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功能磁共振与神经导航融合定位和保护脑功能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影像(fMRI)与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图像融合定位和保护脑功能的应用价值,论证病变至功能区的最近距离与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20例位于或靠近脑功能区的颅内病变患者,手术前进行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脑功能磁共振检测(包括语言功能、视觉功能、肢体运动和舌运动功能),将激活功能区图像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图像融合,手术前注册、校正,在fMRI影像导航下进行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结果20例患者功能磁共振影像与神经导航系统图像融合、注册顺利,术中准确定位颅内病变与脑功能区(除1例病例因注册后肿瘤卒中,术中出现导航漂移现象,术中超声予以矫正)。病变近全切除2例,全切除18例。20例患者中,4例患者手术后出现新神经功能障碍,2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已恢复,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手术致残率10.0%,无手术死亡。4例手术后出现新神经功能障碍者病变位于功能区,14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mm。11例患者在阅读汉字时出现广泛的激活,语言区位于左半球额中回第9区和颞叶第46区,视觉系统17—19区。结论fMRI导航为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提供直观准确的功能区判定方法,保护脑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对于中国人语言功能区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尤有帮助。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mm,手术全切除病变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术中磁共振(iMRI)及神经导航辅助切除脑深部微小病变的效果.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从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应用(iMRI)及神经导航系统切除脑深部微小病变(病灶与皮层距离≥2 cm,病灶最大直径≤30 mm)切除术42例,当术中难以找到病变时中止手术,放置骨蜡进行参照,进行(iMRI),采用更新的术中影像进行导航,指导手术进一步切除病变.结果 42例病变均成功找到病灶,40例进行影像学意义上的全切,2例因病变过于靠近重要功能区行次全切,无死亡病例,术后早期3例患者出现低于术前的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2例恢复至等于或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 iMRl)能及时采用最新的影像发现残余病灶和纠正脑移位,神经导航定位精确度高,二者结合切除颅内深部微小病变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史赛克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Stryker Neuro Navigation)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包括定位的精确性,应用范围,最佳手术入路设计,安全可靠性.方法 对39例颅内及椎管内病变患者在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下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全切除27例(69%),次全切除12例(31%),导航引导的注册精度误差平均为1.9 mm,所有手术入路设计在术前完成,尽量避开功能区,使病灶完整或最大限度切除,同时保留正常脑组织及重要结构.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切除病灶彻底、副损伤小,特别是对于深部病变及重要功能区病变可精确定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对于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s,CA)的治疗,手术切除病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术中定位功能区或脑深部的CA因病灶小或位置深的CA比较困难,这长期以来一直是神经外科面临的难题。神经导航技术能精确定位,合理设计手术方案和手术入路,避开功能区,寻找最佳路径,达到以最小手术损伤获得切除病灶和最大限度保留神经功能的目的。我科2002年12月至2007年2月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内CA共1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锁孔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底及脑深部肿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 对 2 5例颅底及脑深部病变行锁孔开颅显微神经外科切除术 ,其中部分使用内窥镜及术中超声辅助技术。结果  2 2例实体瘤全切除 (或等体积切除 ) 1 9例 ,次全切除 3例 ,无手术死亡、致残及开颅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锁孔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底和脑深部病变的微创治疗技术 ,恰当选择适应证、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尤其重要 ,神经内窥镜、术中超声的应用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内病变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颅内肿瘤和血管性病变患者,经术前MRI薄层扫描(2 mm/层)或加行fMRI检查,将影像数据输入BrainLab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和术前计划,标记病灶及其临近重要功能区.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确定病灶位置及范围,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变,术后进行临床学和影像学评价.结果:18例病灶获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新增偏瘫,其余21例无新增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神经导航能有效指导手术入路,对术前计划和显微手术的术中引导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微小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23例,并对神经导航系统的术中准确性和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过程中寻找病变成功率为100%,导航手术的病变总全切率达到100%.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中应StealthStafion神经导航系统可靠、准确,提高了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手术全切率,同时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探讨立体定向技术结合锁孔手术切除脑内病灶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15例.14例病灶完整切除,1例病灶部分切除,均经CT证实.12例术后原有神经损害症状消失,无手术并发症.CT引导的立体定向技术结合锁孔显微手术是治疗脑内小病灶及深部病变的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可以起到与导航系统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Yang MQ  Wang S  Zhang Y  Wang R  Zhao YL  Zhang D  Xu L  Zhao JZ  Wang B  Zhuo Y  Chen 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1):2907-2911
