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七氟醚和异丙酚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手术提供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Ⅰ组20例异丙酚静脉诱导,异丙酚静脉持续泵入4-8μgkg/h维持麻醉;Ⅱ组20例七氟醚诱导,七氟醚持续吸入1%-2%维持麻醉.观测两组病人不同时期的血糖、皮质醇及SBP、DBP、HR、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术中SBP、DBP比Ⅱ组明显降低(P<0.05);术中,术毕Ⅰ组皮质醇明显高于Ⅱ组(P<0.01);术毕时Ⅰ组血糖明显高于Ⅱ组(P<0.01).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比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或七氟醚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七氟醚应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LC)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胆囊腹腔镜手术(LC)的患者,ASA~级,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n=40)和七氟醚组(S组,n=40)。两组术中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术后苏醒时间和24 h疼痛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在T4、T5时间点P组的MAP较低,HR较慢(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拔管后30 min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组麻醉方法均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安全,七氟醚组对术后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丙酚麻醉对先心病患儿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242医院收治的11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予以异丙酚静脉诱导,并持续泵入6~8μg/(kg·h)维持麻醉,观察组59例采取七氟醚吸入诱导,并持续吸入2%~4%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糖、皮质醇及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后HR、SBP、DBP均有所降低,术中对照组患儿HR、SBP、DBP较观察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插管后血糖。皮质醇均显著降低,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术毕关胸时对照组血糖、皮质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先心病患儿心脏手术时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稳定,安全性优于异丙酚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2组病例术中均持续静脉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R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等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BIS等。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CVP、BIS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T1(P〈0.05)。术中高血压、降压药物的使用率和S组均低于R组(P〈0.05)。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而在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暴桂萍 《临床医学》2013,33(10):78-79
目的研究小儿腹腔镜手术中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法的效果。方法将9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根据麻醉方法分为七氟醚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组(异丙酚+瑞芬太尼)各49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手术时长、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插管后心率较诱导前明显上升,异丙酚组插管后及气腹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波动更加明显。七氟醚组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改善术中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促进患儿术后苏醒和拔管,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麻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鼾症手术麻醉在诱导、维持、苏醒及术后恶心呕吐的特性.方法:4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刮除术的小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P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诱导期及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P组插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S组,而拔管时的MAP、HR低于S组,P组苏醒期的躁动少于S组,两组诱导期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无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很好地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麻醉.相对而言,异丙酚复合氟胺酮组血流动力学的控制更为理想,苏醒期躁动较少,而七氟醚麻醉由于不需要额外的基础麻醉使用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异丙酚与七氟醚用于老年肩关节脱位复位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P组(异丙酚静脉麻醉)和S组(七氟醚吸入麻醉),麻醉后行手法复位术,监测患者入室后10 min(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即刻(T2)、麻醉诱导后5 min(T3)、麻醉诱导后10 min(T4)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复位时间、复位次数、一次复位成功率以及患者离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复位,术中未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呼吸抑制以及反流误吸。一次复位成功率S组高于P组,而且S组患者离开手术室时间短于P组(P〈0.05)。