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一种新的分离、提取技术,具有低温下提取、没有残留溶剂和可以选择性分离等特点,在医药、食品、香料等工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SFE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的概况,并提出了SFE技术工业化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手性药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武洁  冯芳 《药学进展》2004,28(7):300-304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色谱在手性药物分离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分离的分离方式、色谱装置及操作条件。超临界流体色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色谱分离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弥补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在手性药物分离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提取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生物碱、萜类和挥发油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这四种成分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传统萃取技术相比,评价其提取成效。结果SFE技术用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无论是提取效率,还是提取时间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提取方法。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天然药物中黄酮、糖甘类化合物、生物碱、萜类、挥发油等有效成分,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张忠义邹恒琴黄昌全汤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广州510282)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物理萃取技术。人们都知道在较低温度下,当不...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中磷脂成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建立超临界流体萃取(SFE)中药何首乌中的磷脂类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系统观察法考察了SFE的提取工艺,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测定。结果:在SFE中,通过对萃取条件的考察,确定萃取压力为31.5 MPa,温度50℃,改性剂加入量0.6 mL.g-1,静态萃取时间5 min及动态萃取体积7 mL。在HPLC中,以Waters Symmetry C18为固定相,甲醇—1.0%磷酸溶液(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6 nm。结论:SFE-HPLC法测定何首乌中的磷脂类成分,为何首乌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研究基础、工艺原理与技术特点,以及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撮以厚朴药材中厚朴酚,和厚朴酚。从压力,温度,改性剂等多方面探索了萃取的最佳条件,并用大孔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证明:该法简便快速,萃取完全,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郑卫 《海峡药学》2006,18(3):191-194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该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东海风藤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广东海风藤的脂溶性部位,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从广东海风藤超临界萃取物中共分离出2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5个化合物,占萃取物总量的78.33%,主要为T-杜松醇(18.195%)、8-杜松烯(11.485%)、α-没药醇(8.304%)和瓦伦烯(6.672%).结论 广东海风藤的挥发油提取物中主要含有萜烯和萜醇.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觉奋  胡斌 《药学进展》1992,16(3):137-140
  相似文献   

12.
丁玉峰  方淑贤 《中国药师》2003,6(12):763-765
3 CO2 SFE的设备及工艺流程CO2 SFE设备由萃取釜和分离釜以及CO2 气瓶、高压泵、加热器、冷凝器、热交换器等组成。设备规模由萃取釜的多少及萃取釜的容量大小决定。萃取釜一般 1~ 4个组成 ,有的设备多达 6个 ;萃取的容量有10 0~ 4 0 0 0L不等 ,实验室使用的装置容量更小些。使用多大规模的设备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CO2 SFE的工艺流程是根据不同的萃取对象和为达到的不同要求而设置的。其基本流程是由萃取段 (溶质由被萃取物转移至CO2 流体 )和解析段(溶质与CO2 分离及不同溶质间的分离 )组成。由于被萃取物的固有性质 (如热…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颇有前途的分离方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本文主要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天然产物萃取、分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缪海均  柳正良  李云华 《药学学报》1997,32(12):928-930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提取中药牡丹皮及其成方制剂中丹皮酚,以氯仿作改性剂,在温度90℃,压力28MPa下,二氧化碳动态萃取体积3ml;静态萃取时间5min。此法简便快速,萃取完全。用大孔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作含量监测,结果:相关性好(γ=0.9999),中药与制剂的回收率分别为97.8%,RSD=2.35%(n=3);100.3%,RSD=1.89%(n=3)。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流体萃取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提取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方法采用95%乙醇作夹带剂,运用超临界流体的萃取工艺,含量测定时,在Water-C18柱上,以乙腈-水(43∶5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0 nm,柱温40℃.结果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标准曲线在0.024~0.120 μg(r=0.9994)和0.026~0.130 μg(r=0.9995)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RSD=1.58)和101.7%(RSD=1.79%). 结论采用SFE萃取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提取工艺速度快,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精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宁  宋明丽 《辽宁医药》2008,23(1):23-26
本文简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萃取过程和技术特点,以及在现代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武  李荣凌  辛焰  艾俊哲  梅平 《中国药师》2003,6(4):238-240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supercriticalfluidextrac tion简称SFE)是以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 (CO2 ,H2 O ,N2 O ,N2 ,低链烃等 )为溶剂 ,利用该状态下的流体所具有的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性和低粘度 ,又兼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与传统的萃取法相比 ,SFE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 ,提取率高 ,产物无溶剂残留、节能、实用性强等优点。SFE技术在医药、香料、食品、冶金、石油化工、环保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以最有效、最安全和最经济的CO2 S…  相似文献   

18.
徐莉扬  徐琳 《辽宁医药》2008,23(1):26-29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显著影响而进行萃取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分析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原理、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它在茶叶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玉峰  方淑贤 《中国药师》2003,6(11):693-695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技术是一项新型分离、提取技术。早在1879年,英国的Hannay和Hogarth就报道了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F)具有显著溶解能力的特殊物理现象。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Todd和Elgin从理论上提出应用SFE进行工业化分离的可能性。1962年Zosel经过大量基础研究掌握了SF作为分离介质的普遍规律。此后,SFE技术的开发研究便蓬勃兴起。20世纪7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开始将SFE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范围涉及到化学、食品、香料、石油、化工、医药工业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20.
南瓜籽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亚 《中国药业》2009,18(23):31-32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艺,为开发南瓜籽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过程中物料粒度、物料含水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确定的较佳提取工艺是将南瓜籽粉碎成粗粉,物料含水量控制在3%~4%,萃取压力22~25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由钢瓶决定,一般控制在14~17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