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Coronary spastic anginaCSA)是心脏外膜下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发生的一过性痉挛收缩,导致冠状动脉管腔不同程度闭塞,所支配心肌区域产生非透壁性或透壁性缺血,患者出现临床上心绞痛症状,同时相关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  相似文献   

2.
λ波是一个心室除复极均有异常的心电图波形,为独立的猝死高危心电图标志。λ波可由冠状动脉急性严重缺血引起,需要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本文报道1例冠状动脉痉挛引起意识丧失伴随λ波的临床病例。  相似文献   

3.
钙在心脏活动中的作用近年的生理学及药理学研究表明:钙无论在平滑肌、骨骼肌抑或心肌的收缩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从分子水平看,骨骼肌的收缩,是肌细胞内收缩蛋白系统活化的结果。构成该系统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两者以部分重叠的肌丝方式纵行排列。肌凝蛋白上有一“接合桥”,肌纤蛋白上有一“受桥点”。肌肉松弛时,接合桥与受桥点之间是相互分开的,且被原肌凝蛋白及原宁蛋白所阻隔;肌肉收缩时,阻隔被除去,肌纤蛋白丝向肌凝蛋白丝方向滑行,接合桥与受桥点强力结合,形成  相似文献   

4.
冠状微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在1967年,Likoff等[1]报导15例患者,年龄30~53岁,表现为心绞痛(9例为劳力型,6例为不稳定型),服用硝酸盐类药物可以缓解,运动心电图及心绞痛未发作期的安静心电图均示心肌缺血,但全部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肺动脉嵌楔压和心输出量均正常,当时他们曾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冠心病。同年稍后,Kemp等[2]分析一组50例患者,其中女性31例。患者中35例为不典型心绞痛,冠脉造影均无异常发现。11例作心脏起搏-心肌乳酸测定,证实有心肌乳酸产生,提示在起搏条件下,心肌处于部分无氧代谢状态。当…  相似文献   

