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骨折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传统的护理措施,对比其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栓预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血栓(DVT)指在深静脉内血液非正常地凝结,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骨科手术后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对骨科术后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恢复良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参考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参考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2%,参考组满意率为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有效降低发生率,确保产妇健康恢复,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便减少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妇科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0例,其中440例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40例应用传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45%,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73%,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体位、凝血功能、术后护理以及患者年龄、合并症等都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96例产妇分到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观察组产妇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2.08%(1/48)、8.33%(4/48),经χ2检验,P <0.05。结论在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陆芦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48-649
目的为了防止妇科老年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及以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及术后健康教育。结果妇科老年术后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围手术期做好健康宣教,术后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能大大提高患者的预后及以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越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24-12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224例,对其术前危险因素评估,合理预防与护理,饮食指导,观察下肢静脉血栓早期症状、体征并给予治疗及护理。结果:224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高危因素168例,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6例,下肢静脉血栓危险因素主要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压痛,通过给予抗凝、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病情、功能锻炼,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愈后良好,1例手术治疗。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危险因素、积极预防、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给予抗凝溶栓治疗,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经xz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0.27%(15/5 616),阴式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90%(3/333),仰卧位手术发生率为0.09%(12/13 333),15例均行彩超检查证实为静脉血栓,经抗凝、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妇科手术后应积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旦发生应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11.
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1990—01—1998—12共行妇科手术1682例,其中22例并发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现就2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后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是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DVT后若未得到及时诊治可导致患肢致残,严重者血栓脱落可并发致命的肺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室干预性护理防止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时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对比两组下肢临床表现,下肢血流速度与下肢静脉血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下肢疼痛、肿胀及浅静脉曲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血流速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4.62%低于对照组24.00%,且血栓直径远小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9.23%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手术室干预性护理防止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且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骨科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这期间,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130例手术患者,按照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下加用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3.08%,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12.31%、13.85%(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25±2.53)d,明显短于对比组患者的(15.32±3.45)d(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92%,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的84.62%(P<0.05)。结论骨科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系指血液在高凝状态和血流滞缓下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该病是与妊娠有关的严重血管性疾病,剖宫产后较易并发,现将我院剖宫产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静脉血栓(DVT)是妇科肿瘤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是术后.由于血栓形成引起肺栓塞及下肢的功能障碍,所以对于妇科肿瘤术后DVT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现将20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的多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可导致肺梗塞,威胁生命或发生后遗症影响下肢功能.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变得较为常见.早期预防及诊治对DVT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对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排序将选取的6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患者提供常规基础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内首次下床活动率达到了96.88%,而对照组只有75.00%。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是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恢复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3例,均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治愈36例,好转7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护理满意率为95.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主要为静脉内膜受损、血液高凝及血液滞缓等,在发病后应积极展开对症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