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112例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术前评估+术后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各56例,比较两组血压、心率、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前评估+术后针对性护理模式有助于手术患者保持血压、心率相对平稳,减少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传统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苏醒护理方式实施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8月30例医院收治的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入选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苏醒期时血压及心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期的血压、心率以及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全麻复苏期的躁动发生率,有助于减少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全身麻醉,依据随机自愿原则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并测量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舒张压(135.26±7.26)mm Hg、收缩压(85.52±6.29)mm Hg、心率值(76.29±4.21)次/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全麻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使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有效减少,避免术后出现血压与心率波动。  相似文献   

5.
范勇 《大家健康》2016,(10):192-192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中开展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于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接受全麻腹部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全麻苏醒期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护理中开展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躁动发生率及其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预防性和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患者为例,共计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依据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发因素行预防性与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主要内容为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躁动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躁动程度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躁动率降低,而且也可以使手术意外发生率降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进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将两组患者在苏醒期的血压、心率、躁动情况对比。结果在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苏醒值以及躁动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进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有显著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全麻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和躁动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基础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苏醒值均明显高于基础值,但组间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5.804、3.083、7.033,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2研究组发生苏醒期躁动者有6例(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30.0%),X2=5.827,P0.05,差异显著。结论:麻醉苏醒期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利于保证麻醉的顺利进行和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行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心理情况等,在麻醉苏醒期实施细节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率等。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躁动的总发生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苏醒期恶心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呕吐、留置导尿管刺激征的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细节化护理,能有效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所收治腹部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90例,在常护基础上,全面剖析全麻苏醒期躁动诱因,并给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躁动评分0分者82例,躁动发生率仅8.89%;对照组采用常护,0分者仅63例,躁动发生率高达30%;组间比较,X~2=11.492,P0.01。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有利于并发症控制及康复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全麻腹部手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躁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有助于缓解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维持良好的血压及心率水平,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患者苏醒过程中躁动的作用效果,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4-2014.3来我院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传统护理方法和针对麻醉苏醒期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6.67%)也明显低于为对照组(27.7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进行预防性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5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苏醒模式,观察组采取手术室麻醉苏醒,对比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及苏醒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躁动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麻醉苏醒,能够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情况,且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本院全麻状态下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73例和B组69例。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B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躁动程度及全麻静息期和苏醒期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结果:A组患者总躁动率为19.18%,明显低于B组的46.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20,P=0.0005);在全麻静息期,两组患者HR、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麻苏醒期,A组HR、SBP及DBP均优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针对性的麻醉苏醒护理措施在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好,躁动率低、心率和血压较平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151-157
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全麻苏醒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指标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手术室全麻苏醒护理的患者血压、心率水平和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效果更佳,患者的血压、心率指标显著下降,手术期间发生躁动的概率也得到有效控制,这更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在手术室全麻护理方面应当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柏晓庆 《大家健康》2014,(7):214-215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患者苏醒过程中躁动的作用效果,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4-2014.3来我院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传统护理方法和针对麻醉苏醒期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6.67%)也明显低于为对照组(27.7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进行预防性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全身麻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苏醒期配合;苏醒期躁动情况;术后使用应用镇痛剂等。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操作配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给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心率及血压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苏醒期观察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比较,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为腹部手术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苏醒期躁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干预对全麻插管术后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和躁动程度的作用.[方法]观察10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传统护理和针对麻醉苏醒期相关因素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期血压指标、心率及躁动率.[结果]气管导管拔徐后: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证据的针对性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腹部手术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基于循证证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麻醉苏醒期血压和心率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设备管理、手术流程、消毒隔离、护理操作及手术室环境管理措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证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优化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麻醉苏醒期心率和血压,降低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