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浸润性宫颈鳞癌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云南省少数民族宫颈癌高危因素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05~2006年间经宫颈癌根治术后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其中11例为少数民族,19例为汉族,共计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石蜡标本及切片采用PCR和反向膜杂交技术,分型检测HPV高危致病型。结果30例宫颈鳞癌患者中,28例检测到高危型别HPV的DNA,检出率93.3%,其中最常见的HPV感染型别16、18亚型,复合感染6例;11例少数民族中,以HPV16型感染为主,6例复合感染病例中,少数民族占3例,其中2例16+33,1例16+18,复合感染中,少数民族占27.3%,汉族占15.8%。结论高危型别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复合感染中,少数民族占27.3%,汉族占15.8%,基于少数民族可能存在感染其它高危型别HPV,有必要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宫颈癌HPV高危型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HR,HPV基因型感染与女性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参与石家庄市宫颈筛查的2234例女性患者采用核酸分子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及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对812例HP—HPV感染者中的476例患者进行阴道镜评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感染HPV16/18的女性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的相对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HR-HP~基因型(P〈0.05)。其他HR—HPV基因型感染亦有诱发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发生的可能,在石家庄市女性中HPV52/58感染诱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几率仅次于HPV16/18。结论HPV16/18感染易诱发官颈癌前病变,且可能最终导致细胞鳞癌的发生,其他HR—HPV基因型与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的发生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并进行分析验证,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经病理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及慢性宫颈炎的27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PV16、18型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的感染率。结果 271例患者中,CIN2-3级患者HPV16、18感染率为71.8%,宫颈癌患者HPV16、18感染率为93.7%,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高,HPV16、18感染率逐渐升高。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有密切相关性,对其进行检测可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FHIT、HPV16/18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云  孙袁  杨勤 《贵州医药》2009,33(4):305-307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基因(FHIT)及HPV16/18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组织、5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FHIT基因表达情况和HPV感染情况。结果FHIT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36/50),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16/50),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组P〈0.001。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率为12%(6/50),在宫颈鳞癌组的阳性率为72%(36/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相关分析提示FHIT蛋白缺失与HPV16/18感染无相关关系。结论FHIT基因缺失及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HPV感染与FHIT蛋白缺失异常是导致宫颈鳞癌的两个独立原因。  相似文献   

5.
背景:持续性感染高风险型(hr)人乳头瘤病毒(HPV)会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HPV16和18感染导致了全球约70%的宫颈癌。目的:评价预防性HPV疫苗在青少年和成年女性中的危害及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和HPV16/18感染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宫颈细胞学正常的高危亚型HPV感染人群罹患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风险。方法对395例细胞学正常,高危亚型HPV感染者进一步做阴道镜筛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入选395例研究对象中,发现CINⅠ24例,CINⅡ~Ⅲ41例,宫颈鳞癌1例,阳性发生率为16.7%。其中多重感染(不含16/18)76例,发现CINⅠ8例,CINⅡ~Ⅲ10例,鳞癌1例,阳性率25%;多重感染(含16/18)54例,发现CINⅠ3例,CINⅡ~Ⅲ11例,阳性率25.9%。单一HPV感染(不含16/18)组210例,发生CINⅠ10例,CINⅡ~Ⅲ15例,阳性率11.9%,与亚型58、52、33、31、53密切相关;HPV16/18组55例,发生CINⅠ3例,CINⅡ~Ⅲ15例,阳性率32.7%。结论多重感染与单纯HPV16/18感染引起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风险无显著性差异(P>0.05),需引起重视,单一感染(除16/18)HPV亚型58、52、33、31、53与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密切相关,但显著低于HPV16/18感染组(P<0.05),对初次发现这些亚型单一感染进行组织学检查需结合临床酌情考虑。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仅次于乳腺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50万,中国每年有10万新发病例,约占世界新发病例的1/5。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过程,由正常宫颈上皮向宫颈上皮内瘤变即癌前病变转化,再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在99.7%宫颈鳞癌和94%-100%的宫颈腺癌及腺鳞癌中可发现高危型HPV感染,其中HPV16,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宫颈原位癌(CIS)和子宫颈浸润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子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PCR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感染和MVD在43例宫颈浸润癌(ICC)、15例宫颈原位癌(CIS)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感染和表达情况.结果:在ICC中HPV16/18感染与组织病理学类型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癌细胞浸润转移和癌灶直径大小无关(P>0.05).组织病理学类型为腺癌,其主要为HPV18型感染,组织病理学类型为鳞癌,其主要为HPV16型感染;MVD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及癌细胞浸润转移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MVD有相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VP16/18感染与MVD的表达无相关性.