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ASAΙ~Ⅱ级择期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RD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375%罗哌卡因20 mL含1μg/kg的右美托咪定;R组(罗哌卡因):0.375%罗哌卡因20 mL.分别记录RD组和R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术后镇痛的持续时间.结果 较R组相比,RD组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相比,在臂丛神经阻滞后的30、60 min,RD组的HR和MAP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中,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和1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使感觉、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和术后镇痛的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同时缩短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行上肢手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与观察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各20例,均于超声引导下实施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感知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感知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观察组感知、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与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延长神经感知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从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有利于降低术后疼痛,临床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耀君  赵璇 《上海医学》2015,(2):110-114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120例被随机分入4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麻醉,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7mL,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和50μ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7mL,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和100μ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7mL。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40mL/h,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0μg(稀释至20mL,40 mL/h)。在麻醉前(T0)和麻醉后15 min(T1)、30 min(T2)、45 min(T3)、60min(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镇静评分,以及4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结果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罗哌卡因组(P值均<0.05),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罗哌卡因组(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与罗哌卡因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在T2、T3、T4时间点的HR和MAP分别显著低于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在T3和T4时间点的HR和MAP分别显著低于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局部复合50μg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并延长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且对血压和HR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张晓欣  朱小兵  戚志超  刘志群 《广东医学》2012,33(15):2335-2337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上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20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0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100),C组神经阻滞用药为0.4%罗哌卡因30 mL,D组用药为右美托咪定100 μg +0.4%罗哌卡因混合液30 mL.评价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于麻醉前(T0),神经阻滞后10 min(T1)、30 min(手术开始,T2)、60 min(T3),手术结束(T4)采静脉血放免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记录术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中主诉疼痛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3 μg/kg,仍无法完成手术的患者则改为全身麻醉.结果 C组4例使用芬太尼,1例更改麻醉方式;D组无一例使用芬太尼,1例因患者要求更改麻醉方式,7例心动过缓.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与C组比较,D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延长(P<0.05),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T3 时皮质醇浓度均低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可增强后者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罗哌卡因组限组):神经阻滞用药为O.375%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1ml;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神经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20ml+右美托咪定混和液100μg。观察注药前5min(T0)、注药后3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20minm)、30min(T6)各时点SBP、DBP、HR和SpO2的变化;评价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麻醉质量和肌松质量、术中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术中寒战、低血压、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一例患者使用补救用药或者更改麻醉方式,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寒战、低血压、嗜睡等并发症。T1、T2、T3、T4、T5和T6各时点SBP、DBP、HR和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相比较,D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P〉0.05)、持续时间长(P〈0.05),镇痛维持时间元明显变化;麻醉质量、肌松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增强罗哌卡因的麻醉效应,起效加快、维持时间延长,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ASA I~Ⅱ级择期行单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部及上肢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C组)。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成功后,D组注入内含1μg/kg右美托咪啶的0.5%罗哌卡因25ml,C组仅注入0.5%罗哌卡因25ml。观察两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均短于C组(P<0.05),持续时间均长于C组(P<0.05);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比较,前者起效更迅速,维持更持久,镇静作用良好,但须注意发生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7.
夏晓东  夏瑞  尹泓  别世杰  陈恭达  龚勇 《广东医学》2012,33(12):1829-183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年患者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ASAⅡ~Ⅲ级).分为3组,每组20例.D1组,0.25%罗哌卡因(30 mL)内含Dex(0.2 μg/kg)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25 mL/(kg·h),输注10 min];D2组,0.25%罗哌卡因(30 mL)腋路臂丛,静脉输注Dex[1.0 μg/(kg·h),输注10 min]+生理盐水(0.05 mL/kg);C组,0.25%罗哌卡因(30 mL)腋路臂丛,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25 mL/(kg·h),输注10 min]+生理盐水(0.05 mL/kg);3组神经阻滞完成后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生命体征、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时间均延长(P<0.05);D1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缩短(P<0.05);D2组心率明显减慢(P<0.05),且镇静程度Ramsay评分明显增加(P<0.05).3组患者术中均无臂丛阻滞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也未发现明显神经并发症.结论 0.25%罗哌卡因混合Dex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不仅能延长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镇痛时间,还能缩短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能明显提高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拟行前臂或手指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D组(n=15)采用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5 μg/kg共29 mL.R组(n=15)采用0.375%罗哌卡因29 mL.观察项目:①术中生命征、Ramsay镇静评分;②神经阻滞情况;③术后镇痛情况.结果:D组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较R组延长(P<0.05),术后镇痛药使用较R组少(P<0.05).D组3例患者阻滞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余均无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0.5 μg/kg的右美托咪定能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患者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前臂及手部手术使用止血带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选用0.25%罗哌卡因30 mL行臂丛神经腋路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右美托咪定(0.5 μg/kg)。