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快速鉴别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观察两组患者全血NT-proBNP的测定值(荧光标记法);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者的NT-proBNP测定值作为对照组做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NT-proBNP测定值,心源性呼吸困难组[(2 932.80±1 808.44)pg/m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282.73±239.05)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NT-proBNP在快速鉴别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是鉴别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重要指标。临床医生可以根据NT-proBNP测定结果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血气、心电图、胸片等情况,在较短时间内区分呼吸困难的原因是心源性抑或非心源性,为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具有快速、简便、客观、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性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MPO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比较ACS组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差异;随访90天、180天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CS组外周血MPO水平高于S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外周血NT-proBNP 水平高于SAP组(P<0.05),SAP组高于对照组(P<0.05).MPO与NT-proBNP单独检测时,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随着MPO或NT-proBNP浓度的增高而增高;MPO与NT-proBNP联合检测时,高MPO高 NT-proBNP组90天、180天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PO低 NT-proBNP组(P<0.05).结论:外周血MPO与NT-proBNP 水平的升高均可提示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联合检测外周血MPO与NT-proBNP 水平对ACS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钙离子(Ca2+)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2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钙离子(Ca2+)浓度,并进行相关统计学的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NT-proBNP浓度由SA、UA到AMI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清Ca2+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Ca2+浓度由SA、UA到AMI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钙离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判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一旦发病极为凶险,具有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等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早期识别ACS患者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在急诊急救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发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ACS的发生与进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回顾过往相关文献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陈丰运  肖骅 《重庆医学》2015,(31):4338-4342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缺血坏死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因胸痛入住该院的患者,采集病史,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hs‐CRP和cTnT水平,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右室舒张末内径(LVEDd)值,且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根据病史、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TnT 结果分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病病变严重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和阴性对照组。分析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及LVEF值在各组间的差异,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其是否为血浆NT‐proBNP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果入组ACS患者共102例。对照组(n=40)、UA组(n=40)分别与NSTEMI组(n=30)、STEMI组(n=32)比较,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及LVE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n=40)和三支病变组(n=41)分别与单支病变组(n=30)、双支病变组(n=31)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差有统计学意义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血浆hs‐CRP水平(P=0.007)、冠状动脉病变支数(P=0.001)、糖尿病病史(P=0.006)均为血NT‐proBNP水平的独立正相关因素,LVEF值(P=0.036)则为血NT‐proBNP水平的独立负相关因素。结论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LVEF值与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其早期缺血坏死程度和临床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有可能作为一种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59例,分为急诊PCI组34例和非急诊PCI组25例,检测入院即刻、入院后7d血浆NT-proBNP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即刻两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d急诊PCI组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非急诊PCI组(P〈0.01〉.结论 急诊PCI能够减少AMI患者血浆NT-proBNP的释放,降低室壁张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F)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用于诊断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疑诊 AHF 并于入院24 h 内行 NT‐proBNP 检测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457例,根据是否确诊 AHF 及入院心电图是否合并 AF 分组,AHF 合并 AF(AHF + AF)组65例;AHF 不合并 AF(AHF + non AF)组50例;非 AHF 合并 AF(non AHF + AF)组63例;非 AHF 不合并 AF(non AHF + non AF)组10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评估 NT‐proBNP 诊断 AHF 的价值。结果457患者中,确诊 AHF 者194例(42.5%),AF 者140例(30.6%)。 AF 组 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non AF 组(4482.0 pg/mL vs .1302.0 pg/mL ,P<0.01),AHF + AF 组与 AHF + non AF 组 NT‐proBN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80.0 pg/mL vs .6769.0 pg/mL ,P >0.05),non AHF + AF 组 NT‐proBNP 水平较 non AHF + non AF 组显著升高(2892.0 pg/mL vs .403.3 pg/mL ,P<0.01)。 AF 组与 Non AF 组 NT‐proBNP 诊断 AHF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95% CI :0.677~0.841,P<0.01),0.931(95% CI :0.903~0.985,P<0.01)。结论 NT‐proBNP 水平在非急性心力衰竭的房颤者中显著升高,可能影响其在 AHF 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时,为更好地解读 NT‐proBNP 结果,需注意患者是否为房颤心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和hs-CR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BNP浓度(正常值〈300fmol/ml)和血清hs-CRP水平(正常值〈3mg/L),并平均随访246天,观察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患者hs-CRP〉3.5mg/l,NT-proBNP〉500pg/l比低于次2项数值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出11%。结论ACS患者hs-CRP和NT-proBNP的升高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访期内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8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按照患者血NT-pro-BNP及血non-HDL-C三分位数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即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分别观察各分层MACE发生情况。最后,将两种检测指标联合,观察并比较各层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共计173例患者完成随访,失访率3.89%。采用血NT-proBNP及血non-HDL-C三分位数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后,发现与低危组相比,中危组MACE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MACE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两种检测指标联合后,可对危险度较高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识别。结论 NT-pro-BNP联合non-HDL-C对ACS患者预后具有敏感而准确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高龄急性脑梗死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61例高龄急性脑梗死并发MODSE患者诊断当日行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并于次日抽血测定空腹血清PA、NT-proBNP水平.按患者APACHEⅡ评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A组10~15分,B组16~20分和C组>20分),分析3组患者的空腹血清PA、NT-proBNP水平及死亡率;再根据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清 PA、NT-proBNP水平和 APACHEⅡ评分值.结果 A组空腹血清PA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明显高于C组(P<0.05);血清NT-proBNP数值A组空腹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明显低于C组(P<0.05);死亡率A组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值较生存组高(P<0.01),空腹血清PA水平较生存组低(P<0.05),NT-proBNP水平较生存组高(P<0.01).