结论异丙酚与七氟醚均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行肩关节脱位复位术的麻醉,但七氟醚麻醉的患者的离室时间短于异丙酚麻醉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氨胺酮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诱导效果以及对患者苏醒期躁动期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n=60)和氯胺酮组(n=60),在患儿给予苯巴比妥及阿托品进行全麻之后分别采用七氟醚及氯胺酮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效果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能够顺利进行手术治疗,并且麻醉效果均良好,无严重事故发生;七氟醚组患儿较氟胺酮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缩短,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七氟醚组患儿支气管痉挛发生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不稳定发生率均较氯胺酮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拔管前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拔管后、拔管后5min七氟醚组患儿HR显著高于氟胺酮组(P〈0.05),而拔管后七氟醚组MAP显著高于氯胺酮组(P〈0.05),拔管后5min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七氟醚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为15.00%(20/60)显著低于氯胺酮组63.33%(38/6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七氟醚组躁动评分显著低于氯胺酮组(P〈0.05)。【结论】七氟醚较氯胺酮会导致患儿,HR加快、MAP增高,但是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但七氟醚与氯胺酮相比麻醉平稳,患儿术后苏醒快、麻醉时间短、血流动力学平稳、副作用发生率小,苏醒期躁动情况少,更适合于小儿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氟醚靶控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的临床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求靶控下的药物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常规实施全凭静脉TCI靶控麻醉;S组(七氟醚),实施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BIS值40)。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5(T2)、15(T3)、30(T4)45(T5)、60(T6)、90(T7)、120(T8)min时的、MBP、HR、;Sev组患者加记各个时点的七氟醚IT、ET的MAc值。结果:T2点两组均比T1降低(P〈0.05),S组高于P组(P〈0.05),两组比较T3至T7无显著性差异(P〉0.05);S组T3至T7各点ET值无统计学差异,ET%:2.46,约1.4MAc。结论:(1)七氟醚诱导较静脉麻醉诱导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2)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维持平稳,调控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老年患者七氟醚全麻麻醉深度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拟行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调控组):以BIS监测数据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七氟醚浓度;B组(经验组):以麻醉医师根据经验(临床生命体征变化)判断麻醉深度并调七氟醚浓度.记录麻醉期间血压、心率、BIS和苏醒时间,Steward评分等.结果切皮时、探查时、缝皮时B组血压(MBP),心率(HR),BIS较诱导前升高(P>0.05),A组波动较小.A组苏醒时间(8.12±1.35 min)明显小于B组(9.73±2.05 min)(P>0.05).结论 BIS 监测老年患者七氟醚全身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波动较小,麻醉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TCI)用于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下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复合TCI异丙酚组(P组)和硬膜外麻醉复合TCI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0例。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TCI,利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术中保持BIS于55-45水平作为消除患者术中知晓的客观指标。并在BIS≤55后2 min(T1)、10 min(T2)3、0 min(T3)、60 min(T4)、手术结束前10 min(T5)5个时间点分别记录SBP、DBP、HR、SpO2。并观察记录患者的入睡时间(Ts)和苏醒时间(Ta)。结果2组患者的BIS都能达到55以下,各个时间点的HR、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的Ts、Ta、SBP、DBP皆显著低于M组(P〈0.05或P〈0.01),但2组的SBP、DBP、HR、SpO2均在安全范围。结论异丙酚和咪达唑仑TCI皆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消除硬膜外麻醉患者的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E组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入艾司洛尔0.5mg/kg,随后以50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以等量的0.9%氯化钠液代替。采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Ce=3μg/mL)及罗库溴铵(0.8mg/kg)诱导插管,术中调整丙泊酚预期血浆浓度Cp值,使得脑双频指数(BIS)波动于40-55。分别记录手术期间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诱导前15min(艾司洛尔给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气腹后30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后1min(T6)各时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和脑双频指数(BIS)值。结果:E组手术期间丙泊酚用量(78.4±11.2μg/(kg·min)少于C组用量(89.3±15.2μg/kg/min),P〈0.05;E组苏醒时间(10.4±2.5min)短于C组(12.1±2.7min),P〈0.05。插管后1min(T3),C组SBP、HR和BIS均高于E组(P〈0.05)。而T4、T5、T6时点,C组HR均高于E组(P〈0.05)。结论:围术期小剂量艾司洛尔持续输注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的用量,且使麻醉诱导和苏醒平稳、迅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与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三聚氰胺致婴幼儿输尿管结石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输尿管结石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Sev)组(n=30)和丙泊酚(Pr0)组(n=30)。观察并记录诱导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和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另外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3 min、5 min、15 min、30 min时点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七氟醚组诱导时间(63.2±6.9)s长于丙泊酚组(38.2±12.7)s,七氟醚组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1.9±4.7)min短于丙泊酚组(15.6±8.2)min,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躁动发生率53.3%显著高于丙泊酚组13.3%(P〈0.01)。