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佛波酯(TPA)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TPA体外培养HL-60细胞, 依据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的变化,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7.2×10-6 mol/L的TPA可使HL-60细胞出现向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形态特征, 随培养时间延长, 可见HL-60细胞核固缩、染色体断裂、凋亡小体形成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TPA处理24 h可使酸性非特异酯酶(α-NAE)的活性和四氮唑蓝(NBT)还原能力显著增强,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梯子”状带纹。TPA处理0、24、48 h凋亡细胞百分数分别为(4.31±1.23)%、(15.10±1.31)%和(23.20±3.36)%,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细胞周期时相、Bcl-2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TPA可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巨噬样细胞分化与凋亡, 且此凋亡过程可能与细胞周期时相、Bcl-2蛋白无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吞噬发光技术(CL)测定RA诱导及未诱导的HL-60细胞的吞噬氧化能力,并与NBT还原反应进行比较,以此作为判定HL-60细胞诱导成熟的一个功能性指标。总结其规律性为:(1)未诱导的HL-60细胞无CL,而RA可以诱导HL-60分化成熟,产生CL。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0~(-6)~10~(-6)M),CL值随着RA浓度增加而增高;(2)在我们所使用不同浓度的RA诱导无换浓培养的HL-60细胞时,其CL值增减规律相同。开始随着诱导时间延长,CL值增加,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也是在第3、4天。还原NBT的细胞的百分比也基本循此规律。不同之处为,第5天CL值下降,而NBT%仍然增高;(3)CL曲线峰值出现的速率随着诱导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加快,即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肿瘤化疗目的在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但相应的毒副作用严重。对肿瘤细胞的分化诱导(逆转)是目前肿瘤化疗的新途径,分化诱导剂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变成或接近正常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人早幼粒性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株是目前公认较为理想的研究分析诱导剂的模型。思文霉素系我国首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ACMB和ACMA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在连续腹腔注射八日剂量为ACM B1.3mg/kg(1/10LD_(50))、0.66mg/kg(1/20LD_(50))和ACM A2.77mg/kg(1/10LD_(50))、1.39mg/kg(1/20LD_(50))时,使ACMB0.66mg/kg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无显著影响,其它三个剂量均使T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谷氨酰胺(Gln)缺乏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原代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18例未经治疗的APL病人外周血中提取APL原代细胞,在无Gln的RPMI1640培养液中补加10%胎牛血清,以活细胞密度5×108/L接种细胞,在37℃,5%CO2和饱和湿度下培养4d,计数活细胞,并收集细胞行Wright-Giemsa、DNA、POX、NAE及NaF抑制试验、墨汁吞噬试验和NBT还原试验等细胞化学染色,于油镜下观察。结果:经4d培养,其活细胞密度为起始活细胞密度的(54.28±4.28)%,而对照组为(108.56±12.27)%(P<0.01);成熟分叶核粒细胞和杆状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缺乏Gln可使APL原代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可使之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6.
ATRA与细胞因子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代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在体外增殖试验中,rhG-CSF或rhTNF均呈现增殖抑制作用,rhGM-CSF或IL-6无明显抑制其增殖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增殖促进作用,本试验浓度条件下,单独ATRA对原代APL细胞表现为对增殖有抑制作用,对正常造血细胞无明显增殖促进或抑制作用,较低浓度ATRA合并上述4种因子对原代APL细胞都表现为增殖抑制作用,其中rhGM-CSF或IL-6合并ATRA比单独ATRA对APL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蝌蚪提取液对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白经修  于静 《解剖学报》1995,26(4):403-405
蝌蚪提取液(T-871)与DMEM培养基按1:50(v/v)混合制成T-871培养基。作为研究分化模型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MEL)培养于T-871培养基中。结果发现T-871诱导MEL发生终末分化,即在其胞质中有血红蛋白合成。用流式细胞仪(FACS-420)分析经T-871培养的MEL,证明其P^53蛋白含量降低。由于P^53蛋白是细胞由G1期转变为S期所必需的,所以本研究认为MEL中P^53蛋白  相似文献   

8.
