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因缺氧多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心脏是常累及重要器官之一,也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就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心脏损伤机制及目前影像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对临床认识、诊断及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心脏病提供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3):291-293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状况。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28例,取同期入院治疗的高原地区非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伴有上消化道系统症状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5.7%、32.1%、35.7%,对照组分别为10.7%、7.1%、3.6%,两组分别比较,合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中世居高原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高于移居患者,对照组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率移居和世居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山适应不全症的一种常见类型,至今报道不多。现将我们在西藏江孜县(海拔4,040公尺)收集的2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作一分析。诊断标准据西藏医学科学研究所提出,以红细胞数在650万/立方毫米以上,血红蛋白量在20克/100毫升以上,且临床有明显症状者作为诊断标准。如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两项指标中仅一项过高,则红细胞计数应超过715万/立方毫米或血红蛋白含量超过22克/100毫升者也可成立。  相似文献   

4.
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西药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来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处方完整、主治明确,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文献报道,建立用药数据库,且基于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西药中,使用前5位的分别为肝素钠、乙烯雌酚、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和藻酸双酯钠,常用的治疗法则为改善微循环法、抗凝治疗、酶制剂、雌激素、呼吸兴奋剂等.结论:该病是由于机体慢性缺氧所形成的高原病,以血瘀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应以抗凝和改善微循环为治疗大法,并可从服用雌激素、服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兴奋呼吸入手,抑制红细胞的生成,达到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机体在高原缺氧环境中,红细胞过多增生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海拔5000m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雌激素用于治疗HAPC已有多年的历史,与扩血管治疗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1].研究证实雌激素可抑制红细胞增生[2],因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见于成年男性、少见于女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一直是高原医学工作探索的难题.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3].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6月至1995年4月我院共接收青藏线疗养员1464例,根据其病历对慢性高原病患病率与移居高原的年龄、性别及高原生活年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提示世居者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慢性高原病(在海拔2840m~3000m中度高原)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病等多在移居高原8年以后开始发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多发生在男性。  相似文献   

7.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一种常见类型,我们于1979年3月对江孜县(海拔4040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0例进行了耳鼻咽喉科临床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族别:性别与年龄:族别与年龄(表1),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是指长期居住在海拔2500m以上的居民,对高原低温、缺氧环境丧失习服所致的独特临床综合征。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人文地理环境变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人群正日益扩大。目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且缺乏规范化的治疗指南。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总结HAPC中西医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虽然为高原地区常见疾病,也为高原地区医生所熟悉,但迄今有关本病的系统报告较少,因而,认识也欠完善、为充实高原疾病的研究、作者对移居3719公尺的310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其中有63例移居较久者附合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现将其系统资料分析如下、供研究高原疾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藏线铁路职工慢性高原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英 《铁道医学》1996,24(6):366-367
自1991年6月至1995年4月我院共接收青藏线疗养员1464例,根据其病历对慢性高原病患病率与移居高原的年龄、性别及高原生活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提示世居者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慢性高原病(在海拨2840m-3000m中度高原)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病多在移居高原8年以后开始发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多发生在男性。  相似文献   

1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系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的一种类型,查阅资料,有关本症临床和心脏大血管X线形态学变化的专题报道较少.本文对西藏江孜县(海拔4040公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0例,进行临床和心脏大血管X线分析,并探讨其特征.  相似文献   

12.
常莉  张泽奎  禹刚 《西部医学》2011,23(7):1273-127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肺栓塞的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川西高原地区(海拔≥2700米)2009年7月~2010年12月确诊的30例单纯肺栓塞及其他疾病并发肺栓塞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 30例患者均长期高原习性生活,伴有红细胞增多症,肺栓塞发病率高。结论高原地区肺栓塞与高原红细胞增生有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常见,并发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起病隐匿,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周期应较长。临床医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力争做到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藏医放血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比分析实施藏医放血疗法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4个血液指标。结果 120例患者经过藏医放血疗法治疗后的血液指标相比治疗前的变化为,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指数相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指数和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应用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安全可行,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15名男性患者,均长期居住在海拔4 520 m高原地区,其中移居者12名,均为汉族,世居藏族3名,平均年龄25岁.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排除心肺等疾患,并除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参照文献[1]的标准:RBC≥6.5×1012、HB≥200 g/L、Hct≥65%者.诊断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5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均行一次性骨髓检查,于髂前上棘作一步法抽吸,活检取材,标本制作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经HE、Comori嗜银染色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造血组织面积及增生程度,造血三系及间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樊凌冰  肖惠宁  格日力 《医学争鸣》2004,25(10):920-920
1临床资料在海拔4300 m地区高原人群89例中检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27(男26例,女1)例,年龄16~47岁,Hb血红蛋白平均230.8 g/L,红细胞压积平均70.7%. 测定了血浆中EPO,CGRP,ET含量,同时与高原正常人血浆中含量进行了对比,经过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根据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男性占96.2%的情况,考虑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是否与性激素有关,我们测定了血清睾酮和E2,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睾酮为698~304 ng/L. 移居高原者27(男12,女15)例,年龄52~24岁,Hb 154.6 g/L,血清睾酮为765~178 ng/L. 世居高原者35例,年龄52~15岁,男15例,女20例,Hb 147.7 g/L,血清睾酮为886~424 ng/L.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E2为34.3 ng/L,移居高原者为33.1 ng/L,世居高原者为26.4 ng/L,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莉  张泽奎  刘长庚 《四川医学》2011,32(4):492-494
目的分析发生在高原地区伴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上消化道出血症患者,总结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发生在川西高原地区海拔2700~4000m生活的30例伴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高红组,选择同期高原地区非高红症伴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就其诱发因素、发病特点、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下胃粘膜的改变也有明显差别(P〈0.05)。发病诱因与低氧、饮酒、服用NSAID s类药物和劳累关系密切。并且少数民族(主要藏族羌族)区别于汉族人的生活习性也致发病率增高。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胃、十二指肠疾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对4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放血疗法,氧疗法,选择有效的抗凝剂.结果:8例患者因害怕心理未做此项治疗,32例患者通过放血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以放血疗法为主的治疗是目前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方法及护理.  相似文献   

18.
慢性高原病(曾用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的世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女性Hb≥19g/dl,男性Hb≥21g/d)。当病人移居到地海拔后,其症状消失,如果再返高原则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9.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群体的常见慢性疾病。其病变以单位容积循环血中红细胞数超常增多,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随之增强为表现,从而对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患者丧失生活与劳动能力。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未能阐明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往许多研究认为HAPC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直接的相关性,然而目前有研究结果发现,南美安第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EPO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O在HAPC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对青海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与EPO水平的关系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4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方法:14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导致的肺动脉栓塞采用溶栓、抗凝治疗、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配合有效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中12例符合条件给予溶栓、抗凝治疗,1例死亡.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13例痊愈.结论:本组14例患者长期生活在海拔3 000m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诱因,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肿胀,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晕厥,合并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早诊断、及时规范的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