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比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iRoot BP Plus在难治性前牙根尖周病患者根管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46例难治性前牙根尖周病患 者,均为单颗患病且实施根管倒充填治疗。其中82例患者采用MTA治疗(MTA组),84例患者采用iRoot BP Plus治 疗(iRoot BP Plus组),80例患者接受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对照组)。对比根充质量、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局部红肿、疼 痛评分,不同时刻旧根尖指数(O-PAI)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iRoot BP Plus组适充率较MTA组和对照组高(P < 0.05)。MTA组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局部红肿、疼痛评分的差值较对照组高(P <0.05),iRoot BP Plus组最高(P < 0.05)。iRoot BP Plus组O-PAI评级较MTA组、对照组低(P <0.05),相对效果较好;MTA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 < 0.05),相对效果较好。iRoot BP Plus组临床总有效率最高(P <0.05)。结论 在难治性前牙根尖周病患者根管治疗 中MTA、iRoot BP Plus均优于氢氧化钙糊剂,且应用iRoot BP Plus可保证适充率,并有效减轻局部红肿、疼痛, 改善O-PAI,疗效理想,有望替代MTA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77-80+95
目的 探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iRoot BP Plus倒充填和Bio-Oss植骨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共计126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iRoot BP Plus根管倒充填和Bio-Oss植骨修复缺损分为三组。术后复查,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定结果,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2个月根尖手术中行iRoot BP Plus和Bio-Oss联合应用组治疗成功率达97.62%,iRoot BP Plus治疗组未行Bio-Oss植骨组的治疗成功率达80.95%,而单纯根尖手术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仅为54.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iRoot BP Plus倒充填联合Bio-Oss植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形成根尖屏障修复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的效果。方法 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医院牙体牙髓专家门诊收治的80例(80颗患牙)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患者,按材料差异应用差异分为两组,A组40例:根尖屏障修复术中应用iRoot BP Plus材料;B组40例:术中应用MTA材料;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结果 A组、B组效果评价比较(P>0.05)。A组充填操作时间(8.51±1.38)min,短于B组的(15.48±2.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6个月O-PAI评分低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B组的20.00%(P<0.05)。结论 iRoot BP Plus和MTA形成根尖屏障修复根尖未发育完全恒牙均有相似效果,但iRoot BP Plus充填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选择158例需行根管治疗的瘘管型慢性根尖炎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iRoot SP封闭剂单尖法充填,对照组采用iRoot SP封闭剂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记录2组患牙根管充填时间、术后48 h疼痛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根管充填时间分别为(86.6±12.1)s和(138.6±11.2)s(P<0.05);2组术后48 h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6.67%(P<0.05);术后1年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7%和92.00%.采用iRoot SP根充糊剂和单尖法根管充填在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操作中术后疼痛反应小、操作时间短、临床疗效可靠,可以用于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文文  姚宁 《吉林医学》2022,(7):1883-1885
目的:比较外伤性冠折露髓的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应用盖髓剂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聚合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伤性冠折露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iRoot BP Plus组(n=50)与三氧化聚合体组(n=50)。两组均采用活髓切断术进行治疗,iRoot BP Plus组71颗牙采用iRoot BP Plus盖髓,三氧化聚合体组73颗牙采用三氧化聚合体盖髓。比较两组盖髓时间、术后1年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牙齿变色情况与术后1、3、6个月的牙本质桥形成率与牙本质桥厚度。结果:术后1年,iRoot BP Plus组和三氧化聚合体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55%和8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BP Plus组盖髓时间(2.61±0.34)min短于三氧化聚合体组的(4.86±0.