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健康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166-1167
目的:总结经腹腔镜普通外科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对150例腹腔镜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均完成手术,中转开腹手术15例中胆囊三角水肿太重5例、大出血4例、肿瘤无法定位1例、肿瘤切除困难2例、肝总管及胆总管损伤2例、肠道损伤2例、腹腔粘连重1例。结论:腹腔镜行普通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中转开腹率,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在保证手术安全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皆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时机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48例,在症状出现48 h内手术治疗,B组50例,在症状出现48 h后手术治疗,C组52例,在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再行择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情况,总结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结果 A、B、C三组中转开腹例数分别为2、11、8例,三组中转开腹率经对比可知,A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A、B、C三组并发症例数分别为2、4、6例,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主要有症状出现时间、胆囊壁厚度、白细胞数、胆囊周围渗出及腹肌紧张,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主要有症状出现时间与胆囊周围渗出。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应在症状出现48 h内进行手术取得效果更佳,同时症状出现时间与胆囊周围渗出属于影响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的1281例腹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3%(21/1281),其中Ⅰ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12%,Ⅱ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46%,Ⅲ类手术发生率为0.46%,Ⅳ类手术发生率为0.63%。共有1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概率为1.01%,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数目过多、卵巢恶性肿瘤、临近脏器损伤等。结论加强术前评估,提高腹腔镜手术技巧,熟悉盆腔解剖,有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都可以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7月。2008年12月753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28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率为3.72%,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53.8%(15/28),病变部位特殊25.0%(7/28),手术并发症14.3%(4/28),恶性肿瘤7.1%(2/28)。如下腹手术史和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中转开腹率较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依次为盆腔粘连、病变部位特殊、手术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加强术前对患者病情评估,提高手术技巧,可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简称LC)已经成为胆囊良性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但是很多原因导致胆囊切除手术无法在腹腔镜下完成,需要中转开腹。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4年5月共行LC660例,中转开腹手术25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开展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术 (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 y,L C) 96例 ,术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中转开腹 10例 ( 10 % ) ,其中不含因 L C手术后并发症而开腹手术的病例 ,本文就提高 L C成功率的措施及有关 L C的适应证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6例患者男性 3 0例 ,女性 66例 ,年龄 2 5~ 60岁 ,平均 4 8.5岁 ,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胆固醇结晶附壁结石60例 ,胆囊结石 2 0例 ,胆囊腺瘤 5例 ,胆囊炎症 11例。中转开腹手术 10例中 ,胆囊附壁结石伴胆囊炎症 5例 ,胆囊握结石伴胆囊炎 2例 ,单纯胆囊炎 3例 ,其…  相似文献   

7.
沈保华 《江西医药》2011,46(3):222-223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成功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息肉,结石、胆总管结石,胃、十二指肠穿孔,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12例中750例成功行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62例,11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6例出现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引流3-7d胆漏停止。出血量最多125ml,最少3ml,手术时间平均68min,平均住院8d。结论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术中中转开腹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17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中转开腹25例。结果中转开腹的原因为盆腔粘连10例、子宫肌瘤部位特殊5例、并发症1例、恶性肿瘤5例、术中出血4例。结论妇科良性疾病因腹腔镜操作困难中转开腹为第一位原因。腹腔镜手术时第一步术中评估至关重要,如估计腹腔镜下操作困难应尽早中转开腹,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  汪宏  沈阳  王成宏  席庆元 《安徽医药》2009,13(10):1211-12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1685例LC病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42例中转开腹病例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随机选择同期Lc术成功组200例成作为比较对象,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男性、高龄(≥60岁)、胆囊萎缩(≤4.5cm×1.5cm)、胆囊壁增厚(≥0.4cm)、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糖尿病、上腹部手术史以及总胆红素升高(〉17.1μmol·L^-1)是转开腹的因素。结论术前仔细评估、筛选病例对提高LC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中转开腹及近期再手术原因并探讨中转开腹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50例LC中49例中转开腹及10例术后近期再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LC 中转开腹手术原因: 胆囊三角解剖欠清、胆囊粘连32例,腹腔内出血6例,胆管损伤4例,发现胃癌1例,意外胆囊癌2例,胆总管结石3例,腹腔镜器械原因1例。