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寰枢关节错位伴颈性头晕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经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经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头晕发作次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8.70%,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头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缓解头晕的发作次数和频率,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牵扳推压手法对胸腰椎关节骨错缝、筋出槽病人纠正错位的治疗.方法:用牵扳推压手法治疗胸腰椎骨错缝、筋出槽,选择不同年龄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用牵扳推压手法治疗,对照组用坐位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结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扳推压手法治疗胸腰椎骨错缝、筋出槽明显优于对照组坐位旋转复位法.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以卧位拔伸定点侧扳法为关键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作用原理,方法:以该法治疗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治疗组,以颈椎牵引法,旋转复位手法,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对照组,两者作痊愈率对比,结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卧位拔伸定点侧扳法比牵引法加旋转复位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更安全,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自2000~2004年对73例环枢关节骨错位的患者进行了病因诊断及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机理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环枢关节骨错位好发于青壮年,以旋转和侧方移位为主,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和第1~3颈神经是引起颈性头痛、头晕的主要原因,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环枢关节骨错位效果显著,临床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颈椎间盘脱出为临床常见病 ,可因髓核脱出或颈椎后关节错位使症状加重。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旋转定位复位、手法牵引及辅助手法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 ,经 30例验证疗效满意 ,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旋转定位复位法 :患者坐位 ,颈部放松略前屈 ,行手法松解颈项、肩部肌肉。术者站于患者侧后方 ,用身体固定患者 ,用一肘部托住其下颌部 ,另一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用力推向健侧 ,双手同时用力旋转颈部至不能旋转 ,瞬时略加力扳动 ,可听到关节复位声 ,或拇指感到偏歪棘突有明显移动感。一般一次复位即可 ,个别患者可根据病情反复进行复位。每次复…  相似文献   

6.
以推拿手法治疗124例下胸椎关节突关节错位患者,先以滚揉松肌法和痛点弹拨法松解痛处肌肉,然后以定点斜扳整复法理筋平压法纠正关节错位,治疗3次后治愈94例,好转21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92.7%.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仰卧位定点旋转扳法联合牵拽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配合坐位扳法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将坐位扳法改为仰卧位定点旋转扳法并联合牵拽手法,每天1次,治疗10天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和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结论:常规推拿手法联合仰卧位定点旋转扳法及牵拽手法在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改善颈椎功能障碍等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颈部旋转手法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定向式微型麦克风记录两组患者在施颈部旋转手法作用时发出的“咔哒”声。结果:颈部旋转手法主要作用在旋转侧,只有少部分是作用在旋转的对侧。定点旋转复位法作用范围小,作用点相对集中;端提旋转复位法作用的节段较多,作用点相对分散。结论:旋转手法主要作用在旋转侧,并非旋转的对侧;端提旋转复位法作用范围较广,对上颈段痛变的疗效较好;而定点旋转复位法作用范围较为局限,适用于下颈段病变;旋转时“咔哒”声的出现,预示着关节运动达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坐位提拉旋转手法复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寰枢关节紊乱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坐位提拉旋转手法复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A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照组B给予颈椎牵引治疗。结果: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后颈椎活动度、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旋、右旋、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右侧屈六个方面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结论: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性。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心血管科、骨科等相关科室住院或门诊诊疗的寰枢关节紊乱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复位+颈椎牵引1周;对照组A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1周;对照组B单纯给予颈椎牵引1周。观察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比两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更为显著。结论 :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性,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1.
腰椎后关节错缝临床较为常见.笔者采用冯天有的坐位脊梓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1-2],并加以改进,采用跨骑式脊柱旋扳法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就1996年3月至2007年8月治疗的33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永 《中医药导报》2006,12(8):56-57
目的:观察牵引加旋转复位扳法为主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牵引及常规推拿理筋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用旋转复位扳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引加旋转复位扳法为主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较单纯采用牵引及常规推拿理筋手法好,是临床上寰枢关节半脱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有效治疗颈椎、胸椎、腰椎小关节紊乱提供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00例脊柱小关节紊乱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推拿手法、针灸、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以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为评价指标,比较总有效率来确定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可产生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2%,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两种颈部旋转手法“咔嗒”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为提高颈部旋转手法的准确性,应用定向式微型麦克风记录两组患者在施颈部旋转手法作用时发出的“咔嗒”。结果表明,颈部旋转手法主要作用在旋转侧,只有少部分是作用在旋转的对侧。定点旋转复位法作用范围小,作用点相对集中;端提旋转复位法作用的节段较多,作者点相对分散。说明旋转手法主要作用在旋转侧,并非旋转的对侧;端提旋转复位法作用范围较广,对上颈段病变的疗效较好;而定点旋转复闰法作用范围较为局限适用于下颈段病  相似文献   