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7,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牙本质桥形成率与牙本质桥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iRoot BP Plus组的牙本质桥形成率及牙本质桥厚度均高于三氧化聚合体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目的探讨iRoot SP糊剂填充联合纤维桩冠修复治疗隐裂性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隐裂性牙髓病患者15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Root SP组和AH Plus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AH Plus糊剂根管填充,观察组采用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填充,两组均于治疗后1周进行纤维桩冠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及疼痛情况情况。结果iRoot SP组术后总疼痛率优于AH Plus组(P<0.05);两组治疗后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和牙齿松动度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Root SP组咬合力大于AH Plus组,牙齿松动度低于AH Plus组(均P<0.05);iRoot SP组总有效率高于AH Plus组(P<0.05)。结论iRoot SP糊剂填充联合纤维桩冠修复治疗隐裂性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降低疼痛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尖倒充填是显微根尖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倒充填材料的选择影响手术的预后,本研究旨在评估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在显微根尖手术应用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并与三氧化物聚合物(MTA)相比较,以期为临床倒充填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安徽省口腔医院牙体牙髓儿童牙病科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显微根尖手术的患者60例(81颗患牙),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按照随机数表分为2组,试验组为iRoot BP Plus组29例(39颗患牙),对照组为MTA组31例(42颗患牙),由同一术者按标准化步骤对患者实施显微根尖手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1年随访时获得的临床和X线评估资料作为疗效评定的主要依据,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对2组成功率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Root BP Plus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2.3%,MTA组为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显微根尖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牙位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尽管病变直径≤1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种根管封闭剂(AH Plus, Gutta Flow, iRoot SP)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治疗牙髓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病患者180例(180颗患牙),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式随机分为AH Plus组、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每组60例,三组分别以AH Plus、Gutta Flow及i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再联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用于根管填充治疗。对比三组患牙根管填充质量、充填时间、充填面积占比、术后疼痛发生情况(Mohd评分标准)、术前与术后1周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AH Plus组、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的恰填率分别为96.67%、98.33%和98.33%,三组填充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的充填时间短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AH Plus组、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术后1周的疼痛率分别为16.67%、5...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iRoot BP Plus陶瓷材料与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两种盖髓剂用于乳牙深龋露髓患牙髓切断术中的价值。方法:按照使用盖髓剂的不同将95例牙髓切断术治疗单颗乳牙深龋露髓患儿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4)。观察组采用iRoot BP Plus盖髓,对照组采用MTA盖髓;分别于术后1、3、6及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iRoot SP糊剂和AH plus用于牙髓炎患者根管充填后短期疼痛的发生时间、发生率与持续时间及6个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诊断为牙髓炎、根尖炎的172颗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根管预备后,分别使用iRoot SP(实验组)和AH plus(对照组)糊剂配合牙胶尖冷侧压充填。比较两组术后24h、7d的疼痛反应,3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iRoot SP糊剂术后24h、7d疼痛率均明显小于AH plus糊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术后成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iRoot SP糊剂的患者术后反应轻,成功率高,短期内观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AH Plus糊剂、iRoot SP 糊剂在老年人根管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根尖周炎和牙髓炎患牙160颗,随机分成两组,根管预备后分别使用iRoot SP和AH Plus作为根充糊剂,冷胶法完成根管充填。