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1997年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2])。积极心理学矛头直指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Ⅲ。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4])。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正好切合了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此,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努力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思想应用及实践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来,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积极与传统心理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湛江市两所重点中学的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随机抽取8个自然班,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心理干预。结果:干预84周期间,干预组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上升,对照组干预42周后心理健康水平上升,但43周—84周期间不再有改善。干预84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干预84周后,心理问题检出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心理咨询的回访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预防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干预优于传统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陈思帆  李媛  刘惠  张琼  雷霖 《校园心理》2012,10(3):191-192
<正>2011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已被教育部建议纳入高校必修课范畴。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是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认可的3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1]。尽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意见比较一致,但如何在不同的高校中(如综合性院校与理工科院校,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提倡两者的结合.方法 查阅文献,对消极心理学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上的可能性.结论 积极心理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新视角,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尝试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通过采用卡特尔 1 6PF、SCL— 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 ,对由首都经贸大学二年级选修《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组成的实验组和以随机方式抽取的同期学生组成的对照组分别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结果 发现《人格心理学》课程教育对于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非常明显 ,但对于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则不明显。结论 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人格心理学教育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劳莉萍 《校园心理》2011,9(6):416-417
<正>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于20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3个层面:①主观层面。研究个体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感、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等,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于20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3个层面:①主观层面。研究个体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感、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等,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关注人的弱点和错误,也应关注、启发人的潜能与正面的力量。心理学不仅仅与健康和疾病有关,而是更关心人的教育、成长、游戏、爱和智慧,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1]。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表明高师生的心理问题是严重而普遍的,对高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迫切任务。高师心理学课程应及时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增进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上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对青海、宁夏地区两所高校的80位贫困大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加追踪研究的实验设计,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前后测差异显著:自尊水平显著提高,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降低,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都显著提高;而对照组被试的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6个月后效果依然存在.结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降低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12名医学生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授课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及分析。结果①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后,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4.31,P﹤0.05);②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后,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5.88,P﹤0.05);③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后,学生的人际信任感显著高于授课前(t=5.22,P﹤0.05)。结论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赵星 《校园心理》2021,(1):82-84
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指出: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这是教育部文件中首次出现生命教育的主题,也意味着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近年来,我国高校...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生命教育,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帮助大学生调整或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促进健康成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通过教育前后对比的研究方法,观察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应激反应及情绪变化来判定教育的影响和效果。结果课后学生对家长的厚望发生了积极的改变;经济问题与他人交往的阻碍得到了缓解;嫉妒情绪有所降低;面对讥讽或冤屈时,积极的心态增加;遭遇重大挫折时,看到自己积极的方面有所增加;适应生活的能力提高;对生命的看法改善明显;心理承受力有所提高;求助意识明显增强(P=0.017);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P=0.002)。结论健康和生命教育对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高校应该把健康和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利用校园媒体和各种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营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奉献社会的良好精神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表达性艺术疗法融合艺术与心理,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成为主角,将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视角、尝试和探索。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时代在发展,我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学业繁重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引发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有调查显示,心理状态不健康的大学生占大学生总体的50%,其中大部分原因的是人际交往困难。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转而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心理困扰,容易引发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  相似文献   

16.
<正>互联网的出现,揭开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它所构建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确切地了解大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现状,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对研究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仲卫  朱风书  颜军 《校园心理》2022,(2):126-128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以江苏某卫生职业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结果 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大学生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的得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探索和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探索和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1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和重  相似文献   

20.
<正>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心理学的新兴科学。目前对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2种观点~([1])。一种认为,积极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另一种认为,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和个体水平上分别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积极的人格品质(诸如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才能和智慧)。总之,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本身固有的积极品质和发展潜能,其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个中心,3个基本点"——积极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