min后便下床活动,不会增加头痛发生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护理时间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缩短腰椎穿刺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对患者术后头痛、舒适度、腰背部疼痛、压疮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绝对卧床时间0.5~2h组与去枕平卧4~6h组相比,并不增加其头痛发生率[RR=0.87,95%CI(0.64,1.19),P=0.39]及腰背部疼痛发生率[RR=0.37,95%CI(0.11,1.28),P=0.12];还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RR=2.11,95%CI(1.17,3.81),P=0.01];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RR=0.04,95%CI(0.02,0.08),P0.00001]。结论缩短绝对卧床时间不仅不会增加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头痛及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还可降低其压疮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张跃芳 《全科护理》2021,19(5):696-698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血液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现状,分析导致病人出现头痛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医院血液科进行腰椎穿刺检查或治疗的病人300例,统计腰椎穿刺术后病人头痛发生率,以及分析头痛出现的原因。结果:300例病人中78例出现了头痛,血液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发生率为2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补液量<1000 mL、既往有头痛史、平卧时间≤2 h、一次抽取脑脊液>3 mL、知晓腰椎穿刺可能引起头痛、穿刺针口径为9号、多针穿刺、采取去枕仰卧位、未进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9个因素是血液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出现头痛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严格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和干预,尽最大努力减少病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的发生,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腰穿)后病人头痛影响程度.[方法]将680例腰穿病人随机分为30 min组、2 h组、4 h组和6 h组;4组均采取侧卧位,穿刺点选择腰椎第3间隙~第4间隙,使用9号穿刺针,留取脑脊液均为3 mL;30 min组留取脑脊液后去枕平卧30 min后起床活动,其他各组在留取脑脊液后去枕平卧术后去枕平卧30 min后采取自由卧位进行到相应时间后起床活动.[结果]4组病人腰穿后去枕平卧相应时间后在头痛及不舒适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示不同卧床时间对病人头痛及不舒适的影响较小.[结论]腰穿后卧床时间长短(30 min至6 h)对头痛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故腰穿术后病人需要去枕平卧30 min后,可根据自身情况下床活动或者以自由体位继续卧床2 h ~6 h.  相似文献   

5.
腰椎穿刺术后体位管理对病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腰椎穿刺术后头痛的影响因素,对护理常规规定的腰椎穿刺后采取去枕平卧4~6 h提出质疑.许多研究表明,腰椎穿刺术后垫枕、侧卧或俯卧位均不会增加头痛的发生率,卧床时间长短对头痛也无明显影响,而采取去枕平卧可导致压疮、腰背痛等不适.因此,腰椎穿刺术后去枕平卧可能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穿刺患者术后最佳的卧床时间。方法将138例肝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术后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绝对卧床24 h,观察组患者绝对卧床6 h、24 h内避免剧烈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肝穿刺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6 h,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缩短神经外科腰椎穿刺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方案的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JBI证据应用模式,检索关于腰椎穿刺术后卧床的相关证据,采用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的划分,并运用FAME结构从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4个方面对证据进行评价。将采纳的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指标,通过查看护理记录、现场审查和问卷法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证据应用前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头痛和腰背部疼痛率、压疮风险及护士知晓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舒适度高于证据应用前(P<0.001);术后头痛及腰背部疼痛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压疮风险较证据应用前降低(P=0.005);6项审查指标中,指标1~2在证据应用前执行率已是100%,其余4项指标证据应用后执行率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将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缩短神经外科患者腰椎穿刺术后卧床休息时间,可降低患者不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术后并发症与体位的关系。方法:将180例首次成功进行腰椎穿刺术后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取用平卧位与侧卧位每2h交替一次,对照组取用传统的平卧位,观察术后8h病人头痛、呕吐、腰背疼痛与皮肤受压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头痛、呕吐无显著差异(P〉0.05),而腰背疼痛与皮肤受压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椎穿刺术后给予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的体位,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术后不同卧床体位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腰痛及头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妇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术后垫枕随意卧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去枕水平仰卧6 h的方法.观察记录2组术后腰痛、头痛及对手术后体位感受的评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腰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手术后体位的感觉舒适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采用头颈部垫枕随意卧位的方法,可减少术后腰痛的发生率,提高对手术后体位的感觉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在保障患者知情权的情况下,根据所用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管取石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胆漏、反流性食管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及药物镇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6±5.1)ml、(2450.0±350.0)ml、(20.2±5.3)h、(7.1±2.8)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9、10.314、12.616、6.715,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273、1.69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2/48),使用镇痛药物患者3例(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4、7.157,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进水化方案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术中属CIN中高危风险患者160例,采用Richard Doll随机分配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改进组,各80例.术前8h行简化盐负荷试验,术后对照组持续24h按1.5ml·kg-1·h-1速度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改进组持续24 h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期间根据患者尿量、隐性失水量、血压、心率和外周静脉压反馈调整补液量和速度,维持患者血容量动态平衡.比较两种水化方法预防CIN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输液量、术后24 h饮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输液量及尿量对照组分别为(2 314.21±295.03),(1 918.25±297.58) ml,改进组分别为(2 781.69±254.72),(2245.50±278.31)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27,7.184;P<0.01);对照组术前NT-ProBNP与改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NT-ProBNP(2 882.16±2 724.24) ng/ml明显高于改进组(1 507.16±1 473.8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5,P<0.05);改进组CIN发生率2.5%,对照组发生率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66,P=0.016);CIN患者术后24,48,72 h的血肌酐(Scr)浓度高于非CIN患者;CIN患者尿NGAL浓度在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术前,并在24~48 h达到峰值,较血Scr升高提前24h;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肺水肿、尿潴留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液透析及死亡病例.结论 量出为入的改进水化方案能在减少CIN发生的同时有效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最佳卧床时间。方法将6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1组和观察2组术后局部穿刺部位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分别卧床制动2 h和4 h;对照组术后常规局部沙袋压迫6-8 h,制动12 h。