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于本院的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组)35例以及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情况。结果在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仅有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共有6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71%;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经xz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行使剖宫产术的160例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基础产科护理上再行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下肢静脉临床症状积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临床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围生期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试验组患者预防性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华  张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23-362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深静脉血栓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深静脉栓子直径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深静脉栓子发生率为2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11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专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下肢深静脉血栓专科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普通的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7%)明显低于常规组(21.7%),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02%,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5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入院评估、血栓知识宣教、血管专项护理及防护技能指导等服务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方法所选的下肢骨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下肢骨折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短于后者(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许芬 《中国当代医药》2013,(30):126-12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7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易发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1.67%,且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及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及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80例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均实施手术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骨折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各指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P<0.05);观察组护理后PT、TT、APTT、Fg、IN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知识宣教、术后运动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措施等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指导、饮食睡眠指导、呼吸道护理指导、康复训练以及预防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便秘的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足月产妇300例,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150例患者采用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14例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33%%,观察组产妇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67%,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68.67%(103/1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41/1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的足月产妇在围术期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在中医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1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中医骨科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3.75%,对照组为3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科老年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便秘和坠积性肺炎等意外事件,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探讨护理干预作用于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我院骨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发生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81、4.732、6.934,P 0.05)。结论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良反应的现象,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颖 《首都医药》2014,(2):49-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3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8例和实验组1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10天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天内,实验组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实验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