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究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并归纳总结作为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救治的249例高热惊厥患儿:结果:首发年龄5个月~1岁102例(40.9%):1岁~2岁93例(373%),2岁-6岁54倒(21.7%)。首次发作129(51.8%)。此病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冬季发病最高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肠道感染和肺部感染。治愈232例,好转16例,死亡1例.结论:此病的救治的重点在于快速止惊,及时降温及吸氧,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增强机体免疫力药物,在护理方面一定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准确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的变化,随时向医生汇报,出现病情变化随时抢救:患儿输液时,应注意滴速,防止肺水肿及心衰,长期不进食者应鼻饲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相似文献   

2.
高热惊厥(FC)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占小儿惊厥5%左右。FC是指首发年龄在4个月~4岁,伴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体温在38℃以上,出现全身惊厥发作,持续数分钟,发作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的症状。多数国家报告的儿童期患病率为2%~5%,我国调查为3.9%。FC的预后一般良好,但有部分病例可转变癫痫,遗留有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小儿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我科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了4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病例,在经过及时地抢救及合理护理后,全部达到了急症处理的目的。同时进行卫生宣教,让患儿家长也参与对该类急症的处理与预防,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常见病种之一.现将我院2007-2008年成功抢救的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记录和体会做一分析,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随机收集抢救成功的小儿高热惊厥确诊病例48例.男33例,女15例;男女之比约为2.2:1;4~6岁6例;1~3岁19例;5~10个月23例.48例患儿出现惊厥的症状基本上为口唇及口周青紫、四肢抽动、双眼上翻、呼吸急促、神志不清或恍惚,历时2~5 min,最长的1例持续10 min后缓解.患儿发病时体温在38.5~40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致病因素、主要症状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采集2006年~2011年就诊于我院的高热惊厥患儿30例,搜集病史资料,观察临床表现,予以全面有效治疗.结果:入院体温超过38℃并确诊高热惊厥患儿30例,高热伴发惊厥者占100%,本实验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有效率达96.67%.结论:提高家长及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明确发病诱因,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降低本病发病率,增加临床疗效,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儿高热惊厥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7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中病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肠炎脱水、溃疡性口腔炎是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病因,通过抗炎药物治疗及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及时抢救、良好的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  相似文献   

7.
<正>高热惊厥是指高热(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的不自主收缩、双眼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常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 min,严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1]。本病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5%。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高热惊厥复发患儿28例,经过采取相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晓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63-164
目的:掌握小儿高热惊厥的正确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对2008年04月~2009年04月我科室40例患儿高热惊厥病情进行严密观察,总结护理经验,得其体会。结果:本组40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并未出现并发症,治疗后随访,再次发作患儿5例,余患儿均未再次发作。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安全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吴余琴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115-115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患儿及时采取镇静、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等急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皮肤、口腔、饮食、心理等变化.结果:13例病儿及时有效控制抽搐,呼吸道通畅,治疗效果满意,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急救护理是高热惊厥急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有效应急救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临床工作中救治的69例高热惊厥患儿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救治的69例高热惊厥小儿中有63例在维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吸氧、按压穴位应急处理而没使用镇静止痉药物下2分钟内控制抽搐、全部在应急处理后控制抽搐均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维持生命体征,迅速止痉是小儿高热惊厥急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小儿高热惊厥(Fc)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1].在对此类患儿的救治中,积极预防、控制惊厥的发作对患儿的预后及减轻脑损伤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予以精心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 及手段,提升急救护理水平,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11 年3 月-2012 年3 月我院收治的42 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42 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在精心护理下,全部治愈出院,疗效十分满意.结论:高热惊厥患儿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并给予科学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惊厥是脑功能紊乱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6个月~6岁患儿,尤以3岁以内儿童多见,其发病率为3%~4%,且复发率为30%~40%.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脑损伤、智力障碍甚至癫痫,给小儿与家庭带来极大伤害.因此,及时抢救、积极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罗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43-14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高热惊厥小儿家长进行疾病和护理知识教育,并对患儿进行细心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结果: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了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家庭护理及预后等相关知识。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及时抢救、良好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减少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探讨及时降温对预防高热惊厥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及临床表现,对2012年1~10月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年龄为4个月至6岁的86倒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86例,其中6例转院,80例无复发及并发症,治愈出院;患儿出院后,有10例因家长忽视了体温观察导致惊厥再次发生。结论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对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致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34例高热致惊厥患儿护理资料,通过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密切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迅速控制病情.结果:经精心护理后,34例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未出现病情恶化,均顺利出院.结论:迅速有效降温是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的核心环节,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多数发生在急骤高热(39℃以上)开始后12 h内,复发率较高.小儿高热惊厥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6个月至4岁期间,单纯由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的原因,是非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所致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全身或局部出现暂时的不随意的收缩,儿童患病率3%~4%[1]。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患儿有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19.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多数发生在急骤高热(39℃以上)开始后12h内,复发率较高。小儿高热惊厥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因此,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和控制并采取积极治疗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的作用。及时控制高热惊厥,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的关键。结果:40例患儿均控制了惊厥,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安全送至医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有效地抢救,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对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