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从急诊就诊到确诊时间(T1)、急诊就诊到治疗时间(T2)、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SAS评分、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1、T2、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可明显缩短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急救总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况、并发症发情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急救总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75%、6.25%,与对照组的75.56%、15.6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3年1—6月收治的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将2013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6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措施。对比2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记录2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再PCI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沈青云 《当代护士》2018,(8):128-13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救工作效率及患者救治后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急诊科于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AMI患者中选6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n=32)、观察组(急诊护理路径护理,n=32),观察并对比两组急救效率及效果、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急救总疗效为90.6%,高于对照组的68.8%(χ2=4.730,P0.05);观察组抢救过程中急诊停留、首次球囊扩张所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常规组,GACI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选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使急救效率明显提高,提高救治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大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短时间内的高效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卢小利  卢伶俐  张弦 《全科护理》2016,(34):3633-3635
[目的]探讨基于综合评估策略下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综合评估策略下的院内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相关急救时间、急救效果、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诊停留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7.045,6.093,6.668,10.489,4.015,21.412,P0.05);急救2 h内ST段下降50%率、12 h内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83%vs 28.26%,73.91%vs52.17%)(χ~2=3.845,4.665,P0.05);并发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23.91%(χ~2=3.903,P0.05);对护士的急救技术、急救流程、医护配合、病情观察、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948,3.886,3.352,2.810,4.309,P0.05)。[结论]基于综合评估策略下院内急救护理有助于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流程再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流程,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流程再造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至EGG功情况、临床满意度、不良事件、家属决策时间、血液送检时间、分诊评估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至EGG时间、入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决策时间、血液送检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流程再造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不良事件、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急诊胸痛中心的救治模式。方法将2015年1-7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7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7月STEMI患者8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原有就诊抢救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专科护士提前介入,急诊医护团队化抢救模式,比较两组STEMI患者的D2B时间、DIDO时间、急诊处置时间、候诊时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医护互评满意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2B时间、DIDO时间、急诊处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急诊专科护士主导的医护配合模式能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的滞留时间,提高医护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病人100例。其中将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50例设为观察组,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5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PCI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病死率、再梗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住院时间、入导管室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进入导管室时间为26.53 min±3.94 min,对照组为41.25 min±12.37 min,两组入导管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病人病死率、再梗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也均较对照组降低与缩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病人从就诊到急诊PCI手术的时间,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病人病死率、再梗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措施,而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耗时、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于AMI的急救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收治的9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能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缓解其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4±0.2)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1±1.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0.5)min和(25.3±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8.0%(2/25),低于对照组32.0%(8/25)。结论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评估和急诊停留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结合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2例为对照组,采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危机管理结合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救治时间、急救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GCS评分及急救结局。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12.46±3.78)min及急诊科救治时间(18.38±5.67)min均短于对照组(15.53±5.52)min、(25.53±7.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观察组GCS评分(13.43±1.02)分高于对照组(11.57±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81.54%高于对照组66.13%,住院前死亡率4.62%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结合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治时间,减少急救期间不良事件,提高急救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李艳 《当代护士》2018,(9):122-12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82)。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接收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与抢救护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显著优化护理流程,规范化的护理路径,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本院进行疾病急救及治疗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比较2组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入抢救时间为(15.2±7.2)min,比对照组更短,开始再灌注时间为(27.5±12.4)min,比对照组更短,而且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5.4)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救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抢救的9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院优化流程护理实施前收治的AMI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后收治的AMI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救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效率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急诊用时、急救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院内复发率、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AMI患者采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救流程干预,能够缩短急诊时间和急救总用时,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内复发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月~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卢碧洁  李亚青 《妇幼护理》2024,4(9):2170-2172+2175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借助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用时、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抢救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在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开通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比对照组各阶段所用时间更短,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AMI再发生率、再PCI率与对照组发生率相比明显更低,且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急救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期间融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诊效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医护共情查房对急诊观察室肠梗阻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急诊观察室收治的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5-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医护分别查房,将2019年1-6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医护共情查房。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记录患者住院时间,采用自行编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医护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PSQI量表7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调查表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87±0.65)d,短于对照组的(5.38±0.79)d(P0.05)。结论医护共情查房有利于减轻急诊观察室肠梗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