近期再次手术原因: 肝总管横断损伤及胆囊管根部损伤各1例,迷走胆管漏2例,胆总管结石残留 3 例,腹腔出血 3例。结论选择合适病例,严格掌握中转开腹时机,就可以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及转开腹的最佳时机。方法收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9例,其中31例术中转开腹,对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转开腹时机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本研究共139例患者,其中31例需要术中转开腹,占22.3%,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均能取得预期的疗效,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死亡。本研究31例术中转开腹患者,原因包括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导致解剖结构混乱15例、腹腔广泛粘连导致无法建立气腹8例、术中大出血2例、胆囊萎缩并局部解剖结构混乱3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胃肠瘘3例。31例中转开腹患者中,主动开腹19例,强迫开腹12例。<10年、10~15年、≥15年手术经验的医生中转开腹率分别为38.8%、13.7%、12.8%,随着手术医生工作经验越丰富,其中转开腹率越低。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严格把握适应症,术前完善相关检查,能极大避免术中开腹,而把握好术中开腹的时机,能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旻  陈亚军  叶古祥 《上海医药》2007,28(5):227-22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转开腹手术原因。方法:对我科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中转开腹的原因分别为炎症粘连、解剖不清、出血、内瘘、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胃肠道损伤和肿瘤等。结论:术前重视评估及辅助检查,术中正确识别和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冷静处理术中出血是减少胆管损伤及出血的重要措施,可以降低中转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69例患者中15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因术中腹腔内出血中转开腹手术9例,因肿瘤较大与周围组织浸润、分离困难中转开腹手术3例,因腹内脏器损伤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高碳酸血症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患者肥胖中转开腹手术1例。15例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最主要原因为术中出血,而肿瘤较大、腹腔内脏器损伤也是诱发因素之一。严谨的术前评估、术者在实际腹腔镜手术水平中的合理估计是降低中转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探讨及时中转手术对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923例行LC患者,其中LC中转开腹25例(2.7%).回顾性分析LC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LC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LC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胆囊周围黏连、Calot三角显露不清或无法解剖、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解剖变异、出血以及胆管损伤.结论 LC适时中转开腹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期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与手术中转时机。方法回顾分析651例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动及被动中转开腹的原因,手术中转时机。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635例(97.54%),中转开腹16例(2.46%)。其中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主动中转开腹11例(1.69%),被动中转开腹的5例(0.77%)中胆管损伤2例,出血3例。10例开腹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严重粘连、出血不止、胆管损伤病例,需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间及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出现距手术治疗时间的长短进行分组,其中<48 h的患者为A组,时间为48~72 h的患者为B组,时间>72 h的患者为C组,时间为2~4周的患者为D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4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最短,C组最长;中转开腹率A组最低,C组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中转开腹率与患者体温、手术时机、胆囊壁厚度、胆囊肿大及白细胞计数有关.结论 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后48 h为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其中手术时间、体温及白细胞计数等因素与中转开腹率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原因及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43例接受LC患者中中转开腹手术35例(3.71%)的临床资料、中转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损伤2例,出血3例,腹腔胆囊周围粘连13例,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6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胆漏4例,Mirizzi综合征Ⅰ型和Ⅱ型5例,胆总管结石1例。中转开腹手术35例均一次性完成胆囊切除,并对其并发症做了相应处理。结论重视术前对胆囊病变程度的判断以及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攀枝花市攀钢责任有限公司密地职工医院妇科共行腹腔镜手术98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的患者19例,中转开腹率1.92%,其中中转开腹的最主要的原因为盆腔严重粘连,其发生率占中转开腹的52.63%;有下腹部手术史患者的中转开腹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结论术前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时机是预防和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提高术者的操作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副损伤,可加快患者康复,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青松  张文俊 《安徽医药》2019,40(7):790-792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急性胆囊炎LC术的1 0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LC中转开腹,1 005例未中转成功行LC。以37例LC术中转开腹患者为中转组,在1 005例顺利完成LC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11例作为LC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手术史(OR=0.093,95% CI:0.030~0.289,P<0.005)、急性发作病程(OR=0.203,95% CI:0.078~0.531,P=0.001)和胆囊壁厚度(OR=0.165,95% CI:0.059~0.459,P=0.001)是急性胆囊炎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应进行充分评估,预测中转开腹的可能性,并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