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或随访前对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MSCT和MRI增强扫描鉴别。对扫描图像进行影像学特征分析与总结,统计两组扫描方式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CT、MRI扫描综合鉴别诊断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准确度明显优于上述单一的影像学技术(P<0.05);而两种扫描模式在鉴别诊断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对于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T与MRI增强扫描联合应用于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确诊胰腺癌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确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40例为参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CT与MRI增强扫描联合检查模式,对比2组患者确诊率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37例,占比92.5%、参照组诊断准确38例,占比95%,实验组与参照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较低,二者差异明显(P <0.05)。结论联合应用CT与MRI临床诊断及鉴别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准确率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增强扫描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筛查在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985例CT增强扫描及磁共振DWI序列检查怀疑胰腺炎的患者,依据年龄分布,设定51~60岁、61~70岁和≥71岁三个年龄组。所有受检者均采用CT增强扫描及磁共振DWI序列的方式进行检查。结果51~60岁年龄组肿块型胰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61~70岁和≥71岁两个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17, P=0.016);而在胰腺癌方面,≥71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51~60岁和61~70岁两个年龄组的发病率(χ2=6.175, P=0.032)。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肿块型胰腺炎的的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而胰腺癌的发病率则呈上升趋势,进行相关的CT增强扫描及磁共振DWI序列筛查,能有效提高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詹志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46-147
目的对使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扫描对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确诊的2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所进行的CT和MRCP扫描在诊断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结果 MRCP在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敏感性与胰腺异常检出率均高于CT,但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可以及早的发现慢性胰腺炎,且诊断敏感度与异常检出率比CT高,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28例患者同时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CT组与MRI组,进而对CT组与MRI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影像表现、诊断准确率等进行比较。结果128例患者通过同时进行CT扫描与MRI扫描, CT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12%、71.87%、78.91%。MRI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7%、89.84%、96.09%,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与诊断准确率, CT组的各个数据均低于MR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 MRI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更大的价值,适合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谢建 《医药论坛杂志》2011,(10):189-190
目的 探讨X线、CT、MRI与E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临床疑诊为ANFH的患者进行X线平片、CT、MRI与ECT检查,并且做X线平片、CT、MRI与ECT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结果 75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ANFH 48例;经CT扫描诊断为ANFH 60例;经磁共振扫描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的表现,为二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慢性胰腺炎患者40例,胰腺癌患者30例。进行CT平扫,获得病变的CT图像,比较分析两种疾病的相似及典型特征。结果直接征象:胰腺癌病变明显肿大率、密度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胰腺癌病灶钙化、合并假性囊肿率、胰腺萎缩率发生率低于慢性胰腺炎(P<0.05)。胰腺癌胰管扩张(呈平滑型或串珠状、"双管征")发生率低于慢性胰腺炎(呈粗细不均、不规则形态),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征象:胰腺癌胆道梗阻性扩张率、胰周脂肪层改变率、胰周大血管受累率、局部淋巴结病变率、腹水发生率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慢性胰腺炎可见筋膜增厚与腹腔内广泛粘连。结论通过CT平扫描可较准确获得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的征象,二者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较典型的征象,充分了解其相似点和典型特征,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二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超与CT增强扫描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60例胆囊息肉手术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彩超及CT增强扫描。观察CT增强扫描与彩超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CT增强扫描与彩超识别胆囊息肉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0例患者,术前经彩超确诊48例,诊断符合率为80.0%(48/60);术前经CT增强扫描确诊44例,诊断符合率为73.3%(44/60);经二者联合检查确诊56例,诊断符合率为93.3%(56/60)。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彩超或单一CT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12例,彩超确诊9例,诊断符合率为75.0%;CT增强扫描确诊11例,诊断符合率为91.7%。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48例,彩超确诊41例,诊断符合率为85.4%;CT增强扫描确诊33例,诊断符合率为68.8%。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彩超具有优势,对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CT增强扫描具有优势,二者可以互补,可增强诊断符合率。结论彩超及CT增强扫描确诊胆囊息肉样病变各有优势, CT增强扫描对于肿瘤性息肉样病变诊断效果佳,彩超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效果更好,尤其对病变的病理分型诊断更优于CT增强扫描,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胰腺癌采用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0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通过CT、MRI分别进行检查,并将病理结果作为依据,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组胰腺癌确诊率略高于CT组,其误诊率则略低于CT组(P> 0.05);CT组对病灶≥2 cm的确诊率及对病灶侵犯邻近组织的确诊率均低于MRI组(P <0.05)。结论与CT相比,MRI可将胰腺癌患者病灶大小、是否侵犯邻近组织进行更好的显示,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必要的情况下CT联合MRI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化利 《淮海医药》2013,31(4):313-3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分别行MRI、X线、CT及核素扫描检查,使用低场永磁型磁共振设备(0.35T)进行常规断面、常规序列扫描,少数病例进行更多断面及序列如脂肪抑制序列、造影剂增强扫描。对照组为无症状志愿者10例20个股骨头。结果 60例患者120个股骨头中MRI显示96个股骨头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根据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表现,分别对早~中期、晚期病例进行分组观察,用χ2检验对照比较各种检查方法阳性率。MRI检查的总阳性率、早-中期及晚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X线、CT及核素检查(P值均小于0.05)。