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甲射频消融术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鼻窦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4%(75/7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1%(64/7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13%,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甲射频消融术能有效的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2):215-2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后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患者术毕1周后给予生理盐水灌洗鼻腔;试验组患者术毕1周后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利用光镜和电镜对鼻腔黏膜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腔黏膜病理性腺体增生及黏膜水肿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鼻腔黏膜修复时间(3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后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修复鼻腔黏膜的超微结构,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400例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0%,高于对照组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其临床疗效显著,更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与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并有手术指征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参照Messerklinger术式单行鼻内镜手术;观察组在行Messerklinger式鼻内镜手术后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每日2次,每次每侧鼻腔各1喷,持续使用3个月后改为每日1次,每次每侧鼻腔各1喷。评定疗效并观察手术后复发、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至1年,观察组60例患者的鼻内镜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00.00%),2例(3.33%)复发,4例(6.67%)出现并发症,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咽喉部刺激症状,无一例患者发生口腔真菌感染、速发或迟发变态反应等不良反应。对照组60例患者中,15例(25.00%)无效,15例(25.00%)复发,14例(23.33%)出现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更低。结论:鼻内镜手术与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肯定,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局部用药避免了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中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2组,2组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06%、8.82%、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73%、30.30%、6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中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整理鼻内镜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8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对患者病症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蔚 《中国医药科学》2014,(8):167-168,19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239-241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8例,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治疗,对照组采用鼻窦冲洗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鼻纤毛传输功能及鼻通气总阻力,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7.9%,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鼻纤毛传输速度及通气总阻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鼻纤毛传输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通气总阻力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为3.4%,对照组复发率为22.4%,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诊治的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作研究样本,依照随机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45)在鼻内镜术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照组(n=45)术后应用生理盐水予以鼻腔灌洗,对比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临床症状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减轻鼻塞、鼻痒、喷嚏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00年8月至2014年3月诊治的10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常规鼻息肉摘除手术治疗,研究组予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较为彻底的清除病变组织,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9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行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黏膜恢复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5.5±0.5)d、黏膜恢复时间(5.2±1.1)d、鼻腔恢复通气时间(4.9±0.5)d、手术时间(46.8±6.6)min均短于对照组的(8.1±0.9)d、(7.6±1.9)d、(6.1±1.0)d、(55.0±7.2)min,术中出血量(14.0±7.2)ml少于对照组的(25.7±7.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1):196-197
目的:评价小剂量克拉霉素片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克拉霉素片(0.25 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鼻-鼻窦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克拉霉素片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其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较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方法指导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麻醉后利用0°广角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鼻窦炎手术治疗。结果 65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所有患者均于6个月内鼻腔手术部位实现黏膜上皮化。结论应用鼻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理想方法,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8例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28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患者痊愈23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鼻内镜治疗74例(内镜组)和传统手术治疗6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内镜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患者疗效显著优于Ⅲ型(P<0.05),Ⅰ型和Ⅱ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1):198-199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和术腔黏膜上皮化率、上皮化平均复常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术腔黏膜上皮化率、上皮化平均复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患者的效果较好,优于单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术式结合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5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1例)及实验组(8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实验组给予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术式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无效率为0.0%、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术式结合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还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讨论鼻内镜应用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治疗的8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方法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方法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具有着不易复发、痛苦小及创伤小等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入组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随机将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应用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实施布地奈德喷鼻治疗,观察组实施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鼻内镜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鼻内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用药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推荐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