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电动吸奶器对产妇产后泌乳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常规乳房按摩的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在常规乳房按摩基础上应用电动吸奶器干预的4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产后泌乳量、乳房肿胀情况、产妇舒适度、母乳喂养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产后泌乳量、乳房肿胀程度、产妇促泌乳期间舒适度、母乳喂养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电动吸奶器的使用可对产妇产后泌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产妇舒适度较高,乳房肿胀程度轻微,有助于提升产后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对分娩后产妇缺乳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顺产的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并结合催乳方剂,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产前按摩配合中药治疗对产后泌乳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于本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于分娩前行乳房按摩,产后即给予催乳饮口服,对照组不进行按摩及催乳饮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等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72h泌乳量及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阴道出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按摩配合中药催乳可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刺激产妇血清泌乳素分泌,并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顺利分娩产妇,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的哺乳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加用乳房按摩护理。并对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乳房肿胀缓解时间、乳汁达标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与乳房肿胀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汁达标率97.73%,比对照组的7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催乳可促使产妇产后乳汁有效分泌,促使乳汁分泌达标率明显提高,可缩短产后泌乳时间与乳房肿胀缓解时间,促使母婴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P催乳技术对产妇生理、心理、泌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入住的65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0例,对照组320例。两组产妇分娩后均按照爱婴医院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另外采取5P催乳术对产妇进行催乳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分娩后首次足量泌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胎粪转黄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P催乳技术可促使产妇提早足量泌乳,满足新生儿对母乳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早期母婴分离情况下使用手动吸乳器和电动吸乳器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2013年1-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由于早产、新生儿窒息、母亲由于医学指征需要暂停母乳喂养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对研究组使用电动吸乳器,对照组使用人工吸乳器进行早期乳房按摩刺激。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肿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电动吸乳器较人工吸乳器能在母婴分离的早期有效促进早泌乳,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后实行乳房按摩对产妇心理及泌乳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2小时开始实行乳房按摩每日2次,比较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干对照组的;两组术后48 h泌乳量情况显示观察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进行早期配合乳房按摩可减少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8.
曾桂英 《当代医学》2013,(35):34-34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配合催乳汤对消除产妇乳房肿胀,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恢复产妇体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产后乳房肿胀、乳汁分泌过少的2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104例以及观察组10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性乳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身穴位按摩并配合催乳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泌乳量评分、泌乳时间、乳房肿痛评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评分为(28±05)分、泌乳时间(28.6±3.8)h、乳房肿痛VAS评分(2.5±1.2)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2.2±0.8)d,对照组泌乳量评分为(3.8±0.9)分、泌乳时间(37.6±4.2)h、乳房肿痛VAS评分(3.8±0.9)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4.2±0.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泌乳量少、乳房胀痛的产妇实施手法按摩并配合催乳汤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乳汁分泌,确保新生儿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母乳是廉价方便的天然食品 ,因此多产乳、多排乳是保证母婴健康的关键。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问题 ,致使婴儿不能正常吸乳 ,SMB电动吸奶器对产后泌乳有诸多益处。1 资料与方法将我院住院产后 1周内产妇随机抽取 10 0例 ,用SMB电动吸奶器对产后产妇助泌乳。本组中均有乳头发育异常。经SMB电动吸奶器治疗 ,吸奶器吸奶时间 1次为 10min ,负压为31~ 16kPa。另外选择 10 0例产妇 ,施常规哺乳为对照组。2 结果与分析产后用吸奶器助排乳的产妇产后每日排乳量明显高于未用吸乳器的产妇 ,P <0 0 1。吸奶器对治疗乳头平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产后子宫按摩对产妇泌乳和预防子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80)单纯注射催产素,观察组(n=180)在对照组方案基础给予子宫按摩;对比2组产妇的泌乳情况和子宫产后出血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时间和数量优于时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总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子宫按摩能够加快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泌乳时间、提高泌乳数量,同时在预防子宫产后出血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产后催乳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产妇1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产后催乳,对照组未使用该仪器治疗。结果治疗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24小时者占84.44%,较对照组(31.11%)明显提前,72小时泌乳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用于产后催乳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陈丁秀  李洁 《中外医疗》2013,32(21):155+157-155,157
目的探讨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对催乳的临床应用护理疗效。方法选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入住该院顺利分娩的产妇150例,,根据产妇愿意,将自愿接受普林格尔治疗仪乳房治疗的75例产妇作观察组,其余75例未行乳房治疗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进行催乳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催乳护理法。结果 75例观察组产妇使用普林格尔治疗仪护理后,其有效率高达100%;7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有效率为72%。观察组产妇的护理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妇进行催乳护理的效果显著高于采用常规催乳护理的效果,此种护理方法可以推广至相应的临床中。  相似文献   

13.
