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和背景音乐护理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将9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以体外冲击波治疗,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和背景音乐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术中观察组病人呼吸、心率、血压较对照组平稳(P0.01)。[结论]对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和背景音乐护理,可明显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使其心率和血压平缓,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8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8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个体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于出院前1d评价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6.6%,患者满意度为91.0%;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8.7%,患者满意度为67.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针对术后疼痛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是行之有效的,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音乐干预对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6)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音乐干预组(n=56)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心率、血压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音乐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音乐干预能明显降低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术后疼痛。音乐干预安全,便利,可作为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术后缓解疼痛治疗过程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5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5),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采用ADL评分法中的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及ADL评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术后不良心理状态,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预后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通过测试比较2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术前术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疼痛程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前焦虑明显减轻,围术期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促进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运用FTS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48 h睡眠时间、开始活动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开始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FTS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在膀胱镜检查中的意义.方法 将87例拟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结果 干预组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平稳,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膀胱镜检查时实施音乐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疼痛程度,使得膀胱镜检查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系统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2、4周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系统干预能提高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单患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对照组胫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3 d、1周时的疼痛程度,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1周时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时,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减轻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效果。方法将70例肛瘘术后患者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换药时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及换药后5min的疼痛程度和要求使用止痛药人数。结果观察组换药时及换药后5min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要求使用止痛药人数也较对照组少,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干预能缓解肛瘘患者术后换药时的创面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因胫腓骨骨折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包括心理护理、生理护理、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情绪角色、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疼痛、社会功能、躯体角色、活力和总健康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消除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12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可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升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骨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30例,按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骨折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缓解人工肝治疗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0月,感染内科82例接受人工肝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常规穿刺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穿刺时实施音乐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分级,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前、穿刺时及穿刺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变化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等级明显降低(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变化(P0.05)、穿刺前、穿刺时及穿刺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另外,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音乐干预对人工肝治疗患者穿刺疼痛的影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生活质量及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康复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配合心理干预对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 h、24h及术后首次排便时疼痛的程度,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术后2次止痛药物使用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配合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737-5738
将符合标准的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患者肿胀、疼痛、功能活动。结果两组患者肿胀、疼痛、功能活动,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运用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集束化疼痛护理干预对缓解多发性骨髓瘤疼痛的效果。方法将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有效的化疗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309-4311
观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心率、焦虑评分变化情况及护理后两组治疗效果。护理后两组心率、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并心率失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心率,缓解其焦虑情绪,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