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端粒酶在宫颈癌前病变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宫颈不同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62例、CINⅡ112例、CINⅢ41例,同时进行TCT、HPV-DNA、端粒酶的检测,并对3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T单独检查CIN阳性率为64.6%,其中CINⅡ~Ⅲ诊断阳性率为77.8%;HPV-DNA诊断CINⅡ~Ⅲ的阳性率为96.7%,高于该组TCT的阳性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端粒酶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宫颈炎(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0.9%,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其他2项联合检测。结论 TCT联合HPV-DNA及端粒酶检测相互可以提高检出率,对于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及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东营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各型在宫颈癌和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1)选择经病理确诊的19例宫颈癌、55例CIN(包括CIN Ⅰ级20例、CIN Ⅱ级16例和CIN Ⅲ级19例)和30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HPV检测,观察不同病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 (1)HPV在宫颈炎、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3.3%、50%、68.8%、84.2%和94.7%.CIN Ⅱ/Ⅲ级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和CIN Ⅰ组.检出型别主要是HPV16型,在宫颈炎症组、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和宫颈癌组宫颈刷脱细胞中HPV16型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67%、15%、31.3%、42.1%和68.42%.同时随着病情的加重,其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其中在宫颈癌组中最高,与宫颈炎症组、CIN Ⅰ组及CIN 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 Ⅲ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1)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HPV 16型感染与其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16检出率升高,提示HPV 16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在高安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289例HR-HPV或TCT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病理活检术。以病理活检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金标准,分析HR-HPV、TCT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1289例HR-HPV或TCT阳性患者,宫颈活检显示正常/宫颈炎10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53例、CINⅡ级55例、CINⅢ级63例、宫颈癌13例。2HR-HPV阳性患者共244例,其中HPV单一感染219例、HPV多重感染25例,单一感染以HPV16型最为常见、HPV18型次之,多重感染以HPV16/18型最为常见。宫颈活检显示正常或慢性宫颈炎8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41例、CINⅡ级52例、CINⅢ级59例、宫颈癌12例。3TCT阳性患者共251例,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5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4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42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宫颈活检显示正常/宫颈炎101例、CINⅠ级51例、CINⅡ级45例、CINⅢ级49例、宫颈癌5例。4HR-HPV对CINⅠ级检出率显著低于TCT,对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CT,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R-HPV与TCT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各有所长,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负荷量和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宫颈病变病人130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0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30例(对照组)。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病人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的表达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宫颈癌组和CINⅢ组高危型HPV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INⅠ及CINⅡ组(x^2=7.414~29.501,P〈0.01);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均高于CINI组,差异均有显著性(x^2=2045.871,P%0.05)。宫颈癌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高于CINⅢ组,CINⅢ组高于CINⅡ组,CINⅡ组高于cINⅠ组,差异均有显著性(x^2=4.022~4.329,P〈0.05)。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病人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0/5)、25.00%(2/8)、37.50%(6/16)、72.22%(13/18)、100.00%(19/19)。结论高危型HPV负荷量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处理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状况的整体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47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宫颈炎组(1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68例)、CINⅡ~Ⅲ组(72例)及宫颈癌组(93例)。比较各组患者多重HPV感染情况,比较多重HPV感染患者HPV类型分布情况,分析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构成比。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多重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Ⅰ组、CINⅡ~Ⅲ组高于宫颈癌组(P<0.05)。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高于CINⅠ组,宫颈癌组高于CINⅡ~Ⅲ组(P<0.05)。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以高危型为主,且按照构成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HPV16、HPV18、HPV56及HPV58等。结论 多重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促进了CIN进展,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筛查中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对本院308例妇科患者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进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联合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检测,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 308例患者HPV-DNA阳性患者127例,阳性率41.23%.分析液基细胞学(TCT)检测阳性涂片156例,其中冠心病(ACS)80例,组织病理学诊断CINⅡ、CINⅢ共7例,占8.75%;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50例,诊断CINⅡ、CINⅢ共22例,占44.00%;HSIL 26例,诊断CINⅡ、CINⅢ共24例,占92.31%.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检出率亦显著增加.