9.
以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人短型融合蛋白的PML与RARα结合部位的13个氨基酸序列制备合成肽,交联甲状腺球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两株单抗,经鉴定与相关蛋白无交叉反应,说明此融合部位外露,可以制备出针对性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耐长春新碱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VCR)多药耐药(mdr1)的逆转效果。方法:以HL60/VCR细胞为模型,合成正、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HL60/VCR细胞,采用RT-PCR方法、流式细胞术及药敏试验等观察细胞mdr-1mRNA表达、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和对药物长春新碱(VCR)的敏感性。结果: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细胞mdr-1mRNA表达、P-gp表达较正义组及HL60/VCR细胞显著降低,且可明显提高HL60/VCR细胞株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结论:反义寡核苷酸具有逆转HL60/VCR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mdr1mRNA的转录,使P-gp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提高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HGPRT缺失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突变株(HL-60-AR)与小鼠网织红细胞融合所形成的胞质杂交细胞,进行了光镜和电镜的形态学观察。所得结果显示:胞质杂交细胞在短期培养过程中,可见大量细胞呈现核固缩和核偏位,甚至出现排核现象;长期培养的胞质杂交细胞沿不同途径向较成熟的方向分化。本文并讨论了网织红细胞胞质因子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途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M3)中复合型染色体易位与临床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常规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和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3例APL,M3。结果 发现3均有早幼粒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α基因(promyelocyticleukemiageneretinoicacidreceptoragene,PML-RARα)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M3)中复合型染色体易位与临床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常规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和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3例APL,M3。结果发现3例均有早幼粒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α基因(promyelocyticleukemiagene-retinoicacidreceptorαgene,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核型呈复合型易位,除有15和17号染色体易位外还累及了5、11、16、22号多条染色体,并与临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对APL复合型易位的检测和深入研究,对临床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HGPRT~-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突变株细胞(HL-60-AR)接种于裸鼠皮下,能形成实体性白血病肉瘤。肿瘤组织经光镜形态学、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化学、LDH同工酶谱、染色体分析、细胞遗传标记、以及分化性状的检测等多项指标鉴定,均类似于原来体外长期培养的细胞株。移植瘤细胞能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迄今已传至第12代。这个裸鼠人白血病细胞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将为研究人类白血病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分化以及对抗白血病药物治疗的反应,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GS)Rb1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及受体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和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四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细胞生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G-Rb1对细胞的GR蛋白和GRα mRNA的改变。结果:G-Rb1能够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G-Rb1作用后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内GRα mRNA以及GR蛋白表达增加。结论:G-Rb1可上调HL60细胞GRα mRNA及GR蛋白的表达并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以人B淋巴细胞株Raji、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底物检测抗细胞膜DNA抗体(抗cm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以人B淋巴细胞株Raji、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306例SLE患者、192例疾病对照组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抗cmDNA抗体.结果 以人B淋巴细胞株Raji为底物检测抗cmDNA抗体在306例SLE患者中阳性率为72.5%.而在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原发干燥综合征和其他结缔组织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8%、10.0%、13.3%、15.0%.以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底物检测抗cmDNA抗体在306例SLE患者中阳性率为76.1%.而在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原发干燥综合征和其他结缔组织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11.1%、20.0%、22.5%.两种细胞为底物检测抗cmDNA抗体在健康对照组中阳性率均为0.抗cmDNA抗体阳性率在SLE组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以Raji及HL60两种细胞株为底物检测SLE患者抗cmDNA抗体,敏感性分别为72.5%和76.1%,特异性分别为91.7%和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ji及HL60细胞培养、冻存及复苏方法相似,但Raji细胞较HL60细胞更易复苏.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aji细胞比HL60细胞表达效果更好.结论 抗cmDNA抗体是一种诊断阳性率较高的SLE血清学标记物之一.选择Raji细胞株为底物检测SLE患者的抗cmDNA抗体较HL60细胞株更有优势.