比较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平均动脉压、脉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局部血肿、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局部皮肤红斑、负性心理、排尿障碍、术侧肢体麻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2 h平均动脉压、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患者术后4 h、6 h平均动脉压和脉搏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2组4 h平均动脉压和脉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平均动脉压和脉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术后4 h平均动脉压和脉搏低于观察2组(均P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在局部穿刺部位"8"字形绷带加压包扎的前提下,卧床时间2 h和4 h都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在学龄期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需行腰椎穿刺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应用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心理情绪、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腰椎穿刺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96.9%),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痛、腰痛、四肢麻木、失眠等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KAP模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腰椎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有效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经股动脉穿刺PCI术后不同的沙袋压迫时间和卧床时间对穿刺处并发症、舒适感的影响。方法抽取我科经股动脉穿刺行PCI术的患者14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48例,按常规护理方法,拔除动脉鞘管后沙袋压迫6h,绝对卧床24h;B组49例,予拔除动脉鞘管后沙袋压迫2h,卧床18h;C组48例,拔除动脉鞘管后沙袋压迫2h,卧床12h。对比三组患者穿刺处出血情况、舒适感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穿刺处出血发生率、腰背酸痛和迷走反射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患者舒适度增强,尿潴留、焦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穿刺冠脉PCI术后沙袋压迫时间缩短至2h,卧床时间缩短至12h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不增加穿刺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彭帆  向园花  徐海天  殷青  李俊 《新医学》2021,52(5):360-364
目的 对比加速康复外科(ERAS)和常规康复外科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606例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ERAS组(n = 314)和常规组(n = 292),对患儿术后疼痛、饮食量、睡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ERAS组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1,2)分、2(2,3)分、2(1,3)分,常规组为3(2,3)分、4(3,5)分、3(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ERAS组术后6、12、24 h冷流质饮食量分别为100(85,115)ml、535(500,565)ml、1365(1225,1490)ml,常规组为40(35,45)ml、337.5(295,370)ml、505(460,53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ERAS组手术当晚、术后第1日睡眠时间分别为8(7,9)h、10(9,11)h,常规组为6(5,8)h、8(7,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ERAS组和常规组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2,3)d、3(3,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4%、3.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ERAS能减轻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提高患儿术后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对成人腰椎结核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成人腰椎结核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前路组、单纯后路组与前后路联合组,每组各28例,分别行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采用国际通用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评估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检测术前、术后14 d及术后3个月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前后路联合组比较,单纯前路组及单纯后路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后路组比较,单纯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三组术后14 d及术后3个月ESR、Cobb角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前路组、单纯后路组、前后路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86%、10.71%、39.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应依据成人腰椎结核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方式,以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术前补液对预防无痛人流术后发生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计划生育科门诊手术室行无痛人流的患者6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30 min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250 ml,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自手术开始时(麻醉时)开始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维持至手术结束.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血压的变化情况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收缩压的降低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的降低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69%,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5.2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补液能有效降低无痛人流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鲍迎芳  唐玉华  刘聪 《现代护理》2007,13(2):146-147
目的观察术后不同卧床体位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腰痛及头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妇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术后垫枕随意卧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去枕水平仰卧6h的方法。观察记录2组术后腰痛、头痛及对手术后体位感受的评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腰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手术后体位的感觉舒适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采用头颈部垫枕随意卧位的方法,可减少术后腰痛的发生率,提高对手术后体位的感觉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补液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50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实验组在被动抬腿试验(PLR)前后使用USCOM进行监测。以△每搏输出量(△SV)≥10%定义为有液体反应性,若△SV≥10%时,需要继续补液治疗,若△SV<10%,则根据实际临床需要尽可能控制补液量或减慢补液速度。比较实验组入院时及补液治疗结束时USCOM的相关参数;比较2组入院24、48、72 h后的液体净入量和血糖;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尿酮体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补液治疗后,SV与心输出量(CO)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患者入院48、72 h后的液体净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总例数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实验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腰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时机。方法选取我科行胸腰椎手术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 811例,分为对照组899例,观察组912例。记录术后24h、48h或更晚下床活动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例数、疼痛程度、平均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发生感染的例数、术后3个月及1年发生内固定异常的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引流量及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及1年随访的患者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发生内固定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24h即下床活动较术后48h或更晚下床活动,可以降低术后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不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虽会导致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增加,但没有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在术后3个月及1年没有增加内固定发生异常的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