术后评价24h疼痛反应,半年随访观察评估临床疗效,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术后24h随访复查,复诊率100%。疼痛发生率iRoot SP组15.00%,AH Plus组12.50%;半年复查iRoot SP组获随访76颗,失访率5.00%,AH Plus组获随访75颗,失访率6.25%,半年根管治疗成功率iRoot SP组为96.05%,AH Plus组94.67%;术后24h疼痛发生率、半年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SP 作为根管充填糊剂,在老年人根管充填术后即刻反应轻,近期疗效可靠,但是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感染儿童年轻恒牙采用PRF联合牙髓血运再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69颗感染年轻恒牙,分为实验组(31颗),对照组(38颗)。实验组采用PRF联合牙髓血运再生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牙髓血运再生术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随访。比较2年时2组临床疗效、牙髓活力以及牙根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2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根管厚度及牙冠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牙髓活性反应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年轻恒牙采用PRF联和牙髓血运再生术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牙根生长和根尖孔闭合,恢复牙髓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使用2.5%NaClO溶液作为冲洗剂对大鼠炎症牙髓保存治疗后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上颌磨牙48颗,采用髓腔暴露法穿髓暴露24 h制备牙髓炎症模型,然后切除部分冠髓,根据对牙髓切断后不同的冲洗处理方法分组,2.5%NaClO冲洗(NaClO)组和生理盐水冲洗(NS)组,均以iRoot BP Plus盖髓,窝洞用玻璃离子封闭。两组分别于术后第1、7、28天各处死4只动物,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估剩余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组织破坏及硬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 2.5%NaClO组和NS组的牙髓炎症反应、组织破坏程度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在术后第1、7、28天表现近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大鼠炎症牙髓模型上牙髓部分切断后运用2.5%NaClO作为iRoot BP Plus盖髓前冲洗止血剂与生理盐水表现出相似的作用,并不影响牙髓炎症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生物陶瓷类材料iRoot BP Plus修复治疗恒磨牙大面积(直径≥5 mm)髓室底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6例恒磨牙大面积髓室底穿孔病例,应用生物陶瓷类材料iRoot BP Plus修复后再行根管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通过临床与影像学检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18例患牙无疼痛不适,正常行驶咬合功能,根分叉及根尖周影像无异常,效果良好;2例患牙出现自发痛与咬合不适;6例患牙出现牙周袋,髓室底穿孔处低密度影像,8例患牙均予以拔除.结论 生物陶瓷类材料用于恒磨牙大面积髓室底穿孔修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更大程度保留患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种植机在缓解干槽症疼痛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90例干槽症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三十例,对照组:常规双氧水棉球擦洗治疗,实验组1:高速涡轮机行死骨清除术,实验组2:运用种植机行死骨清除术,观察三组术后第三天、第六天疼痛变化情况,记录三组明显缓解疼痛所需时间。结果术后3天实验组2的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值(VAS值)较对照组、实验组1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6天时VAS值实验组1、实验组2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2与实验组1相比VAS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三组中消除疼痛所需时间上,实验组2、实验组1较对照组均由明显缩短(P0.05)。结论运用种植机行死骨摘除术治疗干槽症能迅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者成功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检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就诊、有乳磨牙诊断为慢性牙髓炎、行牙髓切断术的患儿,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且盖髓剂为iRoot BP Plus或MTA的患牙,盖髓剂为iRoot BP Plus的患牙全部纳入实验组(iRoot BP Plus组),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选择性别、年龄、牙位、医生级别、牙髓状态、冠部修复方式和随访时长作为协变量进行1 ∶ 1匹配盖髓剂为MTA的患牙纳入对照组(MTA组)。收集各组患牙治疗前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情况、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并分别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32例患儿,178颗患牙,每组各89颗,平均随访时间(462±99) d,截止至2019年12月,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成功率分别为89.9%、93.3%,iRoot BP Plus组成功率稍低于MT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牙髓状态的好坏显著影响iRoot BP Plus组的治疗成功率,而年龄、牙位、医生级别、冠部修复方式对成功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可以取得与MTA相似的治疗效果,牙髓状态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其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仍需进行更大样本、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璐 《浙江医学》2023,45(10):1063-1066