七氟醚组在插管前、插管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插管前、插管后3 min、5 min与诱导前相比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5),与同时间点七氟醚组相比血压显著降低(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婴幼儿输尿管结石手术,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躁动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65~85岁,ASAI~Ⅱ级,按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Ⅱ组0.3μg/kg,Ⅲ组0.4μg/kg,在BIS监测下注射丙泊酚2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经口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给药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BIS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相比,给药后3组SBP、DBP、HR及BIS均显著下降(P〈0.05),以Ⅲ组下降较明显(P〈0.05);插管时SBP、DBP、HR及BIS均上升,Ⅰ组升高较明显(P〈0.05),Ⅱ、Ⅲ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插管后BIS均小于5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0.3μg/kg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临床使用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开胸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通过完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15)和对照组(C组,n=15)。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5μg/(kg·h)维持输注至关闭胸腔;C组微泵注射与D组等速度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液。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4μg/mL,芬太尼3μg/kg(D组)或5μg/kg(C组),罗库溴铵0.9 mg/kg。术中D组患者在必要时可将芬太尼控制在0.1 mg静脉注射;C组患者芬太尼总量控制在8~10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T3)、进胸(T4)、开胸后30 min(T5)、开胸后1 h(T6)和手术结束(T7)各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药物应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和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波动较小;异丙酚[(125.84±36.08)mg比(88.75±22.37)mg]、芬太尼[(0.52±0.04)mg比(0.35±0.06)mg]、罗库溴铵[(105.38±15.60)mg比(82.85±18.15)mg]总用量降低;术中应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比例降低[66.7%(10/15)比20.0%(3/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用于开胸肺癌根治术可减少麻醉诱导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同时显著减少全身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5例。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麻醉诱导后10min(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后60min(T3)及术毕30min(T4)五个时点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于各时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无创动脉血压(NIBP)。[结果]①各时点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T1~4时,S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较P组明显降低(P〈0.01);T4时S组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P组低(P〈0.01)。[结论]七氟醚较丙泊酚能更有效的抑制老年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并能更有效的抑制机体由于过度刺激所造成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全身麻醉深度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40例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组,两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A组以BIS值判断麻醉深度并指导调整用药,B组根据经验调整用药,使BIS值维持在50±5、MAP和HR维持在基础值±20%范围内。常规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BIS,计算用药总量,记录苏醒时间;诱导期进行改良警觉/镇静(OAA/S)评分,评价BIS对全身麻醉手术期间麻醉深度的监测和指导意义。结果麻醉期间,B组SBP、DBP、HR和BIS波动明显大于A组(P〈0.05);A组的苏醒时间(7.5±2.5)min明显短于B组(9.8±3.9)min(P〈0.05);拔管后,A组躁动、嗜睡、恶心、呕吐患者少于B组;A组无1例发生手术中知晓,B组1例发生手术中知晓。结论 BIS可动态反映大脑生理功能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全身麻醉深度,指导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18.
解翔彬  陈霞 《临床医学》2011,31(3):19-20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全麻在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I组)和持续输注组(Ⅱ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0 min和停药后1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Ⅱ组患者在麻醉后5、10 min的SBP和DBP下降较I组明显(P〈0.05)。Ⅰ组患者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较Ⅱ组短(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麻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烧伤患者镇痛效应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将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择期行烧伤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实验组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记录不同时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术中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调节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Ct),维持BIS稳定。结果麻醉剂诱导后,2组患者的HR及MAP均无显著性改变,但BIS均显著下降;给予药物后,实验组BIS继续下降。HR显著下降,MAP略有下降,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分别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和生理盐水后,实验组患者HR、MAP和BI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异丙酚用量及苏醒期间咽喉疼痛、烦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麻醉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在不影响患者术后苏醒状态的情况下可产生明显镇痛效应,减少术中TCI异丙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