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危险度的原发性小肠间质瘤(SIST)的MSCT强化表现,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原发性SIST的术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SIST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病理组织学将其分为低危、高危2组,统计分析不同病理分级各期CT值及净增值差异.结果 30例原发性SIST,其中十二指肠5例(16.7%),空肠16例(53.3%),回肠9例(30%),14例为低危组,平均长度(3.8±0.9) cm,16例为高危组,平均长度(7.0±1.4) cm;低危组平扫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净增值、静脉期净增值、延时期净增值与高危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危组动脉期CT值、延时期CT值与高危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有效评估原发性SIST危险度分级,低危组与高危组间质瘤在临床特征与CT强化表现上存在差异,可为临床术前提供分级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的CT征象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CT及病理证实的GST的CT征象,探讨其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结果 106例GST病例中,低危组46例,中危组27例,高危组3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各组GST在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边界、密度、实性部分强化程度、远处转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年龄、性别、瘤体部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大小、形态和生长方式在预测GST恶性风险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ST的CT征象有助于评估GST的危险度分级,肿瘤大小、形态和生长方式可预测GST的恶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IST)的MS CT征象与其危险度评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GIS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21例中,极低危险度3例,低危险度9例,中危险度2例,高危险度7例.CT能明确肿瘤部位.极低危险度和低危险度的GIST肿瘤直径<5 cm,形态规则,腔内生长,密度均匀,强化均匀;中危险度的GIST肿瘤直径>5 cm,形态规则,密度较均匀;高危险度的GIST病灶直径多>5 cm,多呈腔内外生长,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坏死区无强化.结论:CT扫描能清楚显示GIST的发生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密度及生长方式,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MRI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侵袭危险度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诊断和侵袭危险度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的27例GIST患者资料,病理上依据病变大小和有丝分裂率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MR图像分析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平扫信号强度、动态增强表现、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有无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并将MRI上述征象与各侵袭危险组做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 27例GIST中,低危11例,中危6例,高危10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的例数随着低危、中危、高危的顺序而逐渐增多.动态增强检查,27例GIST中22例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呈渐增型,5例呈延迟期轻度流出型,曲线类型在低、中、高危三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GIST的ADC值为(1.127±0.205)x10-3 mm2/s,中危组ADC值为(1.436±0.254)×10-3 mm2/8,低危组ADC值为(1.478±0.344)×10-3 mm2/s,高危组ADC值明显低于中危和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在MRI平扫、增强扫描表现和DWI上ADC值有助于术前诊断和对GIST侵袭危险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在多层螺旋CT(MSCT)检测的表现特征及与肿瘤危险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例资料,单因素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在MSCT检测下的表现特征与危险度关系。结果 26例病例中极低危险组肿瘤4例,低危险组7例,中度危险组8例,高危险组7例。MSCT图像下肿瘤体积、强化方式、周围侵犯下的危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形态、扫描密度及强化程度的危险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MSCT扫描表现下的肿瘤体积、强化方式及周围侵犯能初步判断肿瘤的危险度,对后续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瘤(RLM)、平滑肌肉瘤(RLMS)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征象,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3例RLM均位于腹主动脉旁,呈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密度均匀。7例RLMS中,位于腹膜后左侧3例,右侧3例,中线区1例;其中5例病灶最大径>11cm;4例边界清楚,3例见邻近结构受侵;密度不均匀,坏死囊变多见,其中6例见中心性地图样坏死, 1例伴瘤栓形成。CT三期增强扫描:3例RLM呈均匀渐进性强化,7例RLMS的实性成分呈边缘性不规则厚壁状及分隔样渐进性强化,坏死囊变成分未见强化。结论:腹膜后平滑肌肿瘤CT三期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结合肿瘤的体积、形态、边界、密度、是否伴有中心性地图样坏死、钙化、邻近结构关系及血管受侵等有助于进一步鉴别RLM及RLMS。  相似文献   

7.
