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期应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新生儿期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均明确诊断为婴幼儿血管瘤,并且接受至少一次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拍照及超声检查。根据患儿血管瘤消退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共112例患儿在新生儿时期进行了217次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其中男性33例,女性79例。疗效评估认为,其中疗效不佳患儿5例,效果一般13例,效果良好27例,优秀67例。95.54%的患儿治疗有效,83.93%的患儿获得了良好及以上的治疗效果。6例患儿治疗后发生水泡,1例出现局部破溃。12例患儿在病灶完全消失后遗留局部色素沉着。结论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在新生儿期进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强脉冲光及Nd:YAG(1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并随访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科室采用强脉冲光及Nd:YAG(1064nm)激光治疗的476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年,皮肤浅表血管瘤治愈率为88.4%,有效率为10.7%,深浅混合血管瘤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的治愈率为78.4%、有效率为17.6%,副作用轻微。结论:强脉冲光及Nd:YAG(1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好、治疗次数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治疗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新方法,即先以外科手术翻瓣显露血管瘤瘤体,应用Nd:YAG激光照射凝固血管瘤病灶,然后直接缝合创面,共收治22例四肢或躯干的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结果 22例病人术后无肢体功能障碍或切口大出血等并发症,经随访1-38个月,显效18例,占81.8%;有效4例,占18.2%;总有效率100%,无血管瘤复发情况。结论 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95nm PDL/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估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接受激光治疗的828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病例资料,统计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28例婴幼儿血管瘤(年龄≤6个月)接受激光治疗,单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水疱103例(12.44%)、色素脱失54例(6.52%)、色素沉着12例(1.45%)、浅表瘢痕27例(3.26%)、溃疡24例(2.90%),复发7例(0.85%),有43例(5.19%)因效果不佳改用其他治疗方案,总有效率82.49%、优良率76.21%。结论:595nmPDL/1064nm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血管瘤、脉管畸形好发于颌面部,占全身血管瘤的40%~60%,如不及时治疗易造成容貌缺憾和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切除、低温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激光治疗等,但均各有千秋.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应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患者62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6例,随访24个月,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能脉冲激光治疗色素性和血管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李利  牟韵竹  蒋献  李咏  邓次冰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5):541-544,i003
目的:探讨多波长高能脉冲激光治疗色素性及血管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多波长高能脉冲激光治疗色素性及血管性患者1 072例。浅表性色素损害如雀斑、咖啡斑和老年斑采用Q532 nm和Q755 nm治疗;太田痣和文身采用Q1 064 nm和Q755 nm;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瘤、鲜红斑痣和蜘蛛痣采用VPW532nm激光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痊愈率38.34%(411/1 072),有效率87.41%(937/1 072),经过1~8次治疗,雀斑、太田痣、文刺、老年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蜘蛛痣的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血管瘤、太田痣和咖啡斑有效率分别为84.38%、71.05% 及45.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与治疗次数、病程、激光强度和光斑大小有关(OR>1,P<0.05),术后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23例(2.14%),无瘢痕发生。结论:多波长高能脉冲激光治疗色素性及血管性皮肤病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观察可变脉宽532nm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效果。用不同脉宽的VP532nm波长激光结合冷却疗法治疗各种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治疗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蜘蛛样血管瘤、血管痣、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共138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较传统的方法相比,疗效更为明显。可变脉宽532nm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效果可靠,治疗时辅以冷却治疗对防止局部过度损伤及术后色素沉着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观察可变脉宽532nm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效果。用不同脉宽的VP532nm波长激光结合冷却法治疗各种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治疗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蜘蛛样血管瘤、血管痣、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共138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较传统的方法相比,疗效更为明显。可变脉宽532nm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效果可靠,治疗时辅以冷却治疗时防止局部过度损伤及术后色  相似文献   

9.
血管瘤(hemangiomas)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尤其好发于口腔颌面部,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较多,有手术切除、激素治疗、激光治疗、干扰素治疗等,其中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行血管瘤内注射疗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常见于国内报道,其疗效尚需循证医学进一步证实。现就PYM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体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体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探讨。方法  1983年 2月~ 2 0 0 1年 3月 ,采用强的松、激光、整形手术等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体表血管瘤 2 6 5例 ,其中强的松治疗组 94例 ,激光治疗组 10 2例 ,手术治疗组 6 9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15年 ,其中强的松治疗组治愈 70例 (占 74.5 % ) ,有效 13例 (占 13.8% ) ;激光治疗组治愈 5 1例(占 5 0 % ) ,有效 41例 (占 40 .2 % ) ;手术治疗组治愈 6 8例 (占 98.6 % ) ,1例需二期修复 (占 1.4% )。