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膏摩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膏摩配合手法治疗和单纯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0次,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o%、6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作为治疗组,选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并与单纯应用推拿治疗的对照组患者50例进行比较,每日一次,10次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并优于单纯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将接受治疗的1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在求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推拿,对照组采用针刺加推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91.0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加推拿法。  相似文献   

4.
安贵霞  田玲玲 《河南中医》2014,34(1):134-136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推拿加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采用中医正骨推拿加颈椎牵引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回顾2009年5月之前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66例患者的痊愈率为39.76%,总有效率为90.96%。对照组166例患者的痊愈率为21|08%,总有效率为64.46%。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匀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中医正骨推拿加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压痛点强刺激推拿与常规颈部牵引、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每隔3日推拿1次,25—30分钟/次的颈肩部软组织压痛点附着处强刺激滑动按压治疗;对照组采用每日1次的颈部间歇牵引20分钟/次,配合中频中强度治疗20分钟/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愈率为27%,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示性意义(P〈0.01,P〈0.05)。结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6例神经根型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组和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组(综合组)各42例,三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腹针组、梅花针刺络拔罐组、综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83.3%、97.6%。结论:腹针组、梅花针组二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差不多,均能取得不错疗效;综合组与其他二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疗效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服用颈痛颗粒(每次1袋,每天3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针刺治疗,从临床疗效、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治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在VAS、PPI、PRI评分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P〈0.05),治疗后两纽间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i〉0.05)。结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牵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以及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22例按随机的方式分为针推配合物理疗法的综合组61例以及单纯采用推拿和针灸方式治疗的针推组61例,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疼痛量表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综合组神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针推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属于神经根型的患者治疗时采用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的同时配合物理治疗的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蔡氏痛经贴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蔡氏痛经贴发热贴组(热贴组)、蔡氏痛经贴常温贴组(常温贴组)、发热贴组,各30例,分别于气海、关元、三阴交穴予以蔡氏发热贴、蔡氏常温贴、发热贴(不含药)敷贴治疗。月经周期前3天开始使用,连续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结果热贴组和常温贴组患者小腹疼痛减轻较发热贴组显著(P〈0.01),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患者小腹疼痛减轻越明显(P〈0.001)。结论蔡氏痛经贴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牵引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6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推拿:滚法在两侧背部及下肢,时间5min;弹拨法对腰背部骶棘肌处,时间3min;按压肾俞穴、肝俞穴、大肠腧、足三里、委中穴、承山穴、环跳穴,每穴揉压0.5min;腰椎后伸扳法纠正腰椎关节,时间3min;按揉弹拨小腿后外侧肌群,并抬腿动作,时间3min;推拿时间总长控制在20min,1次/d。治疗组63例牵引:取俯卧位,慢速牵引至设定的牵引重量,牵引重量不得高于体重1/3,根据位置进行幅度和方式的调整,10min/次,一周一次;推拿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腰痛、直腿抬高、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3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65%。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3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3.0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引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6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9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 (62例 )和药物组 (30例 )。治疗 3个月经周期 ,共9次。结果 :推拿组痊愈 4 9例 ,好转 11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6.77% ,明显高于药物组的总有效率 (76.67% ) ,P <0 .0 5。提示推拿治疗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玉章  苏秀凤 《新中医》2003,35(12):43-44
目的:探索更有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方法:采用中、西药内服配合肤阴洁坐浴、前列腺按摩、适当调节性生活等综合疗法治疗8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A组),同时分别以纯西药治疗(B组)和纯中药治疗(C组)各30例作对照。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7.50%,治愈率为61.25%;B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愈率为23.33%;C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愈率为26.67%;3组间疗效比较,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均P<0.01),而B组和C组无明显差别。提示综合疗法有协同作用,是提高疗效,消除炎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A组)30例针刺,取俯伏坐位,取夹脊穴、风府、风池、百劳、天柱、曲池、百会、合谷以及阿是穴;穴位消毒后毫针针刺,留针30min,1次/d。推拿组(B组)30例推拿,取坐位,取穴风池、肩井、风门、外关、秉风、曲池、阿是穴、合谷;头部稍微前屈,用滚法或四指推手法,力度以舒适为定,25min/次,1次/d。中西医结合组(C组)30例苦碟子注射液40mL+0.9%氯化钠250mL,1次/d,静滴;针刺和推拿治疗同A、B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针刺组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0%。推拿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中西医结合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三组均有改善(P0.05),C组优于A、B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三步九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针灸:取穴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关元、章门、大肠俞,30min/次,1次/d。治疗组30例推拿三步九法;第一步:取俯卧位,推拿按摩背部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由膈腧穴到大肠俞按摩5min,拇指按法1~2min膈俞、脾俞、大肠俞、胃俞、膏肓俞。拇指推拿背部的两侧膀胱经,2min左右,小鱼际擦法横擦肾俞、督脉、命门,使其透热;第二步:取仰卧位,掌揉法和掌摩法分别按摩神阙穴2min和小腹7min。拇指按揉法按摩天枢、关元、中脘和气海各1min,拇指点法对足三里、太冲和阴陵泉各进行点按1min,直到有局部酸痛感觉为止;第三步:取坐位,对胁肋和肩背用双手搓法搓3~5遍;针灸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三步九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舒筋拔伸弹拔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运用舒筋拔伸弹拨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枕颌牵引法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临床治愈率5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临床治愈率23.3%。结论:舒筋拔伸弹拨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社康中心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127例肩周炎随机分为两组,A组(62例)给予消炎痛+推拿+功能锻练,B组(65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痛点封闭。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8.46%,A组为85.48%,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67,P〈0.01),且B组痊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2,P〈0.05)。结论:部痛点封闭+推拿+功能锻练简单易行,疗效良好,是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扶他林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扶他林,75mg/次,1次/d。治疗组40例针灸、推拿,取俯卧位,大椎、肝俞、肾俞为主穴;上肢麻木配曲池、外关、合谷穴;头晕配风池、太阳穴;针刺后接G6805-1型电针仪,1次/d,15min,每周6次,周日休息;针灸结束后,取轻轻按揉令患者肌肉放松,然后推拿按摩;肩胛部位肩胛带区、背区、间区;按摩穴位为取风池、风府、颈根穴位,1次/d,20min/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扶他林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