小肠间质瘤MSCT征象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MSCT术前评估小肠间质瘤病理危险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的MSCT资料进行分析,其中41例有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SCT 定位准确率 100%.肿块最大横径 1.6~22.5 cm,平均值为10.5 cm;肿瘤形态为类圆形15例、分叶或不规则形37例;边界清晰21例、边界不清31例;CT平扫密度均匀11例、不均匀41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为6例、中度强化11例、显著强化35例;肿瘤与邻近血管关系无影响14例、血管推移22例、血管侵及16例;淋巴结转移0例,肝转移5例.低危组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同中、高危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可对小肠间质瘤生物学行为进行恶性风险度的初步分级,为诊疗计划的制订和预后评估能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对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腹壁外组及腹壁组作比较,重点讨论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对40例43个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术前行CT检查,肿瘤位于腹壁外29个,腹壁14个。结果:腹壁外肿瘤比较特征性的CT征象为肿块较大,肿瘤呈爪样浸润正常肌肉组织,平扫病灶密度均匀。增强后强化,表现为密度大部分均匀呈等或高密度,偏中心数个低密度改变,或密度不均匀,小梁状、条索状改变;或肿瘤均匀等密度。腹壁肿瘤则较小,平扫与增强密度都均匀。CT还能帮助评价肿瘤的侵袭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提高对腹壁及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的认识,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MSCT双期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涛  潘爱珍 《放射学实践》2006,21(10):1036-1038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双期MSCT征象。结果:发生于胃12例,小肠7例,结肠6例。良性9例(胃7例、小肠2例),潜在恶性6例(胃1例、小肠4例,结肠1例),恶性10例(胃4例、小肠1例、结肠5例)。大部分边界清晰、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或内见小片状低密度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无减退,大部分良性病灶强化均匀,恶性病灶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本组患者CT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8%(22/25)。结论:MSCT双期扫描能够反映肿瘤强化特点,可准确显示GIST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鉴别肿瘤良恶性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表现,探讨 CT 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均匀度、有无坏死及临近组织侵袭,以及增强方式,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组织病理学分型中,低、中及高级黏液表皮样癌分别10、7、6例.CT 表现:各腺体部位:7例边界清楚,16例边界不清;9例轮廓规则,14例轮廓不规则;5例密度均匀,18例密度不均匀;9例发生坏死,14例未发生坏死;9例邻近组织受侵,14例邻近组织未受侵;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9例行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结论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多层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CT影像学特征及术前多层CT在预测GISTs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GISTs的术前多层CT和病理诊断资料,并对肿瘤发生部位及各项CT特征(生长方式、强化和瘤内坏死程度)与病理恶性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胃GISTs25例(占63.9%)、小肠12例(占33.3%)及结肠1例(占2.8%)。其中,24例GISTs(66.7%)为高度恶性,12例(33.3%)为低度恶性。CT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肿瘤形态不规则、浸润性生长和严重瘤内坏死更多见于高度恶性胃肠道GISTs(P〈0.05);肿瘤生长部位和强化程度与GISTs的恶性程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GISTs的多层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轮廓、生长方式和坏死程度对预测GISTs恶性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彭泽华  蒲红  白林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21-1124
目的:探讨结肠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方法:回顾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MS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MSCT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①56例患者CT显示肠壁增厚,45例表现为肿块或结节;②25例分化较好的肿瘤呈轻-中度均匀强化,31例分化差的肿瘤呈不均匀强化或分层状强化;③MSCT显示结肠浆膜或/和周围脂肪间隙受侵的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94.64%,阳性预测值97.87%,阴性预测值77.78%;④MS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77.42%,准确度为82.14%,阳性预测值75.86%,阴性预测值88.89%;⑤MSCT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较好(KT=0.864,P=0.000;KN=0.650,P=0.000)。结论:螺旋CT扫描可有效显示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可以准确进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汤敏  曾蒙苏  饶圣祥  鲍伊雯  陈刚   《放射学实践》2010,25(7):772-77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间质瘤(GIST)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间质瘤的CT表现。结果:9例中良性GIST1例,交界性1例,恶性7例(其中6例为中低度恶性)。病灶大小2.5m×3.0cm~10cm×10cm,平均4cm×6cm。MSCT平扫示瘤内出血2例,无出血7例;分叶8例,无分叶1例。增强扫描示病灶周边部不规则环状强化伴中央坏死6例,明显强化但不伴中央坏死3例;9例均表现为门脉期持续强化。胆总管轻度扩张2例,胰管轻度扩张3例。多种后处理方法相结合可清楚显示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解剖结构、病灶的位置、形状、大小及所致胰胆管扩张。