最终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者172例,HPV阳性20例,阳性率11.63%;CIN患者136例,其中CINⅠ82例,HPV阳性59例(71.95%)、CINⅡ31例,HPV阳性27例(87.10%)、CINⅢ23例HPV阳性21例(91.30%),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DNA检测阳性率随之上升,CIN与慢性宫颈炎的HP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危型 HPV感染是CIN发生的重要因素,常规TCT检查联合HPV-DNA检测,可降低宫颈病变在常规筛查中的漏诊率,同时结合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对CIN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宫颈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HPV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旨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原位杂交(HCⅡ)方法检测30例慢性宫颈炎、23例CINⅠ~Ⅱ、19例CIN-Ⅲ以及22例ICC病例中高危HPV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组织几乎不表达HPV,显著低于CIN Ⅲ ICC,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高危HPV是早期诊断CIN Ⅲ及ICC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分别为88例,86例和46例,分别作为宫颈炎组、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33例).上述患者经过严格操作取样后检测HPV.结果 本文所选的220例患者中,8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检测阳性率为10.2%;8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42例,本组的HPV检测阳性率为48.8%;46例宫颈癌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32例,本组的HPV检测阳性率为69.5%.宫颈癌组患者的HPV检测显示阳性率高于癌前病变组,癌前病变组的HPV检测显示阳性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进行HPV检测有助于在上述人群中开展防治工作,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INⅠ)、CINⅡ、CINⅢ共116例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PV16、18型的存在。结果 ①Bcl-2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组织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CINⅡ、CINⅢ组织中Bcl-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组织(均为P〈0.05)。②HPV阳性组中,CINⅡ、CINⅢ组织的Bcl-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率(P〈0.05);CINⅡ、CINⅢ组织的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HPV感染呈正相关。结论 HPV感染可能通过诱导Bcl-2的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组织增殖从而在宫颈癌发生的早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宫颈局部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必要性及价值。方法对4225例女性均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定性检测宫颈局部组织中HPV感染,对HPV-DNA阳性及TCT异常者行阴道镜及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4225例中16例为TCT不满意标本,实际受检4209例中3713例TCT为正常范围或良性细胞改变,TCT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者496例。PCR法测定HPV-DNA阴性2828例,阳性885例。对152例ASC-US中HPV-DNA阳性的61例及所有高于ASC-US的344例均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显示,HPV-DNA的阳性率随TCT(宫颈病变按TBS分类)ASC-US以上的逐级增高(ASC-US→ASC-H→L-SIL→SCC)而递升;随阴道镜检后组织病理学分类级别的逐级增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而递升。在宫颈癌,HPV-NDA均为阳性。TCT异常以30~40岁年龄段为最高,4例鳞状细胞癌均在45~50岁。结论 HPV-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用于CIN及宫颈癌筛查,效率高于单纯使用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进一步组织病理学可确定病变性质及程度,是诊断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关键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毛磊  罗兢蓉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103-2105
【目的】探讨HPV16/18和survivin在宫颈癌进展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危宫颈癌患者108例做常规宫颈脱落细胞和分泌物PCR-HPV-DNA检查,并在阴道镜下行宫颈多点活检做病检和免疫组化,比较不同分级HPV感染阳性率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析HPV-DNA基因表达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HPV16/18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42%、61.90%、68.42%和82.86%,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的1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82%、90.48%、100%和100%,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阳性率的1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的HPVl6/18-DNA基因表达与survivin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HPVl6/18和survivin与宫颈癌进展关系密切,且均随CIN分级和宫颈癌级别的升高而表达增加,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和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之间的关系。方法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子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诊断CINⅠ、CINⅡ/Ⅲ及浸润癌的患者分别为105例、59例、10例,并以51例非CIN(病理正常或炎症)者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取宫颈脱落细胞行HC-Ⅱ法高危型HPV(HR-HPV)和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hTERC基因检测。结果 (1)根据组织学结果分为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各组HPV的阳性率分别为58.82%、67.62%、98.31%和1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病毒载量均值分别为135.67、345.04、535.08和612.62,CINⅡ/Ⅲ和浸润癌组的HPV病毒载量均值高于非CIN组(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HP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均增加。(2)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hTERC扩增率分别为3.92%、5.71%、57.63%和90.00%,各组间hTERC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Ⅱ/Ⅲ及浸润癌组hTERC扩增率显著增高,为非CIN和CINⅠ的10~15倍。各组hTERC扩增均数分别为6.50、9.00、17.81、36.50,扩增均数随病变加重明显升高,CINⅠ与非C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Ⅲ及浸润癌组hTERC扩增均数为非CIN和CINⅠ的2~4倍。(3)hTERC扩增在HPV阳性与阴性组分别为28.99%与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CIN组51例中,不伴有HPV感染的21例无hTERC扩增;CINⅠ与CINⅡ/Ⅲ组不伴HPV感染者各仅有1例hTERC扩增。结论 HPV载量和hTERC扩增均与CIN病变程度密切相关;hTERC扩增主要发生在HPV阳性病例,且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更为密切,有望作为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危型HPV检查及TCT对1 248例宫颈癌筛查对象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组织学CINⅠ期组、CINⅡ期组、CINⅢ期组、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及TCT阳性率与正常及炎症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INⅠ-Ⅲ期及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TCT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及炎症组;高危型HPV检测与TCT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灵敏度(92.2%),正确诊断指数(0.71)、阴性预测值(99.6%)及阳性预测值(40.2%)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检测与TCT联合对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治疗前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的表达能否成为预测治疗后疾病转归的指标。