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护疗。为了探讨最大限度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再住院率、改善其社会功能的损害及精神残疾。我院2007年开始对住院、出院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护理干预研究,48例患者分A、B两组对治疗和护理干预的依从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24)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正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不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6个月后BPRS评分、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促进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干预:住院期间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讲座以及出院后每个月均通过电话随访形式进行相关的家庭教育,提供特殊的家庭关怀,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评估,进行患者服药依从性、复发率的对比研究。结果出院后1年干预组患者的情绪健康状况、服药依从性、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家庭干预对其情绪的稳定、服药依从性的提高、减少复发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失访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家庭康复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月末、3月末、6月末、12月末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P0.01;随着时间的进程,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观察组显效和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阶段评分都有不同程度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对提高出院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意义.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治疗好转出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每月上门随访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疗养,不施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出院时两组评分无差异性.6个月后干预组FIM及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护理延续了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从医院到家庭支持护理,有效地促进了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瘫痪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最大限度的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方法:将社区16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训练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干预前后用Fug—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FMA和B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瘫痪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最大限度的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方法将社区16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训练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干预前后用Fug-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FMA和B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瘫痪患者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最大限度的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残疾。方法:将社区16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训练患者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干预前后用Fug-M 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 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FMA和B 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应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及自我护理指导,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治疗好转出院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每月上门随访指导,对照组回家自行锻炼或休养,运动能力采用功能独力性 评测(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nsure,FI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评分无显著性。6个月后干预组FIM及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护理的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善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3,9(2)
目的应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及自我护理指导,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治疗好转出院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每月上门随访指导,对照组回家自行锻炼或休养,运动能力采用功能独力性评测(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nsure,FI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评分无差异性.6个月后干预组FIM及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护理的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2组进行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均较自身康复护理干预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延缓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是由一次或多次脑梗死造成大面积组织损伤或其他卒中造成脑萎缩导致脑功能不全而产生。临床此类患者较多,因种种原因(如经济、无人陪护等)患者不能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而家属往往护理知识匮乏影响了患者进一步康复的时机,因此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社区家庭服务模式下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的必要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出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分别于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行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25(1):4-6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全程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今后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包括评估,康复护理教育和指导,出院前后持续教育和随访.分别在住院后1周内和干预后3个月进行复查,包括血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值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理/心理健康的测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TC、TG、Hcy水平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变化无差异.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TC、TG、Hcy水平;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马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9)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全程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今后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包括评估,康复护理教育和指导,出院前后持续教育和随访.分别在住院后1周内和干预后3个月进行复查,包括血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值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理/心理健康的测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TC、TG、Hcy水平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变化无差异.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TC、TG、Hcy水平;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马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5(1):4-6
目的规范留置导尿管及其护理过程,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感染率。方法将73例留置导尿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按无菌操作原则置尿管,置管后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应用六西格玛改进模式及失效模式测量、分析留置导尿管感染主要原因,改进置管及置管后护理操作流程。在留置导尿的3,5,7,14d对2组进行细菌采样记录。结果实验组第5、7天尿道口有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段尿、尿袋接口处有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方法系统分析的留置导尿管感染原因准确,采取的控制感染措施有效,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管感染风险,对降低留置导尿管感染率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2,25(1):4-6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全程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今后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包括评估,康复护理教育和指导,出院前后持续教育和随访.分别在住院后1周内和干预后3个月进行复查,包括血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值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理/心理健康的测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TC、TG、Hcy水平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变化无差异.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TC、TG、Hcy水平;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加早期康复护理指导,根据对患者的评估,找出所存在的护理问题,完善护理措施,以Barthel指数评测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情况以及焦虑反应的程度。结果干预组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比例及焦虑恐惧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