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和神经阻滞前,神经阻滞后15、30 min,术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记录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和术后镇痛维持时间;观察用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10 min皮质醇、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P、HR和皮质醇、丙二醛、IL-6显著下降(P<0.05),运动阻滞和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显著增加(P<0.05)。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能抑制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患者止血带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随机选取了72例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为了更好的帮助患儿进行手术,其中对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而对观察组则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等到手术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和镇痛持续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FLACC方面随着时间发展的变化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FLACC评分在4h、6h、8h之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臂丛起效时间(8.56±3.89)分钟明显低于对照组(13.42±2.98)分钟,而阵痛持续时间(70.56±43.12)分钟,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8.44±23.78)分钟,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使得罗哌卡因的神经阻滞时间有所延长,同时对于手术患儿的手术有着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帮助患儿促进身体方面的康复,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混合液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混合液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术前30?min行C5、C6神经根阻滞,DR组每个神经根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复合0.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4?ml,R组每个神经根分别予以0.5%罗哌卡因4?ml。所有患者均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记录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48?h纳布啡补救镇痛的用量;记录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DR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R组(P?<0.05);DR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较R组长(P?<0.05);DR组术后12、18、24和36?h的VAS评分及术后48?h纳布啡用量较R组低(P?<0.05);与R组比较,DR组术后满意度较高(P?<0.05);DR组有2例发生心动过缓,两组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混合液颈神经根阻滞能明显缩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可在肩关节镜手术镇痛中安全运用。  相似文献   

12.
王旭 《当代医学》2021,27(28):8-10
目的 探究对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剖宫产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产妇均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无痛平面时间、镇静时间以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阻滞时间、无痛平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静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产妇镇静效果显著,可降低心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患者接受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时增加右美托咪定的效果,以及右美托咪定对上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76例,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用药为100ug右美托咪定+0.4%的罗哌卡因混合液30ml,对照组用药为0.4%的罗哌卡因30ml。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分别为(610±30)分、(560±40)分;对照组用药后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分别为(530±20)分、(480±34)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添加右美托咪定能延长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时间,同时,有效降低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对罗哌卡因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肢手术、ASAⅠ~Ⅱ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予以罗哌卡因+生理盐水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观察各组在予以局麻药物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完全运动阻滞时间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时间短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5、4.59、4.32、3.82、3.79、4.23,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4、5.78,P<0.05);各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予以右美托咪定较之舒芬太尼,可以有效地增强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局麻药配伍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期单侧前臂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高浓度组(0.5%利多卡因 0.375%罗哌卡因)和低浓度组(0.25%利多卡因 0.25%罗哌卡因)。均给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自注入局麻药后的30分钟内,每隔5分钟评价臂丛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记录臂丛神经阻滞(感觉和运动)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与高浓度组比较,低浓度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P<0.05),但两组感觉,运动阻滞作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浓度的局麻药配伍(0.25%利多卡因 0.25%罗哌卡因)即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RD组和R组(n=20),RD组肋间神经阻滞用0.375%罗哌卡因20 mL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R组用0.37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术后0、0.5、1、2、4、8 h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术后首次VA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R组相比,RD组患者注药后0.5、1、2、4 h心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首次VAS评分降低(P<0.05),且口干发生率高.结论 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20 mL肋间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和肾上腺素辅助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的效果。方法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神经阻滞用药均为0.2%罗哌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 L,其中对照组C组仅用生理盐水稀释,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肾上腺素组E组分别含有右美托咪定1μg/kg和肾上腺素200μg。比较3组患者术中局麻药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患者开始感觉疼痛的时间,以及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影响。结果:D组、E组局麻药起效时间,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患者开始感觉疼痛的时间明显比C组延长(P<0.05),D、E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的BIS值在15~60min明显减低(P<0.05),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1例患者更改麻醉方式。结论:右美托咪定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对肾上腺素使用禁忌者可替代其在局麻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收肌管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该院行TKA治疗的110例膝关节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收肌管阻滞。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OTSB)、运动阻滞起效时间(OTMB)、感觉阻滞持续时间(DSB)、运动阻滞持续时间(DMB)]、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完成后(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术毕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水平、术后疼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OTSB、OT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SB、DMB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需行上肢手术的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感觉与运动阻滞见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给药前(T_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T_1)、开始后30 min(T_2)以及完成后(T_3)研究组HR和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可较好地提升麻醉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行臂丛神经阻滞的9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8例。A组采用0.75μg/kg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B组采用1.25μg/kg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B组在T1~T3时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明显效果,相对而言,采用0.75μg/kg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