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IN患者治疗前HPV-L1壳蛋白表达,把CIN患者分为两组: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治疗后12个月通过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的表达。结果治疗前CINⅠ的涂片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0%,CINⅡ~Ⅲ的涂片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6.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P<0.05)。CINⅠ级组:术前HPV-L1壳蛋白阳性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随访过程中,HR-HPV持续感染阳性率为0%,而术前HPV-L1壳蛋白阴性的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阳性率为2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CINⅡ~Ⅲ级组:术前HPV-L1壳蛋白阳性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过程中,HR-HPV持续感染阳性率为2.33%;而术前HPV-L1壳蛋白阴性的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阳性率为22.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P<0.05)。结论 CIN患者治疗前HPV-L1壳蛋白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评估CIN患者治疗后预测疾病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叉头转录因子(FoxM1)与血管生内皮长因子(VEGF)蛋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0例宫颈组织标本中FoxM1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FoxM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3.64%、46.34%、60.87%,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8.18%、42.68%、63.04%,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FoxM1和VEGF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723-14.634,P〈0.01),宫颈癌与CIN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IN各组间(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Ⅰ-Ⅱ期与Ⅲ-Ⅳ期FoxM1和VEGF表达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131-2.997,P〉0.05)。宫颈组织中FoxM1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 FoxM1和VEGF可能参与了CIN和宫颈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情况,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组41例、CINⅡ组29例、CINⅢ组35例及宫颈癌组(SCC组)2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HPV DNA检测,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hTERC表达阳性率CINⅠ组(7.31%)、CINⅡ组(34.48%)、CINⅢ组(62.86%)及SCC组(75.00%)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与SCC组高于CINⅠ组(P<0.05);hTERC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31,P=0.031);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组(CINⅠ组+Ⅱ组+Ⅲ组)与SCC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00%,45.71%,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r=0.381,P=0.002)。结论 hTERC扩增在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比例较高,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PV病毒载量、分型及多重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56例患者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Ⅱ, HC-Ⅱ)检测高危型HPV(High-risk HPV, HR-HPV)病毒载量,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gene chip, HybriMax)进行HPV分型检测,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分级,实验分为无子宫颈上皮内病变(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 NLM)组143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Ⅰ级组28例、CINⅡ/Ⅲ级组49例和子宫颈癌组36例,分析各组HPV病毒载量、分型及多重感染在评价子宫颈病变中的价值.[结果] HC-Ⅱ检测NLM 组、CIN 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子宫颈癌组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27.97%、64.29%、87.75%、100%,与HybriMax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LM组HR-HPV感染率明显低于CIN 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癌组(P〈0.01);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R-HPV病毒载量也逐渐增加,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r=0.683,P〈0.01);HPV多重感染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与子宫颈病变程度亦无相关性(r=-0.062,P〉0.05).[结论]子宫颈病变程度与HR-HPV病毒载量密切相关,与不同亚型HPV多重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caspase 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XIAP和caspase-3在SCC(n=25)、CIN(n=80)及正常宫颈(normal cervix,NC,n=10)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高危型HPV 总感染率为62.6%(72/115).SCC、CINⅢ、CINⅡ、CIN Ⅰ、NC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8.0%(22/25)、84.0%(21/25)、68.0%(17/25)、33.3%(10/30)、20.0%(2/10),高危型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820,P =0.000).NC、CIN Ⅰ、CINⅡ与SCC组的XIAP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XIAP阳性率及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0,P=0.000).NC、CIN Ⅰ、CINⅡ、CINⅢ与SCC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阳性率及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20,P=0.000).在CIN及SCC中,XIAP与caspase-3、XIAP与高危型HPV感染分别呈负相关(r=-0.402,P=0.000)和正相关(r=0.458,P=0.000).结论:高危型HPV感染、XIAP高表达和caspase-3表达下调在宫颈癌前病变向SCC演变的过程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雄黄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DNA阳性负荷量影响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的局部治疗效果。方法用雄黄治疗26例宫颈HPVDNA阳性及CINⅠ级患者,进行宫颈雄黄上药(1 g),隔2 d1次,1月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于第5月月经干净后复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HPV-DNA、宫颈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不用药的对照组比较,TCT报告中,药物治疗组正常细胞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HPV转阴率为53.38%,与对照组HPV转阴率16.00%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HPVDNA负荷量(74.71±22.01)与对照组(161.32±96.10)比较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宫颈光滑者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宫颈活检病理报告显示,治疗组CINI逆转率为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显著(P<0.05)。肝肾功能指标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雄黄可提高HPV转阴率、降低宫颈HPVDNA负荷量,减轻宫颈糜烂,逆转宫颈CINⅠ级的病理改变。该药短期用于治疗CIN和HPV感染安全、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