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外科皮瓣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8年5月采用不同外科皮瓣治疗的3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病例资料。结果不同类型尿道下裂修复应用不同外科皮瓣:Ⅰ、Ⅱ、Ⅲ型尿道下裂修复主要应用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尿道板,Ⅳ型尿道下裂修复主要应用阴茎阴囊皮瓣、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对Ⅰ、Ⅱ、Ⅲ型尿道下裂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尿道板对Ⅲ型尿道下裂的治愈率低于Ⅰ型和Ⅱ型尿道下裂(P〈0.05):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尿道板分别对Ⅰ型和Ⅱ型尿道下裂治愈率相似(P〉0.05),但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对Ⅲ型尿道下裂治愈率显著高于尿道板(P〈0.05)。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尿道板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发生率分别为15.宜的外科皮瓣;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较适用0%和35.0%。阴茎阴囊皮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尿道下裂应选择适于各型尿道下裂的修复治疗,单独尿道板较适用于Ⅰ型和Ⅱ型尿道下裂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外科皮瓣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3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采用不同外科皮瓣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不同类型尿道下裂修复应用不同外科皮瓣:Ⅰ、Ⅱ、Ⅲ型尿道下裂修复主要应用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尿道板,Ⅳ型尿道下裂修复主要应用阴茎阴囊皮瓣、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对Ⅰ、Ⅱ、Ⅲ型尿道下裂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尿道板对Ⅲ型尿道下裂的治愈率低于Ⅰ型和Ⅱ型尿道下裂(P〈0.05);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尿道板分别对Ⅰ型和Ⅱ型尿道下裂治愈率相似(P〉0.05),但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对Ⅲ型尿道下裂治愈率显著高于尿道板(P〈0.05)。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尿道板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发生率分别为23.0%和42.9%,阴茎阴囊皮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尿道下裂应选择适宜的外科皮瓣;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板较适用于各型尿道下裂的修复治疗,单独尿道板较适用于Ⅰ型和Ⅱ型尿道下裂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阴茎下曲矫正术后,在残端尿道口与阴囊中隔皮瓣之间皮下分离出一个隧道,将阴囊中隔皮瓣经隧道拖至阴茎腹侧形成新尿道,使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可应用于阴茎型尿道下裂.结果 全部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0~3.2(2.3±0.7)h,术中出血量20~80(46.5±15.0)ml,住院时间15~19(16.5±1.5)d.术后随访1~36个月,所有患者阴茎外观满意,无尿道瘘,1例出现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扩张后痊愈,余患者无尿道狭窄.结论 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通过改良,使其可应用于阴茎型尿道下裂治疗,取得了更高的成功率,更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满意的外观.  相似文献   

4.
戴季安 《现代保健》2012,(17):50-50
1病例介绍患者李某,26岁,干部,午休起床时,突发右侧阴囊红肿疼痛,在两家医院以睾丸炎抗炎输液5d,不见疗效,第6天来本院就诊,体检发现右侧阴囊红肿明显,触痛阳性,体温37℃,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均正常,仍抗炎输液2d,阴囊红肿和触痛减轻,但睾丸肿大,质中度不见好转,建议去省级医院检查确诊。省医院行右侧睾丸穿刺检查提示右睾丸血肿,建议回当地治疗。患者继续来本院治疗3d,阴囊红肿痛明显减轻,但右侧睾丸明显较左侧正常小,质较硬,据病情,再次嘱患者去省级医院复查,复诊时省级医院行“B”超检查后,提示右侧睾丸扭转萎缩。  相似文献   

5.
骆华  邱明权 《现代保健》2009,(35):18-19
目的探讨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与阴囊L形皮瓣法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提高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成功率。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法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2例,应用阴囊L形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例。结果随访6—24个月。15例患者中,一期治愈13例。术后发生尿瘘1例,经尿瘘修补术治愈。尿道外口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与阴囊L形皮瓣法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较好术式。最佳的手术方式、认真的手术操作、合理的术后包扎是提高尿道下裂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赵云岚 《现代保健》2010,(13):110-11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8岁,因右侧腰区间歇性绞痛3个月,发现左侧阴囊包块。查体:阴囊皮肤无红肿,左侧睾丸略增大,约4cm×3cm×3cm,中心部位质地硬,表面欠光滑,触痛(+);右侧阴囊正常。阴囊CT检查提示左侧睾丸肿瘤可能性大。血hCG值正常。考虑良性肿瘤。超声检查:右侧睾丸大小3.8cm×1.5cm,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7.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外科的较常见的先天性生殖器畸型。近年来大多数学者均采用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成型术 ,即在矫正尿道下裂下曲畸形的同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术式行尿道修复成型术 ,具有成功率高、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可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等优点 ,达到最佳疗效。但多采用单纯的带蒂包皮皮瓣或阴囊纵隔皮瓣术治疗 ,这两治疗方法对包皮发育较好或阴囊发育较好的病人治疗效果较佳 ;而对包皮及阴囊发育差的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则较差。本文总结 4 9例包皮阴囊发育差的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带蒂包皮内板阴…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1岁.因"右侧阴囊皮肤水疱破溃并发热7d"于2007年9月10日入院.追问病史,患者于7 d前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疲倦,后发现右侧阴囊皮肤出现小水疱并溃烂,局部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尿道口滴白.  相似文献   