张芳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49-149
目的:寻找有效的促泌乳方法。方法:对84例分娩后1~2天缺乳的产妇予以乳房按摩并配合使用缺乳精油,设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产妇较对照组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早,且泌乳量增多。结论:临床观察表明,乳房按摩后能使乳腺管通畅,肌上皮收缩,从而起促泌乳的作用。此按摩法方便、安全、无痛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冯玫 《中外健康文摘》2012,(49):214-215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和提前泌乳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方法进行促乳,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促乳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量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经过乳房穴位按摩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而且泌乳量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房穴位按摩可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周栩茹  韩庆  崔华英 《海南医学》2012,23(11):67-69
目的探讨仙人掌捣烂外敷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剖宫产后乳胀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剖宫产后乳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用仙人掌捣烂外敷配合手法按摩,芒硝外敷组予芒硝外敷,热敷按摩组予热敷、按摩及吸奶器抽吸处理乳胀。比较三组乳胀消退效果、泌乳量、乳房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芒硝外敷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热敷按摩组。治疗组有效率与芒硝外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效例数明显多于芒硝外敷组。三组产妇治疗后泌乳量比较,治疗组较芒硝外敷组及热敷按摩组泌乳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仙人掌捣烂外敷配合手法按摩疗法对产后乳胀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仙人掌捣烂外敷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剖宫产后乳胀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剖宫产后乳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用仙人掌捣烂外敷配合手法按摩,芒硝外敷组予芒硝外敷,热敷按摩组予热敷、按摩及吸奶器抽吸处理乳胀.比较三组乳胀消退效果、泌乳量、乳房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芒硝外敷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热敷按摩组.治疗组有效率与芒硝外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效例数明显多于芒硝外敷组.三组产妇治疗后泌乳量比较,治疗组较芒硝外敷组及热敷按摩组泌乳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仙人掌捣烂外敷配合手法按摩疗法对产后乳胀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产妇加强护理干预对产后泌乳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后将观察组产妇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应用护理干预催乳。观察两组初次泌乳时间以及在产后三天时泌乳充足情况差异性。结果:初次泌乳时间方面,在产后12小时内对照组为14%,观察组达到32%。泌乳充足情况方面,产后三天时对照组泌乳充足率为24%,观察组达到52%。结论:强化护理操作对于产妇产后乳汁的分泌可起到显著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淑英 《中外医疗》2010,29(32):53-53
目的探讨使用普林格尔康复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时间、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2010年1~6月份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使用产后康复治疗(催乳治疗)。结论产后康复治疗能使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泌乳时间提前、母乳量增多,减轻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19.
王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25-4126
目的探讨应用科迈奶泵在母婴分离病房中预防产后奶胀发生及对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我院分娩后的母婴分离的60例产妇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产妇均接受常规护理,区别在于治疗组采用科迈奶泵,而对照组产妇使用一般吸奶器。结果治疗组每日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奶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科迈奶泵能降低母婴分离产妇奶胀发生率,同时还能增加泌乳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12年6~12月在我院住院剖宫产的产妇124例,按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采用乳房穴位按摩催乳的方法、母乳喂养、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出院干预;对照组60例用常规母乳喂养、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对护理干预方法的感受,泌乳时间、泌乳量、乳房肿胀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对护理干预方法的感受、泌乳的始动时间、泌乳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使母乳喂养率达到100%,患者满意度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