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栓塞是内源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其中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愈来愈多的资料表明,肺栓塞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我国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且误诊率高,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在基层医院,由于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和(或)诊断技术应用不当,误漏诊现象更明显。自我院2003年引进螺旋CT以后,在对肺栓塞的检查及影像诊断,逐渐摸索出一套快速高效的的检查方法螺旋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150例COPD患者,其中单纯COPD患者91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59例,另选取同期本院无心肺疾病史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通过MSCT检查,分析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临床特点,记录右心室功能参数,分析各参数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胸痛、双下肢浮肿症状比例高于单纯COPD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电轴顺钟向转位、右心室肥大、房性早搏心电图表现比例高于单纯COPD患者(P<0.05);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舒张末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水平低于单纯COPD患者,单纯COPD患者低于健康对照患者(P<0.05);三组收缩末容积(ESV)水平比较(P>0.05);EDV、SV及EF联合检测鉴别单纯COPD与无COPD 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高于单独检测0.807、0.789、0.778,鉴别单纯COPD与COPD合并肺心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高于单...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胸部影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时胸部影像的特点 ;方法 :选择经临床及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胸部X线片 ,CT片和高分辨CT像学表 (HRCT) ,对比其影像学表现 ;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胸部影像可表现为 :①同时具备COPD和肺间质纤维化影像特点 ,而肺容积无缩小 ;②CT尤HRCT能更敏感、精确地显示COPD患者肺间质纤维化时双肺散在毛玻璃状改变的分布与范围 ;③此种肺间质纤维化多发生在COPD中晚期患者 ;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其自身影像学特点 ,不同于其他间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给予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分析不同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 48例肺栓塞患者共发现累及各级肺动脉分支栓子491处,VR重建对肺段动脉、亚段动脉栓子检出率低于MPR与MIP,VR对肺栓塞栓子整体检出率为81.1%,低于MPR与MIP重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1处肺栓子直接征象以偏心性充盈缺损多见,其次为完全性栓塞、中心性充盈缺损,附壁血栓较少见;间接征象包括肺梗塞、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粗、胸腔积液、肺纹理局限性稀疏、支气管动脉扩张。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敏感度、特异性高,且安全、无创,图像质量高,分辨率高,同时配合MPR、MIP后处理,可提高亚段动脉栓子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l,3-β-D-葡聚糖(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CT检查和三者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呼吸科及重症监护室诊治COPD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IPA组(COPD合并IPA)患者49例,单纯COPD组(COPD不合并IPA)患者46例,对患者均行血清G试验、GM试验、胸部CT检查,分析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3种方法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均很低,特异度均较高。三者中两两比较,GM试验的敏感度较好,特异度三者相近(P>0.05);3种方法联合检测,较单独G试验、GM试验及CT检测的敏感度要高(χ~2=23.5、5.4、16.5,P均<0.05),但特异度略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试验、GM试验联合胸部CT检查能提高COPD患者中IPA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利于临床医生早期诊断COPD合并IPA。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与MRI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飞鹤  杨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99-100,142
目的探讨螺旋CT与MRI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及肺栓塞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并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40例的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动脉造影检查,均经DSA诊断确诊,分析比较两种影像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栓39例(97.5%),主要的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检出各级动脉及分支血管栓子69处;MRI动脉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栓35例(87.5%),主要显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远端信号消失,检出各级动脉血管及分支栓子共58处;DSA检查确诊40例患者均为肺栓塞,各级血管栓子72处。以DSA为标准,CT与MRI肺动脉栓塞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子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肺栓塞的准确性及栓子的检出率均优于核磁检查,可作为DSA检查之前首要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栓塞肺实质改变的强化螺旋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肺实质改变的强化螺旋CT表现。方法对24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的强化螺旋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关注肺栓子的部位及肺实质的改变。结果24例患者存在中心性肺动脉栓子者23例(96%),同时存在中心及外围栓子者20例(80%)。肺实质改变包括:(1)肺楔样高密度改变12例(50%);(2)节段性肺不张6例(25%);(3)垂直于胸膜的线状致密影5例(20%);(4)非栓塞性肺渗出14例(59%);(5)磨玻璃状改变5例(20%);(6)结节状改变3例(10%);(7)肺血管减少13例(54%);(8)胸腔积液15例(62.5%)。结论强化螺旋CT扫描的肺实质改变对诊断急性肺栓塞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及肺栓塞的影像表现。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行CT及MRI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栓48例(96.0%),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检出各级动脉及分支血管栓子78处;MRI动脉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栓41例(82.0%),主要显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远端信号消失,检出各级动脉血管及分支栓子共64处;DSA检查确诊50例患者均为肺栓塞,各级血管栓子80处。以DSA为标准,CT与MRI肺动脉栓塞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子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检查肺栓塞的准确性及栓子的检出率均优于MRI,可作为首要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不同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寻求一种更有效、简便、直观、快捷的成像方法显示肺栓塞。方法:对24例肺栓塞患者行Siemens Sensation64层CT肺动脉造影后,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重建(VRT)技术,选择不同的重建参数,观察三种三维重建方法对肺动脉及其栓子的显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PA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及5~6级分支,并可显示其内栓子。重建层厚1.0mm、间隔0.5mm及层厚0.6mm、间隔0.4mm重建图像对于肺动脉及其分支血栓的显示无明显差别,MPR图像显示栓子优于MIP、VRT图像,但缺乏立体感,MPR结合MIP、VRT图像更能明确定位及定性诊断肺栓塞。结论:肺栓塞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三维成像应以MPR为主,MIP及VRT作为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旭升 《吉林医学》2011,(30):6425-6426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梗塞(肺梗)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及肺活检病理证实的COPD患者合并肺梗患者的临床CT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结节病两肺散在对称肺部结节状影1例过敏性肺泡炎两肺弥漫的小叶性分布浅淡的小结节。肺功能检测正常者16例,占53.3%,肺功能检测正常者肺功能各指标均值高于肺功能检测异常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合并肺梗的临床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将CT诊断与肺功能结合起来能更全面地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