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1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1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个案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CO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进行门诊医生随...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 ,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肺部疾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延缓病情的发展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1 一般护理1 1 室内环境 室内的温度保持在 2 0℃~ 2 2℃ ,湿度在60 %左右 ,室内空气要新鲜 ,冬季要定时通风换气。1 2 戒烟 香烟中含有焦油、尼古丁等多种化学物质 ,引起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 ,分泌物增多 ,抑制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 ,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1 3 饮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 ,致食欲减退 ,加之呼吸时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二病房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①躯体功能:对照组(1.53±0.24),试验组(11.33±3.41);②情绪功能:对照组(1.28±0.26),试验组(1.41±0.24);③总体生活质量:对照组(3.06±0.38),试验组(4.13±0.48);④护理满意度:对照组66.67%,试验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8例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原则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常规护理和系统整体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痊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肺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整体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在就诊时进行宣教,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自护技能的需求和掌握情况,探讨并制订一套临床有效,可行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方法通过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自护技能掌握情况及生存质量问卷调查,干预组在集中培训过程中进行行为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干预组躯体动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采取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社区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肺功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通过社区护理方式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艳 《家庭医药》2016,(1):46-4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研究。方法:以2014年8月-2015年8月入住我科的106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和肺功能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经治疗护理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明显强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优质护理后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COPD出院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出院时,2组体重指数(BMI)、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全部患者BMI指数明显高于出院时,GHQ-12与SGRQ评分明显低于出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BM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GHQ-12与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通过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营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减少再住院次数,节省住院费用,减轻经济压力,最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家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D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将4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6例.2组于医院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缓解后出院.治疗组继续应用DNPPV治疗,对照组停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血气指标、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WMD)及急性发作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结果 出院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治疗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NPPV能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阳  田小京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39-140,142
目的探讨出院后随访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均实施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宣教基础上实施出院随访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出院1、3、6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西雅图阻塞性肺疾病问卷(SOLDQ)及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随访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干预后两组患者在SOLDQ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随访干预可提高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亲情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桦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97-198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例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观察组),同期住院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照组),调查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状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亲情护理,能减轻焦虑和忧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中南药学》2019,(5):785-789
目的评估并探讨药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COPD共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61例与对照组62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指导与咨询,选择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吸入技术、健康状况、急性加重率、住院率和吸烟行为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6个月后用药依从性、吸入技术评分、CAT评分、急性加重、住院率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在1个月和3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和CAT评分,6个月后的吸烟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个月的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吸入技术、用药依从性、健康状况,并降低了急性加重率与住院率,提示了药师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间歇运动与持续运动肺康复的效果.方法 共35例COPD患者进入康复计划,将其随机分到间歇组和持续组,6例患者脱落,29例完成康复计划,其中间歇组14例,持续组15例;另设对照组9例.试验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查、6 min步行试验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下肢耐力训练,持续组运动过程中保持BORG指数4分(中度气促)左右,运动30 min.间歇组以尽可能高的强度运动30 s,休息30 s,交替进行,共30 min.均每周2次,共3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康复.结果 康复前各组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康复后间歇组和持续组6 min步行距离分别提高了(63.8±72.3)m和(61.5±68.7)m(均P<0.05),较康复前分别提高(24±27)%和(22±23)%,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80,P=0.859).康复后间歇组和持续组SGRQ总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值分别为0.022,0.003),两组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0,P=0.589).而对照组康复前后6 min步行距离及SGRQ评分均无显著改善.结论 间歇运动与持续运动均能提高COPD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改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08年12月至2013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例合并COPD的PTE的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合并疾病、吸烟指数、临床表现等数据,与无合并COPD的PTE患者26例进行比较。结果相比无合并COPD组,合并COPD的PTE患者年龄偏大[(72±8)岁与(65±12)岁,P<0.05],吸烟指数较高[(338±361)支年与(183±299)支年,P<0.05],近期卧床史较少(6%与42%,P<0.05),心率>100次/min者比例较少(31%与65%,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对较高[(46±14)mmHg与(31±6)mmHg,P<0.01],修订版日内瓦评分较低[(3.2±2.3)分与(7.0±2.5)分,P<0.01]。结论相比无合并COPD组,合并COPD的PTE患者年龄偏大,吸烟指数较高,PTE临床可能性评分低,其临床表现与无COPD合并的患者有一定区别但不够特异,诊断需谨慎。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液凝血系统功能的改变。方法采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稳定期患者25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D-二聚体、Fb、PT、APTT、TT间差异无显著性。较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和Fb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COPD重度患者与轻中度患者间比较,D-二聚体和F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凝血系统加强,抗凝系统减弱,存在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8.
Management of insomn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George CF  Bayliff CD 《Drugs》2003,63(4):379-387
  相似文献   

19.
In 2001, we concluded that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by an 'as-required' inhaled short-acting beta 2 agonist can be helped by regular use of an inhaled antimuscarinic bronchodilator or a long-acting beta 2 agonist. Since then, a new antimuscarinic drug [symbol: see text] tiotropium bromide (Spiriva--Pfizer/Boehringer Ingelheim) has been licensed as a once-daily bronchodilator for maintenance treatment of COPD in people aged 18 years or over. Here, we review the evidence for efficacy of tiotropium and discuss its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treatment of COP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