5.
钙拮抗剂引起的冠脉扩张只对少数变异型心绞痛,非心率相关的隐匿性心绞痛以及过度通气和部分寒冷诱发的心绞痛有治疗作用。而且,不同种类的CCA其疗效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的典型诱因为劳累等确切的负荷,现有的钙拮抗剂既可减轻症状又可提高活动能力.许多报道称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的效应相似,唯后者疗效略强.钙拮抗剂的不良作用较β阻滞剂为少,两类药物并用适宜于绝大多数需要药物治疗的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观察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对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入院后一周内行冠脉造影 ,分析其病变特点、狭窄程度及前向血流 ,根据病变的形态将病变分为单纯病变和复杂病变 ,随访 6~ 1 2个月 ,观察终点为非致死性心肌梗塞或心脏性死亡。结果 共发生心脏事件 1 2例 ,复杂病变对预后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前向血流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心绞痛(AP)对AMI者临床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6例AMI者以AMI前有无AP分为两组,且比较两组对肌酸激酶(CK)峰值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冠脉侧支循环和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有AP组(A组)的188例与无AP组(B组)的78例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病死率等A组明显低于B组(P〈0.01),侧支循环发生率、梗死范围、左室功能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既往及AMI前心绞痛可使心肌循环作出适应性调节,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梗死前反复的AP所致的缺血刺激,具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冠状动脉痉挛亦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Marzilli等①对212例缺血性心脏病有全面冠脉造影资料的研究结果,认为冠脉痉挛不仅可以引起心肌缺血,而且还是促使冠脉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原因。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冠状动脉痉挛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用钙拮抗剂治疗等方面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钙拮抗剂对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18例CAS患者分别接受地尔硫类(306例)、硝苯地平控释剂(132例)及贝尼地平(80例)3种钙拮抗剂治疗,每3个月随访1次,以胸痛或胸闷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为治疗有效,比较3种钙拮抗剂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长期维持率,并根据胸痛或胸闷发作时是否伴有ST段抬高分为典型和非典型CAS组,比较2组患者对不同钙拮抗剂的疗效。结果:3类钙拮抗剂的有效率为:贝尼地平(90%)和地尔硫类(83%)均高于硝苯地平控释剂(74%,P<0.01及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地尔硫组与硝苯地平控释剂组(均为9%)显著高于贝尼地平组(0,P<0.01);贝尼地平的长期维持率(90%)显著高于地尔硫类(74%,P<0.01)和硝苯地平控释剂(67%,P<0.01);3种钙拮抗剂对典型CAS患者的疗效相似且均优于非典型患者,对于非典型患者,硝苯地平控释剂有效率(62%)显著低于地尔硫(81%,P<0.01)和贝尼地平(88%,P<0.01)。结论:3种钙拮抗剂均能有效地治疗CAS,但地尔硫疗效优于硝苯地平控释剂,而贝尼地平的疗效和依从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抑郁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抑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CS的262例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两组的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分析抑郁与各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了解ACS并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和抑郁与HRV的相关性。结果ACS并抑郁患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40.8%,11.4%,19.4%,21.4%,13.3%,9.4%和8.2%。抑郁均为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ACS并抑郁患者时域指标、高频功率均低于非抑郁组,极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于非抑郁组。抑郁严重度指数与HRV各指标相关。结论ACS并抑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抑郁为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冠心病的新发病例数为1200万例,死亡人数为46万例;在45~55岁人群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30%左右,65~75岁则为65%左右,75岁以后更高。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和医疗条件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得到延长,冠心病患者中较高年龄患者比例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静脉应用腺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9年3~12月,60例准备行PCI的U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腺苷组(PCI术前10 min应用腺苷,30例)和对照组(PCI术前10 min应用生理盐水,30例)。观察两组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基础上,PCI术前和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随访PCI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记录使用腺苷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前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2~3级发生率和CT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2%比72.5%,41.60±13.76比42.13±14.30,均为P>0.05)。两组PCI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3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比92.9%,P>0.05);腺苷组靶血管CTFC则显著优于对照组(23.03±8.38比28.50±10.24,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PCI联合静脉应用腺苷能改善UA患者术后靶血管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4.
遭受不可逆性损伤的缺血心肌在再灌注后,发生钙大量流入和磷酸钙沉积于线粒体。由于钙是心脏利用能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钙负荷过度可促进氧供和氧需比例失衡,从而加速心肌细胞死亡。本文旨在探讨用异搏停抑制钙经过肌纤维膜的流入,是否能延迟或防止缺血性损伤。方法:实验狗在静脉麻醉、气管插管下经左胸切开心包,分离出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安置丝线环圈,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并经股动脉和左室插管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心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我院24例uA的临床表现、EKG特点以及预后中捕捉预测预后的指标。全部为1989-93年的住院病人,诊断必须符合以下三点:(1)临床上有新发生的低工作负荷或休包时心绞痛或心绞痛加重;(2)EKG显示胸痛时短暂的S-T-T改变.S-T抬高或压低&;gt;1mm.无新的Q波;(3)CPK总活力为正常2倍以下。共计24例,男23例,女1例,年龄42-72岁(平均57.5岁)。  相似文献   

16.
对177例有、无梗塞前心绞痛的首次AMI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为有梗塞前心绞痛组CK值、住院死亡率、严重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梗塞前心绞痛组,此仅与梗塞前服用抗心绞痛药物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将我院24例uA的临床表现、EKG特点以及预后中捕捉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老年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增长较为显著。据调查,城市老年人冠心病患病率为10.7%,居老年人心脏病患者患病率之首位,病死率高,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为此,我们观察了我科自1989年1月至1999年10日住院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93例,并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情绪变化、体重、饮食习惯等对心绞痛预后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情绪变化较为明显,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39例SAP患者随机分成心脏康复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73例),心脏康复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4个月,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测定试验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栓素A2(TX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随访两组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CRP、IL-6、TXA2、LDL-C水平均有下降;心脏康复组血浆CRP、IL-6水平较常规药物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年,心源性死亡、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康复治疗组需血运重建者更少(6.3%比20.0%)(P0.05)。结论心脏康复对SAP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改善SAP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