结论: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GIST诊断关键是准确定位和肿瘤强化方式,MSCT三维图像重组更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晓岩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0):1441-1442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腺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12例肺腺鳞癌中,周围型9例,中央型3例;肿块直径为(3.3±1.2)cm;均匀密度肿块3例(25%),不均匀密度肿块9例(75%),其中有钙化2例;常见CT征象包括分叶征10例(83%),胸膜凹陷征9例(75%),肿块内坏死7例(58%),厚壁空洞2例(17%),毛刺征9例(75%),2例肿块CT增强扫描,强化程度达(23.5±1.2)HU。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肺腺鳞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有CT扫描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腹腔穿刺和/(或)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17例,重点观察结核性腹膜炎累及腹膜腔、腹膜下间隙及腹膜后间隙的CT表现特征。结果:结核性腹膜炎螺旋CT的主要表现有:①壁腹膜光滑、增厚19例(86.4%),其中均匀增厚17例,局部不规则增厚2例,12例增厚的腹膜有轻度强化;②大网膜增厚16例(72.7%),表现为污迹样增厚10例,结节样增厚4例,饼状增厚2例;③肠系膜受累15例(68.2%),其中10例合并小结节影;④淋巴结增大12例(54.5%),其中6例显示环状强化(27.2%);⑤腹腔积液20例(90.9%),其中11例为少量积液。结论: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SCT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早期综合评估及6个月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均于介入治疗后1周及6个月行MSCT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MSCT延迟扫描将患者分为A、B、C组,分析不同组别的图像特点。结果:36例患者中,早期扫描检出早期灌注缺损(early defect,ED)3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32例,30例表现为心内膜下,2例为透壁性,ED区域CT值(45.32±15.32)HU,明显低于正常心肌。延迟扫描检出孤立性心内膜下晚期增强(late enhancement,LE)18例,心内膜下残余灌注缺损(residual defect,RD)和心外膜下LE 4例,单纯心内膜下RD 12例;LE区域CT值(105.85±16.23)HU,明显高于正常心肌;RD区域CT值(39.24±8.36)HU,明显低于正常心肌。A组ST回落程度(63.2±7.1)%明显高于B、C组,C组(44.3±3.5)%明显高于B组;B组CT梗死容积(13.2±4.1)%明显高于A、C组;B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41.2±7.2)mm3明显高于A、C组。结论: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SCT双期扫描图像表现出不同的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左心室重构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军法  袁建华  蔡学祥  宋琼  徐建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31-1134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DSA及临床随访证实的9例慢性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CT资料,包括平扫、多期增强扫描横断面图像及后处理重组图像,重点分析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以及病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9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发生于脾动脉者4例,位于胰体尾部区域;肠系膜上动脉1例,位于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区;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动脉各2例,位于胰头区域。瘤体直径3.0~6.5cm,平均4.5cm。平扫病灶多呈稍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动脉期瘤体内强化区域略低于或接近同层面主动脉CT值;门脉期接近或高于同层面主动脉CT值,6例延迟期扫描的病灶均呈相对高密度;病灶周边存在无强化区域。9例中3例可显示破口(33%)。结论:MS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慢性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的CT征象,1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其中女性2例(12.5%),男性14例(87.5%).分析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强化程度.结果:16例腮腺腺淋巴瘤共有28个病灶,10例单发(62.5%),单侧多发2例(12.5%),双侧多发4例(25%),病灶中心位于腮腺浅叶后下部20个(71.4%).全部病灶边界清楚,病灶内密度不均匀17(17/28)个,增强后CT值增加的平均值为(38.7±19.5) HU,19个(19/28)病灶内可见小血管进入、包绕或贴边现象.结论: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发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对术前定性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相关的CT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32例均行CT平扫,30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9例低度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8例,胃外1例,其CT表现为<5 cm肿块(9/9),内部密度均匀(9/9),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7/7),与临近结构分界清晰(7/7)。13例(14个病灶)中度恶性发生于胃6例(1例为2个病灶)、胃外7例,CT表现大多数为5~10 cm肿块(14/14),内部密度均匀(8/14)或不均匀(6/14),增强后呈均匀(8/14)或不均匀性强化(6/14),与临近结构分界清晰(9/14)或不清(5/14),转移(1/14)。10例高度恶性发生于胃3例,胃外7例,CT表现为5~10 cm肿块(5/10)或>10 cm肿块(5/10),内部密度不均匀(10/10),增强后呈不均匀性强化(10/10),边缘清晰(6/10)或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4/10)及转移(1/10)。3组在部位及内部结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与临近结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可以在术前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作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