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以外阴的奇痒灼痛,病变区域皮肤和粘膜色素减退或发白,皮肤粗糙、破裂和破溃等皮肤变化为特点。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300-1/1000。该病的确切病因至今不明,治疗尚无良策。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性生活。  相似文献   

2.
外阴白色病变(white lesions of vulva)又称为外阴营养不良(vulvar dystrophies),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外阴瘙痒是该病的最主要症状,另外以病变区域皮肤和黏膜色素减退或发白,皮肤粗糙、皲裂、萎缩及变薄等变化为特征。该病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亦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多采用激素、中药等局部用药或局部激光等治疗,虽可一定程度改善症状,但  相似文献   

3.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以外阴奇痒、破溃、剧痛、皮肤变化为特征,治疗困难,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国外统计其发病率为1/300—1/1000,占外阴疾病的50%。该病从幼年到老年均可发病,高峰年龄在50岁左右。外阴白色病变为慢性过程,病程长者可达数十年。现就其病因、病理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吴佩 《社区卫生保健》2010,(3):219-219,222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疾病,研究表明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在真皮层,表皮的病变是继发的。至今国内外对其病因的研究尚未彻底解决,因而是妇产科常见的难治之症。微波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技术,自2005年起我科采用微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尹航  武昕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1221-1222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VEGF在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6.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外阴白斑,是女性会阴部皮肤粘膜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及色素减退,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妇科门诊对72例患者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实行聚焦超声治疗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72例,症状及细胞学检查均符合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新的分类标准,其中鳞状上皮增生型34例,硬化苔藓型26例,  相似文献   

7.
外阴白色癌变系指一沮女明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既往被称为外阴白斑,现根据国际外阴疾病研究机构(ISSVD)的意见,统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我们从1987年开始运用复方5-FU注射作治疗本病66例,同时观察其局部的临床改变,证明其近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外阴上皮内非瘤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vulva,NNEDV)难治疗易复发的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neu和p16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外阴白色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以了解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和治疗机制。方法选择煤炭总医院妇产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NNEDV组织36份为研究组,其中硬化性苔癣(lichen sclerosus,LS)10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squamous hyperplasia,SH)18例,SH合并LS 8例;另选择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者标本12份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ER-2/neu和p16蛋白质的表达,并分析其与NNEDV发病的关系。结果发现p16表达率在正常外阴皮肤为25%,高于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和SH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和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外阴皮肤组织HER-2/neu蛋白表达率为8.3%,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为55.5%,明显高于正常外阴者(P0.05)。LS和SH组织中,HER-2/neu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和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癌基因HER-2/neu和抑癌基因p16是调控细胞增殖周期进程的重要因子,其突变或缺失可能导致蛋白异常表达。它们参与了外阴异常增殖过程,在NNEDV甚至外阴上皮内瘤变及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群中偶可见到患有白癜风的病人,其表现是局部皮肤发白,色素减退,但其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却与正常皮肤没有什么区别。此病好发于全身的各个部位,甚至妇女的外阴处。在妇女外阴部皮肤粘膜外,还有一种和白癜风相类似、也表现为白色斑块的疾病。这种病是由于妇女外阴的皮肤粘膜发生慢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变性和色素改变的上皮性疾病,是妇女外阴部特有的病变,绝不能和外阴白癜风相混淆。以往人们笼统地称之为“外阴白斑”,现在已经改名为“外阴白色病变”或“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由于其发生的部位隐蔽,较难发现,或发现了却不愿意公…  相似文献   

