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汀类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86例T2DM合并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2DM1组46例,男性30例,女性16例;T2DM2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均给予标准治疗控制血糖、血压等,T2DM2组另外加服他汀类药物,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骨密度(BMD),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T2DM2组TC和LDL-C水平均有所下降,分别为(3.98±1.21/4.68±1.29)mmol/L,(2.29±0.42/2.58±0.52)mmol/L,BMD增加(-2.26±0.27/-2.69±0.17)g/cm2,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T2DM2组TC、LDL-C和BMD与T2DM1组比较分别为(3.98±1.21/5.02±1.19)mmol/L,(2.29±0.42/3.52±0.47)mmol/L,(-2.26±0.27/-3.53±0.43)g/cm2(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发挥其积极有效调脂作用的同时,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提高,可能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9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调节受损患者30例(IGR组),6.1 mmol/L≤空腹血糖(FPG)<7.0 mmol/L和(或)7.8 mmol/L≤餐后2h血糖< 11.1 mmol/L;2型糖尿病患者62例(T2DM组),FPG≥7.0 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1.1 mmol/L.T2DM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31例(F组,BMI≥25 kg/m2)和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31例(NF组,BMI< 25 kg/m2).对照组为31例体检健康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Visfatin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PG,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胰岛素(Fins),计算BMI,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nFPG/Fins).结果 与对照组和IGR组相比,T2DM组血浆Visfatin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IGR组血浆Visfatin明显升高(P<0.01);与NF组相比,F组血浆Visfatin明显升高(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尤其肥胖者血浆Visfatin水平显著升高,Visfatin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106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FPG水平分为三组:正常空腹血糖(NFG)组60例,FPG<5.6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组16例,FPG5.6~7.0mmol/L;糖尿病(DM)组30例,FPG>7.0mmol/L.测量血压和FPG、血脂、肌酐等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1)三组间年龄、冠心病病程、TC、TG、肌酐无统计学差异.自NFG、IFG到DM组,LDL-C逐渐上升,而HDL-C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FPG水平上升,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和弥漫性病变比例增高,T2DM冠心病组发生3支病变较多(P<0.05),发生率为40%.结论 随着FPG上升,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加重,FPG水平升高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T2DM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414例新诊断T2DM患者及143名正常糖耐量(NGT)人群行75 g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分别按照FPG、2 hPG、HbA1c和BMI进行分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糖负荷后30 min净增胰岛素/净增血糖的比值(△I30/△G30)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1).结果 T2DM各亚组FIns随FPG、2 hPG、HbA1 c升高而升高,当FPG≤13.0 mmol/L、2 hPG≤20.0mmol/L、HbA1c≤12.0%时,FIns开始下降;BMI≥25.0 kg/m2亚组FIns[(11.29±4.83) μIU/ml]高于其他组(P<0.05).T2DM各亚组随FPG、2 hPG、HbA1c升高,HOMA-β、△I30/△G30呈进行性下降趋势;BMI≥25 kg/m2亚组HOMA-β、△I30/△G30高于其他两亚组,但均低于NGT组.AUC1随FPG、2 hPG、HbA1 c升高渐升高,当FPG≤13.0 mmol/L、2 hPG≤24.0 mmol/L和HbA1c≤12.0%时开始下降,NGT组高于18.5 kg/m2≤BMI<23.0 kg/m2亚组,低于BMI≥25 kg/m2亚组. 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p细胞功能与高血糖程度密切相关,血糖和HbA1c是简单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非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较肥胖者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胰岛素(INS)水平变化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高血压、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40例,8:00-9:00空腹测量血压、并抽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然后口服75g葡萄糖2h后抽血检测血糖和INS,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定各组间参数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血糖、INS与高血压的交互影响情况。结果单纯高血压[FPG(5.27±0.67)mmol/L,2hPG(6.38±0.66)mmol/L,FINS(21.5±5.7)μIU/mL,2hINS(73.6±28.3)μIU/mL,HOMA-IR(4.9±1.8)]与对照组比较,FP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伴MS组[FPG(5.28±0.65)mmol/L,2hPG(8.78±0.75)mmol/L,FINS(28.0±7.3)μIU/mL,2hINS(129.2±47.1)μIU/mL,HOMA-IR(12.5±5.1)]与对照组比较,全部观察指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血糖、胰岛素与纯高血压组之间无交互现象。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和糖代谢紊乱;单纯高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变化与高血压伴MS者有明确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用胰岛素泵控制老年人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疗效.方法CSII组与MSII组患者各30例,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CSII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MSII组.结果治疗后CSII组空腹血糖、3餐后2h平均血糖(APBG)和睡前血糖[(6.6±1.2)、(8.5±1.5)和(7.0±1.9)mmol/L]均较MSII组[(8.8±2.1)、(9.6±2.2)和(8.6±2.2)mmol/L]下降显著(P<0.05或P<0.01),达到了预期强化控制水平.CSII组空腹血糖达标率(86.7%)显著高于MSII组(23.3%,P<0.01),两组餐后血糖达标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CSII组比MSII组少用胰岛素约15%.