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板探测器X线成像系统图像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我院现有的平板探测器X线成像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AXIOM Artis dFC平板探测器X线成像系统)与传统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NEUOSTAR PLUS血管造影系统和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CGO-2100C血管造影系统)的图像性能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平板探测器的图像性能要优于传统影像增强器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2.
非定型硒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X线成像技术经历了100多年的漫长过程,其中作为影像信息的载体从增感屏(感蓝、感绿)到影像增强器加电荷耦合器件(CCD)到CD的IP板获取X线穿过的人体的信息,但其中都存在X线透过人体的有用信息。今天最先进的非定型硒平板探测器数字成像系统,有效地克服了这一缺陷,直接接收带有人体信息的X线,它具有图像分辨率高、放射剂量低、成像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可用于全身数字摄影。本文通过它与屏-片系统性能对比分析,探讨DDR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平板探测器心血管造影机在冠脉造影时患者吸收剂量。方法应用INNOVA 2000全数字平板探测器心血管造影机,和常规机器(Advantx LCV)比较冠脉造影患者吸收剂量。结果INNOVA 2000的平均吸收剂量是1145mGy,而Advantx LCV为2140mGy。与Advantx LCV比较,INNOVA 2000的剂量在Lowmode减少了76%,Normal mode是52%;即使考虑到INNOVA 2000是方形增强器而Advantx LCV是圆形增强器的不同及其他方面的差异,INNOVA 2000仍具有降低剂量的优点。结论INNOVA 2000平板探测器心血管造影机具有量子检出效率高,患者的照射剂量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闫瑾  仲建生 《医疗装备》2021,(5):121-12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在20世纪80年代继CT之后出现的一项新的医学影像学技术,是结合了计算机与常规X线心血管造影的一种检查方法[1]。DSA主要由X线产生与控制系统、影像增强器和摄像机(平板探测器)﹑图像处理计算机组成的视频图像采集及处理部分及机械系统(C臂、L臂和床面构成)组成[2]。现将近年来我院对PHILIPS Integris Allura 12 DSA的部分维修实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平板探测器数字减影X线系统与传统影像增强器-摄像机数字减影系统间的性能及电路差别。  相似文献   

6.
王琳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0):53-5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数字化平板DSA已经取代影像增强器DSA成为数字减影设备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以SIEMENS artis zee ceiling为例,从平板探测器数字影像采集、高压发生器和球管、导管床机架系统、图像显示及存储、X射线防护和配套设施、DSA高级功能等方面就大型数字化平板DSA设备的进展作一较详细的介绍,对旋转DSA、三维DSA图像重建、3D血管路径图和步进DSA等先进功能的发展以及临床使用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末,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的成功研制,诞生了一种新的放射影像成像技术--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目前DR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有多种技术类型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专家预测,DR技术将逐渐取代其他X线摄影技术,成为普通X线检查的主流技术.随着FPD静态成像问题的解决,放射学家们期望FPD技术能够实现动态成像,解决临床放射学中透视、造影检查的问题.为此,许多厂家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开发,目前已有几家公司能够生产平板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  相似文献   

8.
8月27日,柯达医疗集团(HG)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挑战无极限"的数字医疗影像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柯达挑战者新一代多功能数字平板放射成像系统--IRECTVIEWDR3000 System.这是柯达继4月发布的系列新品之后,力推的又一多功能数字平板影像设备.  相似文献   

9.
VolumeRAD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影像技术,该技术在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上利用高性能的平板探测器、大容量小焦点X射线球管、精准的驱动装置完成多角度的容积扫描,获取一系列的影像数据,由计算机回顾性的重建出任意层面的数字X射线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据X射线球管和平板探测器的运动形式,共有4种采集方式,29种协议,基本涵盖了人体常规的摄影位置,为更好地在临床上使用VolumeRAD成像技术,探讨VolumeRAD成像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DR的特性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DR(Digital Radiography)是九十年代后期问世的数字成像设备。主要有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扫描控制器、影像后处理工作站、激光打印机等部件组成。是直接将X线通过FPD转换为数字影像的X线设备。X线物理研究人员对平板X线探测器进行开发、研究,认识到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屏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技术同样可应用于组装二维平面上X线探测单元阵列,从而大大加速了使用装置的开发,仅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有多种类型的FPD成像设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基于CCD成像的脉冲X射线透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考察LI-TVsX射线成像系统常见的工作模式和CCD视频成像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成像系统中高频逆变电源.X射线发生器,影像增强器等主要设备单元的协同工作过程.提出一种新型的CCD视频图像采集脉冲X射线成像技术方法.并介绍了此方法在具体实现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陈锦辉  吴响军 《医疗装备》2022,(24):150-151
<正>用YY/T 0744-2018 《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专技术条件》[1]中提出,C形臂X线机至少应由射线发生装置像系X统组成、移动式C形臂机架、 X射线影,可按其影像接收器种类分为采用影像增强器的臂C形臂X射线机和采用数字平板探测器的院手术室共有C形X射线机。我分别为西3门台影像增强器型形臂子C西门子X射线机,型号Cios Select S1、Siremobil Compact L及德国奇目Ziehm 8000。  相似文献   

13.
在CT诞生之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就很快地进人了人们的视野,并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诊断,目前已完全代替了AOT、Puck电影等,广泛地应用于介人放射工作,成为主要的导向设备及血管性疾病的诊断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大量的影像增强器已被平板探测器替代;精尖复杂的X射线系统得到简化,这就使得DSA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近几年,DSA技术的进步,使得一些新功能及特殊功能己经应用于临床。本文就一些新的特殊功能在临床应用方面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讨论自动曝光控制(AEC)系统高压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电离室AEC系统、影像增强器电荷耦合器件(CCD)数字胃肠AEC系统、乳腺DR预曝光AEC系统和平板探测器自动曝光控制(DAEC)系统的实现方式.经对比分析DAEC系统和传统电离室AEC系统,在摄影图像和射线损失率等方面,DAEC系统具有更低剂量、更精确便捷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初CT的发明,医学图像开始了数字化的新纪元,其后,MR、DSA、CR、DR、PET等相继问世,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化影像资料,而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即是为了管理和合理应用这些资料而诞生的。它是以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储存、传输和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工程,代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末,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的成功研制,诞生了一种新的放射影像成像技术——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目前DR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有多种技术类型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专家预测,DR技术将逐渐取代其他X线摄影技术,成为普通X线检查的主  相似文献   

17.
0引言 X线数字摄影装置(digital radiography,DR)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是在LI—TV(影像增强器+摄像机)系统的基础上,利用A/D转换器将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从而进行计算机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18.
智能影像处理结合先进平板技术 ·最前沿的139微米DR平板技术一卓越的成像能力。 ·MUSICA^2.首创智能影像处理技术,超群的影像效果。 ·全自动U臂系统一灵活,高效,多功能操作。  相似文献   

19.
非晶硅X线平板探测器数字影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非晶硅X线平板探测器的原理、结构和特点,并把它与CR、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传统屏片组合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PC机通过网络接收、存储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影像的方法,阐述DICOM存储SCP的编程实现技术。方法:运用VC++6.0及LeadTools工具包实现在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中编程。结果:成功地实现了PC机网络接收、存储基于DICOM影像的功能。结论:本方法可集成并应用于其他诸如图文报告、影像病例收集等应用软件中,并可为PC机从医疗影像设备中采集存储DICOM影像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