10.
外阴白色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国外统计其发病率为1/300—1/1000,占外阴疾病的50%。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病因说法不一,Kanfmant认为本病是由于环境、遗传、代谢因素和过敏体质所致器官或组织结构和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皮肤肥厚、增生、萎缩等变化。一般认为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在真皮层。目前国内针对此病的治疗方法各异.本文就其病因、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外阴瘙痒并无创逆转皮肤肥厚和苔藓样改变的方法.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外阴交替涂抹醋酸氟轻松软膏及克霉唑软膏,治疗组外阴用微生态调节剂水溶液冲洗后,ATP光照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54.29%,治疗组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4,P<0.05),经延长治疗后治疗组外阴瘙痒全部治愈.结论 ATP光可以通过给病变皮肤黏膜提供能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致炎因子,改善瘙痒症状,使增厚和苔藓样改变的皮肤恢复正常厚度及弹性,使脱色的皮肤色素沉着,治疗伴有皮肤病变的外阴瘙痒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春林  杜建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451-1453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硬化性苔藓两种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过去称外阴色素减退疾病,是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由外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症状是外阴奇痒难忍,并易发生皲裂和溃疡,患者常不能忍受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站自2004年7月~2005年2月采用波姆红外光治疗了外阴白色病变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外阴白色病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外阴局部皮肤的病变。大量研究显示,自身免疫可能与该病发病密切有关,其他可能性相关因素还包括遗传、感染、激素、代谢等,但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定论。目前尚没有能彻底治愈该疾病的方法,局部使用抑制剂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外阴白色病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外阴局部皮肤的病变.大量研究显示,自身免疫可能与该病发病密切有关,其他可能性相关因素还包括遗传、感染、激素、代谢等,但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定论.目前尚没有能彻底治愈该疾病的方法,局部使用抑制剂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付晓涛 《职业与健康》2007,23(10):842-842
外阴硬化性苔癣(VLS)是以皮肤萎缩变薄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又称外阴营养不良),主要发生在外阴及肛周皮肤,VLS病因不明,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性交痛及外阴烧灼感,少数无明显瘙痒症状。体检发现外阴萎缩,表现为小阴唇变小甚至消失,大阴唇变薄,阴蒂萎缩而阴蒂包皮相对过长,外阴皮肤变白、发亮、皱缩、失去弹性、常伴有皱裂及脱皮。治疗较为困难,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若。为攻克这一顽症,我们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超声监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观察3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聚焦超声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局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瘙痒症状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达94.7%。治疗后局部皮肤的表皮完整,真皮组织有一过性的充血、水肿,水肿的高峰期在治疗后的24~48 h,以后逐渐消退,至治疗后7~10天恢复正常。治疗后l个月复查,外阴白色病变部位的皮肤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并有色素沉着,局部表皮保持完整。聚焦超声治疗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表皮及真皮层组织结构均逐渐恢复正常,基底层细胞色素沉积,真皮内的微血管明显增多,且管腔形态正常,浸润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阴局部封闭联合长强穴封闭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收治外阴营养不良患者35例,随机分为封闭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通过对控制外阴瘙痒程度和改善皮肤黏膜形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封闭组20例的外阴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患处皮肤黏膜不同程度的恢复正常,显效率达95%。不同病理类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方法显效快,患者能坚持治疗。结论外阴局部封闭联合长强穴封闭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疗效明显,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群中偶可见到患有白癜风的病人,其表现是局部皮肤发白,色素减退,但其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却与正常皮肤没有什么区别。白癜风好发于全身的各个部位,甚至妇女的外阴处。在妇女外阴皮肤粘膜外,还有一种和白癜风相类似,并且需要与之鉴别诊断,也表现为白色斑块的疾病。这种病是由于妇女外阴的皮肤粘膜发生慢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变性和色素改变的上皮性疾病,是妇女外阴特有的病变,绝不能和外阴白癜风相混淆。以往笼统地称之为  相似文献   

20.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洁 《工企医刊》2006,19(6):63-63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外阴奇痒、灼痛,病变区域皮肤色素减退或发白,皮肤粗糙增厚、变薄、皲裂及溃疡,严重者出现外阴萎缩,后联合紧,阴道口狭小,弹性消失,直接影响排尿和性生活。且病程长,恶变机会多。其病因不明,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