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便减少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妇科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0例,其中440例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40例应用传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45%,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73%,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体位、凝血功能、术后护理以及患者年龄、合并症等都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使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95例行妇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后预防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采用常规腿部按摩加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  相似文献   

3.
王颖 《首都医药》2014,(2):49-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3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8例和实验组1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10天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天内,实验组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实验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有很多,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科室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采用循证护理将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术后出现的下肢不适、静脉血栓发生率,测定两组患者静脉流速。结果对两组患者下肢疼痛、肿胀或功能障碍等下肢不适现象进行统计,观察组出现下肢不适15例包括疼痛患者5例,下肢肿胀患者8例,下肢功能障碍患者2例,对照组出现下肢不适38例,下肢疼痛患者18例,下肢肿胀患者15例,下肢功能障碍患者5例,对比两组结果,P <0.05,统计学差异显著;静脉血栓检出方面,观察组患者检出静脉血栓4例,其中低危患者1例,中危患者2例,高危患者1例,检出率为2.87%,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栓检出11例,其中低危患者2例,中危患者7例,高危患者2例,检出率为7.64%。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检出,P <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妇科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相关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是妇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合理的基础治疗辅以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马嬿琼  汤文娟 《贵州医药》2021,45(1):144-14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 21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n= 210)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液相关指标(PLT、D-D2)、生活自理能力(ADL)、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7d,观察组PL...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预见性护理用于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 V T)的效果,避免与D V T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方法将本院自行设计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妇科肿瘤开腹术患者,预防术后D V T,观察组1 2 1例按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对照组122例按妇科肿瘤术后常规护理程序护理,评价两组下肢静脉血流情况及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缓慢10例(8.3%),均未产生DVT。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流缓慢92例(75.4%),DVT 6例(4.9%)。两组下肢静脉血流缓慢、D V 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能有效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下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指导、患肢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静脉护理、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中药封包进行熨烫患肢。结果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0例,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在下肢术后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钟华兰  刘琼  付秋华  谢炉燕  易娜 《江西医药》2021,56(8):1144-1146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预防高龄患者妇科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兴国县人民医院妇科在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龄恶性肿瘤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术后常规干预;观察组50例,在血栓弹力图监测下,筛查出高危患者使用间歇性气囊加压和梯度压力袜,必要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中危者穿弹力袜;同时行主被动物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危患者干预后R、K值高于干预前,α角、MA、CI值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在高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的应用,指导临床治疗,以此减少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钟华兰  刘琼  付秋华  谢炉燕  易娜 《江西医药》2021,56(8):1144-1146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预防高龄患者妇科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兴国县人民医院妇科在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龄恶性肿瘤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术后常规干预;观察组50例,在血栓弹力图监测下,筛查出高危患者使用间歇性气囊加压和梯度压力袜,必要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中危者穿弹力袜;同时行主被动物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危患者干预后R、K值高于干预前,α角、MA、CI值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在高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的应用,指导临床治疗,以此减少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以2008年1月-2009年4月3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5月-2011年12月611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手工按摩方式,干预组采用气压治疗仪预防。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显效率为99.2%,对照组为9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82%低于对照组的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压治疗仪可有效预防下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96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68%,对照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6%,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 E D V T)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2629例为观察对象,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前9个月收治的1292例为对照组,干预措施实施后的133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即术前口头宣教术后早活动的必要性及好处,术后督促患者勤翻身、早活动。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LE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337例发生LEDVT 3例(0.22%),对照组发生12例(0.93%),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各指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P<0.05);观察组护理后PT、TT、APTT、Fg、IN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知识宣教、术后运动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措施等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疗法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3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150例术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并加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观察组15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加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并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0,P=0.014<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药物干预并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院实施骨科手术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术后无预防处理)和观察组(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每组各60例,对两组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合并软组织损伤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分析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高龄、糖尿病是骨科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干预护理等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预防,并观察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孕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术后下肢活动与体位活动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方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疼痛度等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极大预防了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栓压力泵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抗栓压力泵,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嘱家属经常按摩患者双下肢。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达99.38%,对照组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栓压力泵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