目的 拟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术前确定语言功能皮层位置及其与病灶的关系,探讨fMRI在保护语言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术后随访论证fMRI融合神经功能导航对术中语言功能保护的作用及术后语言功能缺失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北京天坛医院88例位于或邻近语言功能区的颅内病变患者,在术前接受脑fMRI检查(包括语言功能、视觉功能及肢体运动和舌运动功能检测),将fMRI图像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图像融合,术前进行注册、校正,在fMRI导航下进行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术后3~6个月复查fMRI,对照术前fMRI评价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8例患者术前行fMRI图像与神经导航系统图像融合、注册顺利,术中能明确定位颅内病变与语言功能区.72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 10 mm,6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5 mm,10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5~10 mm.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手术致残率6.8%(6/88),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在阅读汉字时均出现广泛的激活.表现为:双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双侧或左侧颞上回(BA46区)、视觉系统17 ~19区、双侧小脑等.结论 fMRI融合神经导航术中可定位语言功能区,对术中保护脑语言功能区,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手术并发症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 mm时,手术全切除病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适用范围及效果.方法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进行神经外科手术110例与同时期采用传统方法手术的相近病例进行多指标对照.结果 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手术病例中,病灶全切除86例,部分切除24例,术后并发症15.5%,注册误差为(1.2±0.6)mm; 与传统显微镜下手术对比在切口大小、骨窗面积、皮质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病变切除、脑内深在小病灶定位及清除具有显著优势; 可提供手术前模拟手术、术中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准确、直观,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损伤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现已成为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内镜辅助进行病灶定位及手术切除20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8例、动静脉畸形6例、脑膜瘤2例,室管膜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静脉畸形各1例。结果注册误差为1.5~3.9m,平均为2.6m。全切16例,近全切3例,静脉畸形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者。除1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辅助导航可以使术中定位更准确,并实现实时动态导航,可降低手术中医源性损伤,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神经导航技术在深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导航技术在深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导航工作站所显示深部胶质瘤的三维结构,制定手术计划,在观察棒导航下寻找病灶,完成胶质瘤切除术。结果 在神经导航下完成68例深部脑胶质瘤切除,定位准确,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神经导航在部位深、病灶小、肉眼难以识别的胶质瘤等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地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统计完整脑功能区胶质瘤60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组,观察组利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荧光导向技术,术中在不同距离处和不同染色区域收集肿瘤标本,做相应病理分型和免疫组化分析,并比较两组肿瘤全切率和术后功能神经障碍情况,分析两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均顺利实现功能技术融合和术中导航,术中荧光可见明显不同染色区域,两组胶质瘤病理分型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高级别胶质瘤全切率、术后功能神经障碍情况、术后前3个月肿瘤复发情况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距离处肿瘤标本免疫组化分析各指标表达可见明显变化趋势,荧光染色区域与术后病理特征相符。 结论: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可提高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全切率,改善神经术后功能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神经导航和术中脑皮质电图监测切除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和脑皮质电图监测切除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M)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1997—2003年收治70例CM病人,男53例,女17例,年龄8~62岁(平均33岁)。首发症状:脑出血31例(44.3%),癫痫29例(41.4%),头痛5例(7.1%),神经功能缺损4例(5.7%),体检发现1例(1.4%)。病灶直径5~50min,平均21mm。病灶部位:大脑半球深部39例,底节、丘脑11例,脑干9例,小脑半球5例,多发6例。手术前头皮贴5个标记物行MRI扫描,将资料输入导航工作站,画出肿瘤轮廓,并完成三维重建。幕上病灶经皮质的脑沟和脑裂入路,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切除病灶。对29例合并癫痫的病人,手术中予以脑皮质电图监测,病灶切除后,多处皮质热灼术,消除癫痫波。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复查CT和/或MRI均未见残留。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致残率8.6%。术后有4例病人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对术前有癫痫发作病例24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9.4个月),其中19例(79.2%)无发作,5例(20.8%)癫痫症状改善。结论 对于有过出血史及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或病人不愿意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脑CM应考虑手术切除病变。应用神经导航和脑皮质电图监测切除脑CM手术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手术后致残率,并有效地控制癫痫。  相似文献   

15.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行MRI或CT检查,将数据输入导航系统,进行头颅或脊髓三维模型重建,设计手术切口和入路,术中实时定位。1999年11月-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 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 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李海涛  师艺峰  熊海兵  石全红 《重庆医学》2012,41(14):1372-137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及唤醒在功能区神经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该院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及唤醒在27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22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出现感觉性失语2例,单侧肢体瘫痪5例,经过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对于重要功能区神经胶质瘤,神经导航可在术前精确定位,设计最佳手术路线,术中超声与术中唤醒可判断出病灶与正常脑组织以及功能区的分界,实现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在语言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右利手患者在术中磁共振和基
于血氧水平依赖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功能神经导航辅助下实施语言功能区病变手术,按部位分为A组(左额下回后部
附近病变)和B组(左颞上回后部附近病变),术前及术后2周用西方失语症成套试验对所有患者进行语言评估,获得失语
指数(AQ)。结果AQ术前正常者(AQ≥93.8)33例,AQ术后与AQ术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Q术前低于正常者28例,AQ
术后较术前对比有所提高(P<0.01)。术后2周时,14例(23.0%)出现语言功能下降,仅有2例(3.2%)在6个月随访时仍存
在语言功能障碍。41例获得全切除,20例获得次全切除,AQ变化值(ΔAQ=AQ术后-AQ术前)与病变切除程度无关,A组ΔAQ
高于B组。结论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技术能够较好显示病变与语言相关皮层及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语言
功能区病变患者术后语言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