结论与X线、CT及核素扫描比较,MRI检查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具有优越性,尤其对于早~中期病变的敏感性高,并指出"双线征"具有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胰腺炎的阳性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影像诊断情况。结果CT检查阳性17例,阴性13例;MRI检查阳性19例,阴性11例。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CT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准确度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胰周渗液检出率为90.00%(27/30)、胰腺局部全胰增大检出率为93.33%(28/30),高于CT检查的66.67%(20/30)、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4.32,P<0.05)。结论MRI和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皆有诊断价值,而对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MRI检查,其检出准确度高于CT检查,可有效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血管瘤30例,比较其螺旋CT增强扫描、MRI扫描资料,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的诊断结果.结果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脏血管瘤诊断准确率为94.33%,93.33%患者在增强扫描中肿瘤边缘可见斑点状、结节状强化.MRI扫描对肝脏血管瘤诊断准确率为98.11%,动态增强扫描中90.00%患者动脉期肿瘤边缘可见斑点状、结节状强化,静脉期增强范围增大,延时期强化范围进一步增大.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及MRI扫描均能较好显示肝脏血管瘤的特异影像特征,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肝脏血管瘤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CT影像学诊断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征象,探讨其二者的主要鉴别点,从而提高对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已经过临床确诊的32例胰腺癌和45例慢性胰腺炎的患者的CT直接与间接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CT直接与间接征象联系起来可以区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结论CT影像学为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有力方法,关键在于对其直接与间接征象联系起来并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临床,以提高对两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8例,其中33例行ERCP检查,68例行增强CT扫描检查,并与68例体表B超(B-US)检查结果对照。结果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87.88%(29/33),增强CT扫描为88.24%(60/68),B-US为47.06%(32/68),ERCP结合增强CT扫描为96.97%(32/33)。ERCP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US,ERCP结合增强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ERCP、增强CT扫描及B-US(均P〈0.05)。结论ERCP在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结合增强CT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与MRI临床诊断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5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临床检查诊断,就本组所有患者临床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CT及MRI检查均可见胰腺肿大;8例CT检查发现胰腺病变区域伴有胰腺密度下降,17例MRI检查发现胰腺信号发生变化;12例CT检查可见胰管狭窄征象,17例MRI检查可见胰管狭窄征象;10例CT检查可见胆总管胰腺段出现狭窄征象,18例MRI检查发现胆总管狭窄病变;10例CT与MRI检查可见胰腺周围呈环样包膜;25例患者均可见胰腺钙化。MRI于胰腺信号与密度变化、胰管及胆总管病变诊断中敏感度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行CT及MRI临床检查具有系统的征象特点,MRI于胰腺密度变化、胰管或胆总管病变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联合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可以进一步提升胰腺炎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信息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对小肝癌的影像学的诊断特点。方法将65例患者按所选择CT检查或选择MRI扫描各分为CT组和MRI组,并且把它们的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比较。结果经过MRI增强扫描和CT增强扫描,这两者对小肝癌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33%和95.65%。结论 16排螺旋CT的增强扫描与MRI的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的检出率并没有明显差异。在应用价值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5例临床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人员,对入组患者均行CT增强平扫及MRI检测,比较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入组患者中经术中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共53例,其余肝脏疾病共计12例。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T增强扫描,均有P <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与MRI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经济条件,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价值比较。方法选择我院168例临床高度怀疑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明确其诊断,同时行CT与MRI检查,根据检查方法将其分为CT检查组与MRI检查组。比较两组的影像表现、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CT及MRI下胰腺炎的表现,在确诊的病例中,CT组诊断符合率为96.00%,MRI组诊断符合率为98.67%。CT、MRI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具有一致性,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96.00%、66.67%、96.00%与66.67%;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98.67%、77.78%、97.37%与87.50%。结论 MRI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采用MRI联合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病情均得到手术探查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并接受CT、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分析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诊断结直肠癌的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为结直肠癌104例,16例患者为结直肠良性病变;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诊断结直肠癌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高于单独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诊断结直肠癌分期的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诊断结直肠癌的效果确切,可使结直肠癌分期得到准确判断,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MRI与CT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0月于连云港圣安医院及在上海瑞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进修期间于收治的中晚期胆囊癌患者60例,先后行MRI与CT检查,并进行手术病理确诊,比较MRI与CT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60例胆囊癌患者中,50例患者证实存在胆囊周围脏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MRI检查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 00%(47/50)、90. 00%(9/10)、93. 33%(56/60);CT检查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0. 00%(40/50)、70. 00%(7/10)、78. 33%(47/60)。MRI检查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RI与CT检查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CT检查,MRI检查能有效判断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是否发生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