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ignificance of DNA-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 to cell membrane(cmDNA)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detected with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on human B lymphoma cell line Raji and pmmyelocytic line HL60.Method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both on cell line Raji and HL60 was used to measure anti-cmDNA antibodies in sera of 306 SLE patients.192 patients with other rheumatic diseases and 50 healthy controls.Result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on cell line Raji was used to measure anti-cmDNA antibodies.72.5% SLE and 10.4% other rheumatic diseases were positive for anti-cmDNA,but negative in 50 blood donors(P<0.01).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on cell line HL60 was used to measure anti-cmDNA antibodies,76.1% SLE and 16.7% other rheumatic diseases were positive for anti-cmDNA,but negative in 50 blood donors(P<0.01).The sensitivity of anti-cmDNA were 72.5%and 76.1%,respectively.The specificity of anti-cmDNA was 91.7% and 86.8%,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nsitivity and spocificity(P>0.05).The methods of culture,freeze and resuscitation on the two cells were similar.but cell line Raji was easier to resuscitate than cell line HL60.Observing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e.we find that cmDNA was expressed on the both cells and the staining was stronger on cellline Raji than HL60.Conclusion Anti-cmDNA antibody has high positivity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marker in the diagnosis of SLE.We recommend to measure anti-cmDNA antibodies with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on cell line Raji rather than HL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 5-aza-2d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分化及对膜联蛋白A1/A2(Annexin A1/A2)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方法:瑞氏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5-aza-2dC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法检测药物处理HL-60细胞前后Annexin A1和A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药物处理HL-60细胞前后Annexin A1和A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水平。 结果:5-aza-2dC处理后HL-60细胞的髓系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增强,细胞向成熟分化,且在0.5 μmol/L时其促分化作用最明显;Annexin A1和A2基因在HL-60细胞中低表达,0.5 μmol/L 5-aza-2dC处理HL-60细胞72 h后,Annexin A1和A2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其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5-aza-2dC具有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的作用,Annexin A1和A2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可能与5-aza-2dC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白血病K562细胞在幼牛血去蛋白提取物(deproteinized extract of calf blood,DECB)中的生长情况,探讨DECB对白血病细胞生长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绘制、细胞总蛋白质含量测定、流式细胞术对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DECB组白血病细胞分别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在DECB的培养基中人白血病K562细胞发生一系列形态学改变。不同浓度的DECB组的细胞数量、生长速度、蛋白质含量和细胞增殖指数较阴性对照组相比都显著增加,其中(0.1~1%)DECB对K562细胞的增殖作用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和5%DECB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ECB组细胞数量、生长速度、蛋白质含量、细胞增殖指数均有所下降。在10%CS存在的条件下,加入1%DECB各项指标结果均无显著变化。结论DECB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利于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生长与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6能否诱导M1小鼠急性髓样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有无凋亡发生;RT-PCR及狭缝杂交分析bcl-2家族成员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IL-6诱导M1细胞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后,M1细胞发生凋亡;bcl-2、bcl-XL在IL-6诱导下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IL-6诱导Bcl-2/Bax比例改变,使M1细胞分化后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小鼠红白血病(MEL)细胞分化,系统地分析和鉴定诱导分化不同时间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 DMSO诱导MEL细胞分化,通过联苯胺染色、MTT比色法和Ter119免疫荧光等实验检测细胞分化的比率和细胞的活力,并利用双向电泳耦联质谱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诱导MEL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1.2%DMSO诱导MEL细胞分化,分别培养0h、6h、12h、24h、36h、48h、72h、96h、120h,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共鉴定出87种蛋白质。1.2%DMSO作用MEL细胞120h后,细胞诱导分化率达到67%。MTT实验显示,1.0%、1.2%、1.4%的DMSO对MEL细胞的活力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DMSO对MEL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但无明显地抑制细胞增殖。87种双向电泳差异蛋白质按功能可分为12类,比例最大的前3类分别是:占41%的酶类蛋白、15%的结构蛋白、13%的调节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