结论 联合检测空腹血清PA、NT-proBNP水平对评估高龄急性脑梗死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NT-proBNP水平越高、血清PA水平越低者,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近期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各46例,同时入选胸痛就诊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测定NT-proBNP浓度,分别于造影前及造影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和UA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NT-proBNP明显高于UA组(P<0.05).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可以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并以20例健康自愿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300.63±69.0)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2.05±20.97)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1100.19±1185.46) pg/ml]、中[(212.50±87.28) pg/ml]面积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117.00±56.6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升高,提示其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肌坏死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AMI患者和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记录患者入院时Killip分级、心肌肌钙蛋白T(cTnT)峰值,计算患者发病后5~7d的心电图QRS积分,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访患者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结果AMI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经对数转换后为2.51±0.63,较对照组(1.89±0.4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4,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QRS积分独立相关(r=0.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150ng/ml是AMI患者发病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OR=2.421,95%CI:1.155~5.700,P<0.05)和心力衰竭(OR=2.114,95%CI:1.501~6.105,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及近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
段芹  覃数  葛平  陆凯  贾俊  常广磊  张冬颖 《重庆医学》2016,(36):5085-5087
目的:分析年龄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影响,探讨AHF诊断中不同年龄段NT‐proBNP最佳截断值。方法收集临床疑诊AHF并于入院24h内行NT‐proBNP检测的患者457例,其中确诊AHF者194例。将AHF和非AHF患者按年龄分为3个组(<50岁、>50~70岁、>70岁),分析NT‐ProBNP与AHF的相关性,评价NT‐ProBNP在各组中诊断AHF的价值并进行最佳截断值的比较。结果各年龄组中AHF患者的NT‐proBNP中位数水平均较非AHF患者明显升高(P<0.01)。应用NT‐proBNP诊断≤50岁、>50~70岁和>70岁3个组中AHF患者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91、0.88,最佳诊断截点分别为1100pg/mL、1800pg/mL和3000pg/mL,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8%、76%和73%。总体而言,按年龄分组的NT‐proBNP截断值诊断的特异性较不按年龄分组的高。结论NT‐proBNP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AHF的价值。根据年龄分组,不同年龄段选用不同NT‐proBNP截断值,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钙蛋白I(cTnI)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71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病例为分析对象,另外选择同一时期的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两组全血cTnI和NT-proBNP水平。结果AMI患者的全血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01),AMI患者cTnI和NT-proBNP都阳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nI或NT-proBNP的单个阳性率,且cTnI诊断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46%和85.07%,NT-proBNP诊断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28%和83.58%,cTnI和NT-proBNP两者诊断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73%和94.03%(χ2=54.111、56.249、94.524;均有P<0.001)。结论cTnI联合NT-proBNP监测能在AMI发病早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并及时作出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及时治疗,以降低AMI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ST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浆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室重构(LVRM)的变化.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35例和常规药物加急诊PCI术组37例,于入院24 h内或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及入院第10 d检测血浆NT-proBNP,入院时及第9~10 d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分析血浆NT-proBNP变化与左室形态与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药物组与药物加直接PCI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NT-proBNP明显下降,LVEF、FS值增高,P<0.05,LVEDD、LVED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CI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治疗前血浆NT-oroBNP、LVEF、FS、LVEDD、LVEDV均无明显差异,P>0.05.PCI组较药物组治疗后血浆NT-oroBNP明显下降,LVEF、FS明显增高,P<0.05,LVEDD、LVEDV下降,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发病24-48 h)血浆NT-proBNP增高可反映左室重构的变化,而早期直接PCI术可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并可降低左室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125例,依照临床诊断标准将ACS患者分为三组,再根据Gensini积分分组进行比较分析。设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SA)对照组和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当天抽取静脉血进行NT-proBNP、H-FABP、hs-CRP测定。结果①ACS患者不同亚组在NT-pro BNP、H-FABP和hs-CRP水平上均高于SA组和正常对照组,统计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T-proBNP、H-FABP和hs-CRP水平在ACS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的NT-proBNP H-FABP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组及正常对照组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NT-proBNP、H-FABP和hs-CRP可作为临床上评价入院ACS患者危险程度有效、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肌钙蛋白Ⅰ(cTnⅠ)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的评估。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8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选者静脉血,检测cTnI、NT-proBNP水平。观察两组NT-proBNP、cTnI水平,并计算各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结果观察组NT-proBNP、cTn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T-proBNP、cTnⅠ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NT-proBNP、cTnⅠ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nⅠ与NT-proBNP联合检测诊断AMI价值较高,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为AMI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在心内科住院诊断为ACS患者315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GRACE危险评分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血浆NT-proBNP水平及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根据GRACE危险评分分为低危组85例,中危组124例,高危组106例,其中GRACE危险评分高危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双支、三支明显多于中、低危组(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重于中、低危组(P<0.05),Geninis积分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5)。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123例、双支病变组94例,三支病变组98例,其中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GRACE危险评分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双支病变组(P<0.05)。GRACE危险评分高危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5),且GRACE危险评分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2,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及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良好相关性,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ARDS患者,依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8例)和重度组(23例)。比较不同病情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和PCT水平。比较30 d内死亡患者及生存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和PCT水平。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RDS患者血清PCT、NT-proBNP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血清PCT、NT-proBNP水平均低于重度组,轻度组血清PCT、NT-proBNP水平均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清PCT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NT-proBNP水平可被用来判断AR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动态监测血清PCT、NT-proBNP水平变化可更好地判断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