目的观察Vitapex根管填充材料在难治性根尖周病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周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Vitapex根管填充材料作为根管填充物进行根管治疗,为观察组;另30例采用AH-Plus根管充填材料作为根管填充物进行根管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填充质量、疼痛情况、旧根尖周指数(O-PA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6%比73.34%,P<0.05)。观察组患者的适充率高于对照组(93.34%比73.34%,P<0.05)。治疗1周、2周、1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O-PAI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难治性根尖周病根管治疗中使用Vi-tapex根管填充材料作为填充材料,相较于AH-Plus根管充填材料,可提高填充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管侧穿修补材(iRoot BP)与无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治疗年轻恒牙意外露髓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年轻恒牙意外露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iRoot BP组和MTA组,每组各52例.iRoot BP组患儿采用iRoot BP盖髓治疗;MTA选用MTA盖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盖髓操作时间、治疗结束3个月后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儿疼痛情况(VAS评分)、牙龈健康状况(GI及SBI评分)、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填体不牢固或缺损、牙冠变色、牙髓活力异常、无牙本质桥形成及牙髓炎等发生情况.结果:iRoot BP组盖髓操作时间短于MTA组(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临床疗效优于MTA组(P<0.05).术前,两组患儿VAS、GI及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Root BP组VAS、GI及SBI评分优于MTA组(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两组患儿均无充填体不牢固或缺损现象发生,且牙髓活力异常、无牙本质桥形成及牙髓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A组牙冠变色发生率高于iRo-ot BP组(P<0.05).结论:与MTA治疗相比,iRoot BP治疗能缩短年轻恒牙意外露髓患儿的盖髓操作时间,减轻疼痛,优化牙龈状况,且术后无牙冠变色情况出现,整体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伤性恒前牙冠折露髓患者活髓切断术中不同盖髓剂对治疗疗效及钙化桥形成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外伤性恒前牙冠折露髓患者104例(126颗牙),根据患者使用盖髓剂的不同将其分为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CH)组(34例,42颗)、矿物三氧化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MTA)组(33例,39颗)和iRoot BP Plus组(37例,45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牙根吸收情况、钙化桥形成率。结果 术后6个月,MTA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CH组(P<0.05),术后12个月,MTA组和iRoot BP Plus组患者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CH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MTA组和iRoot BP Plus组患者的牙根吸收情况均显著优于CH组(P<0.05);术后3个月,MTA组和iRoot BP Plus组患者的牙钙化桥形成率显著高于CH组(P<0.05)。结论 外伤性恒前牙冠折露髓患者行活髓切断术时使用MTA和iRoot BP Plus的疗效及钙化桥形成率相当,均优于CH。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酸蚀处理倒预备洞型对根尖倒充填材料封闭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80颗新鲜拔除的下颌磨牙,使用3.5倍放大镜检查,排除牙根隐裂,清洁干净后保存于蒸馏水中备用,截取其远中根,行根管治疗。根管预备使用旋转镍钛器械,根管充填采用冷侧压法。根管治疗后牙根截去根尖3 mm,使用超声尖倒预备(3 mm深)。倒预备后牙根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银汞、临时充填材料(intermediate restorative material, IRM)、新型根尖倒充填材料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4种材料倒充填。每组再根据倒预备洞型行酸蚀处理与否分为酸蚀组和非酸蚀组两个亚组,每组10颗牙。牙根倒充填后使用藻酸盐印膜材覆盖根尖,保存在PBS溶液中1周,待其固化,使用亚甲基蓝染色1周,取出纵行劈开,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amhane’s T2 法,α值设为0.05。结果:各组渗漏值为:银汞酸蚀(2.80 ± 0.72) mm,银汞不酸蚀(2.07 ± 0.86) mm,IRM 酸蚀(1.54 ± 0.19) mm,IRM 不酸蚀(1.12 ± 0.28) mm,iRoot BP Plus 酸蚀(0.20 ± 0.20) mm,iRoot BP Plus 不酸蚀(0.11 ± 0.08) mm,MTA 酸蚀(0.19 ± 0.19 )mm,MTA 不酸蚀(0.17 ± 0.14) mm。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mhane’s T2 法组间比较显示: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渗漏显著小于银汞和IRM组(P<0.05);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渗漏无显著差别;酸蚀会增加IRM的渗漏性(P<0.05);酸蚀对MTA、iRoot BP Plus和银汞的渗漏性无显著影响。结论:酸蚀处理不能改进根尖倒充填材料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