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但高磷血症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1]。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血液透析清除、低蛋白饮食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和应用磷结合剂,但是透析治疗清除磷的效果有限[2]。作者应用新型不含钙磷结合剂碳酸镧治疗MHD患者高磷血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透病人护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透(CHD)病人是一组依赖定期血透(HD)而仅达到部分替代肾脏排泄功能的特殊群体,常伴随其它功能欠缺导致的相应的并发症,需要定期、常规的监测[1],以及时了解机体状况、检测HD效果、发现和治疗近远期并发症,提高病人存活率、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透病人高血钾的预防及饮食护理扬州医学院附属苏北医院(225001)季文峰高钾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之一。人体中的钾主要来源于食物,正常人从食物中摄入较多的钾可经肾脏排泄,而维持性血透病人肾脏排钾功能丧失,钾易在体内蓄积,出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研究[1]表明,高磷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而积极降低血磷,降低钙磷乘积.可以逆转冠状动脉钙化,减少并发症,因此控制高磷血症是透析患者的重要治疗目标.2006年以来,我科对38例并发高磷血症的血透患者除了按医嘱给予充分的透析,服用磷结合剂外,还进行了血磷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常并发钙磷代谢紊乱.高磷血症在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皮肤瘙痒及心血管并发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高磷血症是MHD患者的重要治疗目标.最近的2009年KDIGO关于MHD患者CKD-MBD指南提出,对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5D (2B)患者建议使用磷结合剂降低高磷血症[1].随着高通量透析器在临床的推广使用,增加了蛋白质摄入量的要求,而磷在蛋白质中的含量高,控制饮食中的磷摄入易致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临床上不仅需加强血液净化治疗之外常加用口服的磷结合剂来降低血磷.  相似文献   

6.
沈清瑞 《新医学》1994,25(2):95-97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第九讲 维持性血透心血管并发症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沈清瑞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淡维持性血透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教授:维持性血透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心脏病、心包炎、心律失常等。有些井发症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1].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2].因此,动静脉内瘘穿刺是血透中心护士主要技术操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我院1996-12~2001-12期间10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透析期间低白蛋白血症与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磷血症相关问题的认知状况,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 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磷血症相关问题的调查表对本院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患者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存在问题:服药不规范;不能严格控制饮食结构及量;对血透并发高磷血症相关知识较缺乏;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指导。 结论: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强化护理措施,提高饮食、服药的依从性,减少和控制高磷血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低蛋白饮食加复方a-酮酸对血透患者营养达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2名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改良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酮酸饮食治疗。结果:患者应用改良低蛋白饮食加复方a-酮酸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体重指数和上臂肌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营养状况有明显差异。同时发现,患者血磷、钙磷乘积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低蛋白质饮食加复方α-酮酸能使血透患者营养达标,同时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见于80%的透析患者,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不同透析模式对纠正高磷血症无明显差异[1],目前临床上除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和充分透析以外,主要是使用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12.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多见于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表现为血液循环功能高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水平、甲状旁腺组织增生及血清钙、磷代谢紊乱[1].在低磷饮食、内科保守治疗、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往往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2006.4)、EMbase(1996-2006.4)、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6年第1期)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6~2006.4)、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2006.4)、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2006.4)。手工检索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相关文献,包括会议摘要等。检索无语种限制。纳入碳酸镧与安慰剂或传统磷结合剂比较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碳酸镧与安慰剂相比,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疗效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74, 95%CI(2.66,8.45),P<0.0001],两组间总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3,95%CI(0.74,2.04),P=0.42];碳酸镧与传统磷结合剂相比,降低血磷水平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74, 1.27),P=0.81],但碳酸镧治疗组血钙水平低于传统磷结合剂,两组间总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碳酸镧治疗可能对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有效,且其高钙血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磷结合剂,但证据强度不高。尚需要大样本、长疗程的研究为碳酸镧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高磷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病人(ESRD)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1].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的发展,ESRD病人的长期存活已成为可能.但是,据报道,血液透析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仍很高,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每年死亡率达到20%[2].而医嘱依从性是病人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基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血液透析病人对透析治疗(如透析剂量、饮食、服药、限制水盐等)存在不依从现象,严重影响血液透析的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醋酸钙联合生理钙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60例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透治疗伴有高磷血症的患者分为试验组(醋酸钙)和对照组(碳酸钙)各30例,分别接受8周治疗。治疗4周和8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第4周和第8周,与试验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磷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血钙、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时的校正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及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醋酸钙联合生理钙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高磷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循环管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36例,干预前患者均接受常规限磷教育,干预3个月期间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内容包括血磷控制现状调查、高磷血症原因查找、血磷控制干预点确定、血磷管理目标设立、干预策略制定和落实、以及反馈与处理。研究采用参与式健康教育的方式,护患双方共同开发磷游戏扑克牌(练习牌),并应用于限磷饮食技巧的强化。研究比较干预前后高磷血症患者比例,以及患者对血磷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136例患者均完成本研究。经过3个月的PDCA循环管理,血磷≥1.78mmol/L的患者比例从57%降至44%。高血磷患者比例较前有明显降低(χ~2=4.250,P=0.039);患者对血磷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干预前(χ~2=9.285,P=0.002)。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维持性血透患者,能有效降低高磷血症患者比例,提升患者对血磷管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IgAN)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每10年约有20%的患者进展至慢性肾衰竭,是目前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首要病因[1].高尿酸血症是影响IgA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2-3],伴有高尿酸血症的IgAN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性为血尿酸正常者的2.4倍[2],这足以引起我们对IgAN高尿酸血症的重视,因此,本文就近年来我院IgAN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血清磷浓度主要由肾脏、骨和肠道调节,维持正常的血磷对于正常骨代谢和细胞功能十分重要。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特别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证据表明,CKD时长期高磷血症除了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尚可引起心肌、心脏瓣膜、血管、  相似文献   

19.
强化饮食管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强化饮食管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每周透析3次、每次4h,Kt/V值>1.2,尿量每日<200 ml,血磷≥1.8 mmol/L,透析龄>3个月,自身或家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记录饮食日记的维持性血透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强化饮食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情况及实验组干预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显著下降,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血钙、iPTH、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变化不显著,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强化饮食管理能够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得到较好纠正.  相似文献   

20.
沈清瑞 《新医学》1994,25(3):157-159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第十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压的控制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沈清瑞进修医生:教授,您在上一讲谈了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但未论及血压方面的问题,您能否谈谈维持性血透病人血压的控制这一难题?教授:对维持性血透病人血压的控制是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