15.
秦家超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61-1762
目的 观察定向复位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根据髂骨旋转方向的不同分为前错位和后错位,并分别施以手法复位,观察其有效率.结果 126例患者中,治愈88例,好转31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94.44%.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冯氏坐位脊柱定点旋转法(以下简称冯氏手法)与中医传统侧卧不定点斜扳法(以下简称传统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分析2种方法对受累椎体病理性旋转位移的影响。方法接受冯氏手法治疗的患者72例(冯氏手法组)与接受传统斜扳法治疗的患者60例(传统斜扳法组)同期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2组均治疗1个疗程。采用美国Logan脊柱X射线软件系统对患者治疗前后受累椎体病理性旋转位移值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治疗前后JOA腰痛疾患评分。结果冯氏手法组JOA腰痛疾患评分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斜扳法组,L5受累椎体人均治疗手法计次少于传统斜扳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冯氏手法组受累椎体L5病理性旋转位移值小于传统斜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累椎体病理性旋转位移变化与JOA腰痛疾患评分改善显著正相关。结论冯氏手法较传统斜扳法,在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纠正受累椎体病理性位移方面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7.
曾南柱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73-73,75
目的:观察在基层医院采用中医复位手法骨盆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骨盆旋转复位法治疗42例骶髂关节错位。结果:42例患者中,经手法复位痊愈37例,占88.1%;显效者5例,占11.9%,无效者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骨盆旋转复位法是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有效方法,有实用、速效,操作简单,病人无痛苦,复发率低,无后遗症等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活动度及活动度对称性的疗效。方法:选择被诊断为LDH的住院患者613例,给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为主的手法治疗,2次/周,共3周,分别在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观察LDH患者疼痛VAS评分,腰椎屈曲、背伸、左右侧旋、左右侧屈活动度以及左右侧屈和左右侧旋两侧对称性的变化。结果:手法治疗后,LDH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腰椎6个方向的活动度均显著改善(P<0.01),两侧侧屈和侧旋运动的关节活动度的对称性显著增加(P<0.01)。结论:腰椎的关节活动度以及两侧运动的对称性可作为评价脊柱手法疗效评价的客观量化指标。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改善了腰椎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运动时的左右对称性,可促进脊柱力学平衡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0 0例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本组 2 0 0例 ,男 1 1 2例 ,女 88例 ;年龄 2 1~ 5 8岁 ;病程 2个月~ 5年。手法治疗 :患者取坐位。术者面对患者背部 ,采用点、按、推、拿等法以解除腰肌痉挛 ,缓解韧带僵化 ,松解肌肉及筋膜的粘连。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或在侧卧位用侧扳法 ,使紊乱的小关节恢复正常位置 ,促使腰间盘回纳 ,解除神经根受压状态。手法宜刚柔相济 ,深透有力 ,操作适当 ,切忌过于生硬 ,施用暴力。隔日治疗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一般治疗 1~ 3个疗程。同…  相似文献   

20.
推拿治疗颈椎病,常将扳法和其他手法配合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颈椎旋转扳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但该法对上位颈椎影响较大,而对下位颈椎却影响较小,在临床治疗上存在不足之处,笔者设计并临床应用颈椎侧扳手法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颈椎侧扳法的具体操作以右侧为例。患者坐位,颈稍前屈。医者立于患者右后方,左手食指置于患者左下颈项部,右手扶住右侧头部,使颈椎向左侧屈至最大限度时,双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的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