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36):5092-5094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结核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0.4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结核丸9 g,口服,每日2次;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肼、阿米卡星、帕司烟肼、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等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12、18个月后的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INF-γ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随时间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随时间逐渐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莫西沙星联合结核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莫西沙星,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微卡)辅助治疗对耐多药(MDR)肺结核(TB)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MDR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6 MZth KP/18 MZth P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卡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改善、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CD_3~+、CD_4~+、CD_8~+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RR、PEF指标均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症状改善率也低于观察组(P<0.05);其不良反应率22.9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33%(P<0.05)。结论采用微卡辅助治疗MDR肺结核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莫西沙星)和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各4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痰菌转阴时间,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郭玉琪  杜小梅 《河北医药》2013,(19):2924-2925
目的观察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均给予基础化疗,对照组给予利福喷汀胶囊和左氧氟沙星片口服,观察组给予利福布汀胶囊和莫西沙星片口服,2组均治疗18个月。结果治疗后3个月末和6个月末,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末和18个月末,观察组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9.4%、55.9%,65.2%、47.6%,P<0.05)。结论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确切,可以促进患者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患者联合莫西沙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联合基础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莫西沙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肺结核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传统抗结核方案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痰菌转阴率和X线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莫西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氧氟沙星,联合用药与观察组相同,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痰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含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嘉楠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07-908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广泛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莫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结果:莫西沙星组在治疗不同时期结核杆菌转阴率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莫西沙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联合莫西沙星与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38名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成治疗组(T组)69例,对照组(C组)69例,治疗组选用联合莫西沙星方案,对照组选用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结果治疗2个月以上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方案中联合莫西沙星较左氧氟沙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25+、CD4+CD25+CD127low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17.66±3.38)%、(5.33±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4±4.22)%、(6.2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分别为(19.22±3.56) ng/ml、(150.76±13.25) ng/ml、(86.39±9.7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7±4.56) ng/ml、(190.88±19.52)ng/ml、(114.28±11.4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及空洞缩小率分别为93.02%、88.37%及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76.74%及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炎症反应和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以及左氧氟沙星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肺部结核病变的吸收情况。结果莫西沙星组的肺部结核病变吸收有效率为85.00%(34/40),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65.00%(26/40)(P<0.05);莫西沙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75.00%(30/40)(P<0.05)。结论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高的肺部结核病变吸收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及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及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3、6、9、15个月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至治疗结束,痰菌涂片、培养检查,治疗组阴转率为88.3%,对照组阴转率为6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至治疗结束,治疗组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有效率分别为88.3%和73.3%;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1.0%和3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的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的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8例,治疗方案如下:莫西沙星、力克肺疾、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空洞闭合率及病灶吸收率分别是69.1%、82.4%;对照组分别是35.3%、52.9%,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方案中莫西沙星能显著提升耐多药结核病的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空洞闭合,而且安全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耐药性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3例。甲组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与左氧氟沙星相比较,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内十科收治的1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研究组接受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成功情况,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痰菌阴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前的TNF-α、IL-6、IL-1、FEV1、FEF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TNF-α、IL-6、IL-1均低于对照组,而FEV1、F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2、4、6、9、1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含莫西沙星方案和左氧氟沙星不同方案在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心肺结核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末痰转阴所占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6个月末、12个月末及18个月末痰转阴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同(P〉0.05)。观察组空洞闭合和缩小所占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同(P〉0.05)。结论含莫西沙星方案和左氧氟沙星不同方案在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均有较好临床效果,但莫西沙星在痰菌阴转速度上优于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76例耐多药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对照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分析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X线和痰菌转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好转率为94.7%,对照组好转率为9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空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月后痰菌转阴率为94.7%,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莫西沙星的抗结核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的痰菌转阴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研究中的86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耐药性肺结核治疗的病例,按照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接受常规治疗加莫西沙星治疗的单一药物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的联合药物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结果联合药物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以及化疗转归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单一药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提高了病灶吸收率和化疗转归治愈率,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与康复,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含左氧氟沙星片抗结核方案,试验组56例采用含莫西沙星片抗结核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痰菌阴转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8.9%、75.0%、82.1%及 89.3%显著高于对照组39.3%、55.4%、64.3%及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痰菌阴转率也较高,可作为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7,(9):1806-1808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痰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传染科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108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参照组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3月、6月、9月和12月的痰菌转阴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74%高于对照组为77.78%(P<0.05),治疗3月、6月、9月和12月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提高了其痰菌转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