结论控制餐后高血糖2种方法同样有效,但CSII控制血糖,尤其是对空腹高血糖更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联合对难治性T2DM(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选定该院收治的难治性T2DM患者78例,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39例,采纳门冬胰岛素30治疗)、研究组(39例,采纳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治疗),比较血糖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bA1c、2 h FPG、FPG水平分别是(6.96±0.41)%、(8.06±0.84)mmol/L、(5.06±0.41)mmol/L;对照组治疗后(7.31±0.63)%、(9.16±1.14)mmol/L、(6.98±1.14)mmol/L(P0.05)。研究组治疗后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7.95%)(P0.05)。结论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可有效降低难治性T2DM患者血糖,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发病24 h内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 338例。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检测患者的FPG、餐后2 h血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根据患者入院FPG水平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FPG<6.1 mmol/L, 且无糖尿病病史, 1 507例), FPG受损组(6.1 mmol/L≤FPG<7.0 mmol/L, 1 002例), 糖尿病组(FPG≥7.0 mmol/L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829例)。根据NIHS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DM)主要的致病机制之一。2002年以来,我们对初发2型DM患者检测血浆抵抗素(R)水平,并与单纯肥胖人群比较,以探讨R在2型DM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临床资料:根据1998年WHO新的DM诊断标准,选择初发未经治疗的2型DM患者60例,按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将入选患者分组。A组30例(BMI<25),年龄(43.6±6.9)岁;B组30例(BMI≥25),年龄(44.8±7.1)岁。对照组C组为BMI≥25的单纯肥胖者30例,年龄(41.2±7.8)岁,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糖尿病 (DM )并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前后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118例患者 ,其中DM并CHD(DM组 ) 2 2例 ,同期非DM并CHD(对照组 ) 96例的术前准备、手术类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DM组平均年龄 (5 9.8± 9.3)岁 ,女性 7例 (31.8% ,P<0 .0 5 ) ;体外循环阻断时间 (92 .0± 4 0 .9)min ,冠状动脉病变远端细小 8例 (36 .4 % ,P <0 .0 5 ) ;术前血糖 (6 .4±1.1)mmol/L ,术中血糖 (16 .1± 2 .3)mmol/L ,术后当天初测血糖 (17.5± 4 .4 )mmol/L ,予静脉推注胰岛素 ,次晨空腹血糖 (11.6± 2 .8)mmol/L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7例 ,伤口愈合不良 5例 ,口腔溃疡 5例 ,6个月内复发心绞痛 3例 ,与对照组比较 ,均P <0 .0 5。结论 :DM并CHD患者行CABG病情复杂 ,围术期处理应采取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基因54A/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136例,正常对照组112例.利用PCR、HhaI内切酶酶切、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各组IFABP基因型;血清脂质指标的检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54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3,P>0.05).在T2DM组,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比较,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TG明显升高(1.52±0.67 vs 1.29±0.48 mmol/L,P<0.05),HDL-C、Apo-A1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0.20 vs 1.17±0.30 mmol/L,P>0.05;1.56±0.13 vs 1.60±0.15 g/L,P>0.05).结论 IFABP基因A54T突变可能是促进T2DM患者心血管病变进程的一个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糖及血糖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记录入院72h内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性以及并发症等情况。通过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0~1分为预后良好组70例,2~6分为预后不良组10例。患者根据平均血糖水平分为A组20例(7.8 mmol/L),B组41例(7.8~11.1mmol/L),C组19例(11.1mmol/L),根据血糖变异性分为E组15例(15%),F组27例(15%~30%),G组21例(31%~50%),H组17例(50%)4组,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0d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以及血糖变异性明显降低[(9.56±2.16)mmol/L vs(14.87±2.69)mmol/L,(2.02±0.76)mmol/L vs(5.03±2.01)mmol/L,(21.52±7.16)%vs(32.58±6.81)%,P0.05,P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90d病死率和NI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F组、G组、H组90d病死率和NI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糖水平、血糖变异性大均可提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不良,但血糖变异性对不良事件发生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溶栓前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7.8 mmol/L,n=49),血糖偏高组(7.8~11.1 mmol/L,n=42),高血糖组(血糖11.1 mmol/L,n=27)。采用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和预后不良组(n=47)。分析影响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比较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rt-PA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伴有糖尿病、溶栓后2 h及24 h收缩压。(2)血糖偏高组和高血糖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溶栓前血糖≥7.8 mmol/L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较差,血糖水平是影响静脉rt-PA溶栓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糖水平与胰岛素释放的关系,以了解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46例T2DM患者精氨酸刺激后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水平的变化。