结论 强的松、激光、整形手术对治疗体表血管瘤均有效 ,应根据患者不同时期 ,不同类型血管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脉冲染料激光(595nm)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笔者医院门诊婴儿血管瘤186例,随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儿分为卡替洛尔治疗组59例,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组63例及卡替洛尔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组64例,观察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1、3、6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35.93%、76.56%、90.62%,均高于卡替洛尔治疗组(11.86%、54.23%、72.88%)及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组(17.46%、53.96%、6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卡替洛尔治疗组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组治疗1、3、6个月后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湿疹和溃疡,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均低于卡替洛尔治疗组(16.95%)及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卡替洛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脉冲染料激光(595nm)治疗中、低风险的浅表性婴儿血管瘤,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附87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新方法。方法:作者设计了一种治疗弥漫型海绵状血管瘤的新方法,即先以外科手术翻瓣显露血管瘤瘤体,应用Nd:YAG激光照射凝固血管瘤病灶,然后直接缝合创面。1998年1月~2003年10月,共收治87例四肢或躯干的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结果:所有病人术后无肢体功能障碍或切口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63个月,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评估,达显效者71例(81.6%);有效者16例(18.4%);总有效率为100%。无血管瘤复发情况。结论: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治疗溃疡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创面清洁的溃疡性血管瘤患儿,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波长585 nm,脉宽0.45 ms,光斑5 mm,能量密度6.0~6.5 J/cm2),治疗间隔时间2~3周。治疗后随访观察溃疡完全再上皮化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溃疡创面的出血、感染等情况。结果本组共15例溃疡性血管瘤患儿,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均未接受其他治疗。14例(93.3%)仅接受1次PDL治疗,1~2周内溃疡创面完全再上皮化;1例(6.7%)接受2次PDL治疗后,溃疡创面再上皮化。溃疡的平均完全再上皮化时间为(1.68±0.23)周。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后1~2 d内疼痛得到缓解。治疗后无一例出现溃疡创面扩大,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PDL能加快溃疡性血管瘤的创面愈合,缓解疼痛,治疗后无出血、感染及溃疡加重等并发症,可作为溃疡性血管瘤早期治疗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1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595nm可调脉宽染料激光治疗体表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150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接受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采用参数:能量7~14J/cm2,光斑直径7mm,脉宽0.5~10ms,治疗间隔15~30天,随访6个月以上。随机选择130例患儿不做任何治疗,跟踪观察瘤体变化1年,作为对照。结果:激光治疗组133例(88.7%)瘤体获得75%以上的消退,治疗后仅10例(6.7%)出现水疱,另1例(0.6%)破溃后遗留瘢痕;对照组130例仅13例(10%)获得75%以上的瘤体消退,增大109例(83.8%),破溃后遗留瘢痕16例(12.5%)。结论: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早期体表婴幼儿血管瘤,创伤小、疗效高,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低,可达到理想的美容治疗效果,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患者362例,其中鲜红斑痣者147例、婴幼儿血管瘤者109例、毛细血管扩张者45例、蜘蛛痣者12例、血管痣者33例、血管角皮瘤者16例,并观察及判定其疗效.结果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痣和蜘蛛痣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100%;鲜红斑痣的有效率为72.1%;婴幼儿血管瘤的有效率为86.2%;血管角皮瘤的有效率为93.8%.治疗中疼痛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0%.治疗后随访317例患者1~2年,对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结论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目的 探讨泌尿系各部位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血管瘤患者 2 0例 ,血管瘤发生于肾脏 5例、输尿管 2例、膀胱 10例、尿道 4例 ;其中发生于膀胱和尿道者 1例 ,膀胱和头颈部者 1例 ,尿道和会阴部者 1例。术前诊断主要采用B超、CT、IVU及内窥镜检查等。手术治疗 19例(95 % ) ,1例尿道血管瘤者行激光治疗。 结果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血管瘤术前确诊分别为 0、1、9和 4例。病理类型 :海绵状血管瘤 13例 ,毛细血管瘤 6例 ,蔓状血管瘤 1例。随访 9个月~ 16年 ,1例膀胱多发性血管瘤手术后 1年复发。 结论 泌尿系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 ,肾实质或肾表面血管瘤的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 ;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取119例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患者,采用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定期观察瘤体的大小、颜色、质地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根据治疗次数及瘤体缩小情况评价疗效。结果:采用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治疗2~8次,总有效率87.39%。治疗中发现,疗效与患儿年龄、瘤体的薄厚程度有关(P0.05),瘤体越薄,治疗次数越少;瘤体越厚,治疗次数越多。皮损发病部位对疗效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Vbeam血管激光治疗仪)治疗479例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其中血管瘤267例,微静脉畸形132例,毛细血管扩张症24例、蜘蛛痣45例,血管角皮瘤11例,根据不同的病变选择相应的参数进行治疗。结果: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的有效率分别为血管瘤92.1%、微静脉畸形79.5%、毛细血管扩张症95.8%、蜘蛛痣100%、血管性角皮瘤90.9%。12例(2.5%)患者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无1例发生瘢痕。结论: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良性血管异常性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血管瘤患儿每日口服普萘洛尔0.5~2.0mg/kg,分3次.瘤体变薄后,改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结果 32例患儿平均疗程6.5个月,平均服药4.4个月,随访5~17个月.治愈7例(21.9%),显效19例(59.4%),有效5例(15.6%),无效1例(3.1%).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可减少服药剂量,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IPL强光及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血管瘤的突起程度和面积大小,采用Lumenis one激光仪的IPL强光或Nd:YAG长脉宽激光进行治疗.其中IPL强光的治疗参数为:脉宽3~6 ms,脉冲间隔20~30ms,能量密度18~22 J/cm2;Nd:YAG激光的治疗参数为:光斑6 mm,单脉冲,脉宽8~20 mm,能昔密度80~130 J/cm2.治疗次数为2~4次,每次间隔4~8周.自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58例.结果 治疗后随访患者6个月至2年,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浅表皮肤血管瘤治愈率93.8%、有效率6.3%;深浅混合血管瘤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其治愈率75.0%、有效率12.5%.结论 IPL强光及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治疗次数少的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