但可为宫颈癌组织病理学来源提供信息.MVD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MVD评价宫颈癌预后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胡敏 《安徽医药》2020,24(12):2439-2442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妇女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及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8月洪湖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382例宫颈病变病人进行研究,其中宫颈癌病人 95例(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病人 135例(癌前病变组)宫颈炎病人 152例(宫颈炎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 HPV检测,比较三组病人 HPV阳性,率、高危 HPV亚型分布、感染类型及高危,HPV亚型分布与宫颈癌临床分,型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 HPV阳性检出率(94.74%、72.59%)高于宫颈炎组(23.03%)(P<0.001)宫颈癌组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P<0.001);宫颈癌组中 HPV16、HPV18、HPV52、HPV59、总 HPV亚型阳性检出率(32.63%、13.6,8%、10.53%、7.37%、80.00%)高于宫颈炎组(6.58%、4.61%、2.63%、0.67%、17.76%)(P<0.001)宫颈癌组总 HPV亚型阳性检出率(80.00%)高于癌前病变组(64.44%)(P<0.001)三组间 HPV16、HPV18、HPV52、 HPV59HPV亚型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病人单一型感染率分、总,高危,别为 94.74%、72.41%,明显高于宫颈炎组(P<0.001);宫颈癌病人 HPV16亚型在鳞癌中阳性检出率最高,不同临床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8亚型在腺癌中阳性检出率最高,不同临床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亚型分布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宫颈病变病人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其中 HPV16、HPV18与宫颈癌临床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进行阴道镜检查存在异常的患者177例,对其进行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分析,观察并比较HPV16型、18型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中,HPV16或18型感染109例(61.6%),HPV16或18型检测阳性率分别在宫颈炎组为40.2%(29/72)、CIN(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组为64.7%(22/34)、CINⅡ级组为69.0%(20/29)、CINⅢ级组为87.9%(29/33)、宫颈癌组为100.0%(9/9)。结论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8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在宫颈炎患者中检出率较低,在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HPV16、18型检出率较高,且上皮内瘤变程度越高HPV16或18检测阳性率越高,值得在宫颈癌筛查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门诊高危人群和宫颈病变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探讨不同HPV亚型感染的致癌性。方法门诊就诊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宫颈病变患者165例,同时行HPV检测,分为宫颈炎60例,低级别病变(CIN1)51例;高级别病变(CIN2、CIN3)46例;宫颈癌(腺癌1例和鳞癌7例)8例。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HPV感染率逐渐上升;165例患者,HPV感染者92例,其中高级别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患者共47例,低级别病变患者有33例HPV阳性,两组感染高危型HPV的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不同宫颈病变感染HPV的优势亚型不同,其中HPV16亚型感染是高危型HPV中影响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与病变性质的关系。方法 :采取D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38例 ,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 (CINⅠ )35例 ,宫颈上皮内中度瘤变 (CINⅡ )27例 ,宫颈上皮内重度瘤变 (CINⅢ )29例 ,宫颈鳞形细胞癌36例和正常生殖道55例。对HPV -DNA进行检测并对HPV感染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尖锐湿疣中 ,HPV -DNA检出率为94.7 %,HPV6和HPV11占其中的86.1 % ,宫颈癌中HPV -DNA检出率为91.6 % ,HPV16和HPV18为主要类型占81.8 % ;而在CINⅠ -CINⅢ中 ,HPV -DNA检出率分别为80 %、77.8 %、82.8 %。CINI中HPV6、11型占67.8 %。而CINⅡ及CINⅢ中 ,HPV16、18分别占52.4 %及79.2 % ;对照组中HPV隐匿感染率为32.7 %。结论 :低危险型HPV6.11主要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CI NI,高危险型HPV如HPV16、18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中、高度瘤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PV16·18型)感染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我院妇产科宫颈疾病筛查中心对2003年1月~2005年6月求诊的20至60岁的已婚妇女6025例进行宫颈疾病诊疗,应用Taqman荧光PCR法定性检测宫颈分泌物HPV16·18型DNA,然后对HPV16·18型DNA阳性的妇女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3550例HPV16·18型DNA阳性,其中慢性宫颈炎2628例(74.1%),子宫颈癌前病变(CINⅠ~Ⅱ级)874例(24.6%),子宫颈癌(包括原位癌)48例(1.4%)。慢性宫颈炎HPV16·18型DNA含量为115±20,子宫颈癌前病变HPV16·18型DNA含量为323±15,子宫颈癌的HPV16·18型DNA含量为625±57。结论Taqman荧光PCR方法可作为检测子宫颈HPV16·18型感染的手段,且可作为宫颈癌前筛查除病理学之外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宫颈癌或是癌前病变患者,其中60例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60例为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将其归为观察组,同时期60例阴道炎宫颈无细胞学改变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与宫颈刮片、免疫组化予以筛查分析,同时还采用达安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对比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结果高危型HPV总阳性率为56.67%,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65%、95%、10%,三组患者的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在高危型HPV感染中以HPV16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别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86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行HPV-DNA检测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分析HPV感染率及其主要基因型别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186例中HPV-DNA阳性率22.0%(41/186),正常或宫颈炎组为3.8%(5/130)、CIN1组为40.0%(10/25)、CIN2-3组为80.0%(20/25)、宫颈癌组为100%(6/6)。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8/18最常见,所检出的型别以HPV16检出率最高。结论①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②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均伴有高危型HPV感染,HPV16最常见。  相似文献   

16.