以胰岛素抵抗(IR)指数作为估测IR的简易参数,并比较T2DM患者在不同FPG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减退的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T2DM主要表现为IR伴胰岛素分泌不足。(2)比较不同FPG水平T2DM人群中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减退的检出率:当FPG≥11mmol/L时其检出率明显增加,提示高浓度葡萄糖抑制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阈值可能在11mmol/L左右。结论葡萄糖毒性作用干扰对β细胞分泌功能的判断,因此,在临床上将T2DM患者的FPG控制在11mmol/L以下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能较为确切地反映其真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随诊期间血糖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0个月,计算随诊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监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结果随诊前基线平均HbA1c(7.62±1.31)%、FPG(7.83±1.22)mmol/L,随诊结束时平均HbA1c(7.13±1.15)%,FPG(7.21±1.24)mmol/L,随诊结束时血糖水平有所下降,血糖达标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诊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共24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6例,缺血性脑卒中3例,TIA 5例。随诊间HbA1c、FPG变异性和平均HbA1c、FPG水平均能够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P0.01)。结论随诊间血糖变异性较平均血糖水平更能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且随诊间血糖变异性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不依赖于平均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残粒样微粒胆固醇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残粒样微粒胆固醇(RLP C)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血清RLP C浓度用免疫分离法测定,同时测定血浆α 颗粒膜蛋白 (GMP140)和血清一氧化氮(NO)。尿 24h微量白蛋白用放免法测定,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将其分为 3组。结果96例 2型DM患者RLP C与 44例正常对照 (NC)比较显著升高〔(0. 281±0. 162)mmol/Lvs(0. 193±0. 125)mmol/L,P<0. 01〕,且 2型DM患者D1 组 (UAER<20μg/min)、D2 组 (UAER20 ~200μg/min)和D3 组(UAER>200μg/min)相比,RLP C浓度依次显著增加〔( 0. 225±0. 145 )mmol/L, ( 0. 292±0. 181 )mmol/L, (0. 363±0. 192)mmol/L〕。D2 和D3 组GMP140浓度显著高于D1 和NC组(均P<0. 01),NC组和D1 组NO均显著高于D2 和D3 组 (均P<0. 01)。RLP C与NO呈高度负相关 (r=-0. 75,P<0. 01 ),与UAER和GMP140呈高度正相关(r=0. 78和r=0. 81,均P<0. 01),NO与GMP140浓度呈高度负相关 (r=-0. 78,P<0. 01)。结论 RLP C浓度在 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DN的 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RLP C在DN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致病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和活化血小板所致。  相似文献   

17.
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老年AMI后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01例不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根据入院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分成3组.A组55例,血糖正常(≤6.1mmol/L).(2)B组21例,血糖介于6.1与8.0mmol/L之间.(3)C组25例,血糖≥8.0mmol/L.对3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组梗死部位无差异,P>0.05.B组,C组心衰发生率较A组高,P<0.05.C组心源性休克,死亡率较A组高,P<0.05.死亡组血糖水平高于存活组(8.1±3.1mmol/L vs6.6±2 1mmol/L,P<0.01).结论老年AMI伴应激性高血糖心衰发生率高,当血糖≥8.0mmol/L时,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亦增加,AMI后应激性高血糖提示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1]。T2DM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据报道,T2DM病人的缺血性卒中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6倍,卒中复发风险也更高[2]。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病人的急性期FPG水平持续高于11. 11 mmol/L与脑梗死面积扩大和临床预后差相关,提示血糖管理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治疗的重要内容[3]。关于住  相似文献   

19.
5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NPH配合OAD治疗组)26例,B组(Glorrgine联合平平唐苹治疗组)28例。按照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血糖值:6.0mmol/L≤空腹血糖(FPG)≤7.5mmol/L,7.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h2PG)≤10.0mmol/L。治疗时间12周。结果:两组FPG、h2P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A组BMI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Glargine联合唐苹能更好的控制老年T2DM人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其他组,是老年T2DM患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肝硬变患者胰高糖素负荷的血糖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肝硬变患者对胰高糖素负荷后的血糖反应能力.方法38例肝硬变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为A级(10例)、B级(14例)及C级(14例)三个亚组.1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静卧,套管针肘静脉穿刺并固定,15min后采集基础血糖标本,即按每公斤体重2.5μg胰高糖素快速静脉注射(30s内),分别于注射后5,10,15,30及45min采集血糖标本.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基础血糖,肝硬变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胰高糖素负荷后5min血糖开始升高,15min~30min达高峰,多数达峰时间为30min肝硬变各组的血糖反应曲线均低于对照组,且肝硬变严重程度愈重,血糖反应曲线愈低.峰值血糖浓度,肝硬变总体(5.71±0.75)mmol/L、A级(6.25±0.48)mmol/L、B级(5.84±0.60)mmol/L及C级(5.11±0.67)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28±0.89)mmol/L(P<0.001~0.05);肝硬变各亚组间比较,峰值血糖浓度随肝硬变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01~0.05).结论肝硬变患者对胰高糖素负荷的血糖反应能力减弱,并随肝硬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