杨炳  孙丽君  刘经伟  肖渝 《贵州医药》2006,30(10):870-872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HPV(16、18型)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试剂盒对118例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18DNA进行检测,其中鳞癌(SCC)37例、腺癌(AUC)16例、CIN 45例(Ⅰ、Ⅱ、Ⅲ级各15例)及正常宫颈组织(NC)20例。结果(1)在SCC中HPVl6阳性率为75.68%,明显高于CIN(35.56%)、AUC(25%)及NC(5%)(P<0.01,P<0.01,P<0.01);CIN中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NC(P<0.01);(2)AUC中HPV18阳性率为62.50%,明显高于SCC(8.11%)、CIN(4.44%)、及NC(0.00%)(P<0.01,P<0.01,P<0.01);(3)CINⅡ、Ⅲ级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CIN I级(P<0.01,P<0.05);(4)不同分化SCC、AUC相互间HPVl6、18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SCC的发生可能和HPVl6感染有关而AUC发生可能和HPVl8感染有关;(2)HPV16感染可能在CINⅠ发展到CIN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SCC、AUC的细胞分化程度和HPV16、18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妇科门诊筛查出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Ⅲ级)患者418例,宫颈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及浸润癌患者89例,在术前均采用PCR-HPV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宫颈分泌物HPV6,11,16,18型感染情况。结果 418例宫颈CIN患者检出HPV16,18型感染者139例,占33.3%,检出HPV6,11型感染者11例,占2.63%,而89例宫颈癌患者中检出有HPV16,18型感染者45例,占50.6%,检出HPV6,11型感染者2例,占2.2%。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应晓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937-938,I0001
目的检测宫颈细胞病变患者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整合状态,并探讨HPVDNA整合状态与宫颈癌演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HPV16、18E6基因组插入到人类基因组ALU序列中的随机整合片段,对扩增产物电泳后进行定性分析,判定HPV的整合状态。结果观察组82例中HPV16阳性12例,4例为整合状态;HPV18阳性6例,均为非整合状态。对照组100例TCT结果阴性患者中HPV16、18感染各2例,均为非整合状态。两组受试者脱落细胞HPV感染及整合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16、18整合状况与宫颈细胞病变有相关性,且16型与宫颈细胞病变相关性更强。HPVDNA整合可能是宫颈癌演变的早期标志。对HPVDNA整合状态进行检测,可早期预测宫颈癌细胞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检查宫颈组织中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及病情,以了解HPV16/18型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价值.结果 HPV分型检测对于宫颈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结论 HPV的感染对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因此积极控制HPV感染,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薄层液基细胞检测法(TCT)与杂交捕获法(hc2 HPV DNA)联合检测宫颈外口及宫颈管脱落细胞,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和宫颈无细胞学形态改变的对照组高危型HPV感染率。结果总阳性率为42.77%(139/325),对照组、癌前病变(CINⅠ~Ⅲ)组、宫颈癌组阳性率分别为9.38%(12/128)、53.96%(75/139)、89.66%(52/58),3组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9例高危HPV分型,以HPV16型为主,占66.19%(92/139)。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着密切的关系,HPV16是最主要的高危型H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