9.
王玉华 《中国校医》2005,19(5):477-477
1 病历摘要 患者学生,男,19岁,2004年7月初到游泳池游泳2次后,发现右侧腹沟皮肤有少许小红丘疹,自取皮炎平霜软膏涂抹患处,次日中午吃少量海鲜,下午3时左右发现阴囊皮肤潮红并伴有灼热感,即刻到本市皮肤病医院就诊。检查阴囊潮红,阴囊右侧有刺痛感,诊断为阴囊皮肤细菌感染,给予3%硼酸水湿敷,金霉素眼膏外涂,阿莫西林口服。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5个月,因左侧阴囊空虚1年余伴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个月就诊。入院体检:左侧阴囊发育差,左侧腹股沟区未扪及睾丸。右侧阴囊发育可,阴囊内可扪及约1.5cm×0.8cm×0.4cm睾丸,右侧腹股沟区未扪及包块,患儿哭闹时可见右侧腹股沟区明显包块,能自行复位,触诊为肠管,外环口明显增大。B超检查示:左侧腹股沟区及阴囊未探及睾丸,右侧阴囊可探及1.0cm×0.6cm×0.4cm睾丸,右侧腹股沟区未发现明显异常。患儿术前诊断为:(1)左侧腹腔高位隐睾可能。(2)右侧腹股沟斜疝,拟行腹腔镜探查及右侧腹股沟高位疝囊结扎术。腹腔镜探查时,左侧后腹膜及内环…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1岁,因右侧腹股沟绞痛3小时入院。3小时前因剧烈活动后突感右侧腹股沟绞痛,伴恶心,面色苍白。右侧腹股沟压痛,表面无红肿,腹股沟可扪及核桃大小之包块,压痛(+),右侧阴囊内睾丸缺如,对侧阴囊无异常。化验:白细胞10800,中性78%,淋巴18%。初诊:右腹股沟隐睾扭转经手法复位无效,于发病后4小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睾丸固定术。术中见精索呈青紫色,静脉血淤积,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期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及教训。方法 针对近端型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不同患者采取Duckett横型岛状皮瓣或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或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一期手术矫正。结果 采取Duckett法治疗35例,其中30例一期愈合,4例尿瘘,1例尿道狭窄;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治疗4 0例,其中36例一期愈合,1例尿瘘,5例尿道狭窄;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2 5例,其中2 3例一期愈合,1例尿瘘,1例尿道狭窄。结论 针对不同患者的近端型尿道下裂,应采取不同方式一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采用阴茎体固定成形及阴囊旋转皮瓣整形的方法治疗隐匿型阴茎12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访2月-7年。结果龟头外露良好,不再陷入阴囊,排尿正常,该方法治疗隐匿型阴茎能有效防止阴茎内隐,阴囊带蒂皮瓣又解决了包皮不足的缺憾,效果优于传统的Shiraki术。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1.6岁,因右侧腹股沟及阴囊反复出现肿物1年,拟右侧斜疝而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前后囱已闭合,心肺无异常,右侧疝内容物可推进腹腔;在右侧阴囊下方可触及一睾丸,大小质地正常,另在外环口下方1.5厘米处,阴囊上方亦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 x 1.5厘米,椭圆形,表面光滑.活动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应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中、重型尿道下裂的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本组54例,阴茎型44例,阴茎阴囊型10例.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平均重建尿道长度2.8 cm.结果 一期手术成功率为92.6%(50/54),尿瘘发生率为7.4%(4/54).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1次,48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阴茎外观及排尿功能均良好.结论 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对伴有阴茎下曲、尿道板发育不良的阴茎型及阴茎阴囊型中、重型尿道下裂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6岁,因左侧阴囊肿痛40 h于2014年2月2日人院.40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疼痛,可向左侧腹股沟放射,当时感疼痛坠胀不适,左侧阴囊迅速增大,无畏寒、发热,当时当地医院行磁共振(MRI)检查,考虑:左侧阴囊积液、肿胀,左侧睾丸显示不清.后左侧阴囊增大迅速,疼痛加重,给予抗炎效果欠佳,患者自诉10年前左侧阴囊有一无痛性包块,10年来患者左侧阴囊包块稍增大.入院体检: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局部皮肤较红,左侧睾丸增大,6.06 cm×6.14 cm×5.00 cm,压痛明显,Prehn征弱阳性,透光试验阴性,左侧附睾触摸不清,右侧阴囊基本正常,双侧腹股沟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中、重型尿道下裂的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组54例,阴茎型44例,阴茎阴囊型10例。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平均重建尿道长度2.8cm。结果一期手术成功率为92.6%(50/54),尿瘘发生率为7.4%(4/54)。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1次,48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阴茎外观及排尿功能均良好。结论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对伴有阴茎下曲、尿道板发育不良的阴茎型及阴茎阴囊型中、重型尿道下裂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34岁。主因左侧阴囊内睾丸缺如三十余年,结婚9年未育,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10 d入院。查体:左侧阴囊空虚无睾丸,右侧腹股沟可扪及肿物5·0 cm×7·0 cm,软无触痛,可还纳腹腔,增加腹压时显著,右腹股沟外口可触及睾丸。超声检查:左侧阴囊空虚,右侧阴囊饱满,内可见不规则团状不均质回声及无回声包绕,形态大小可改变。右侧腹股沟处可见3·9 cm×2·1 cm×1·4 cm均质低回声,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频谱呈低速动脉血流信号,PS=4·20 cm/s,PI=1·70,R I=0·71。左侧腹股沟未见异常回声,左侧髂窝髂血管分支处可见2…  相似文献   

19.
患者,5岁。于1984年6月14日,突然右侧睾丸持续性胀痛,间歇性加重,伴有下坠及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一次。无尿频尿急、尿痛。检查:急性痛苦病容,不敢直腰,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阴囊无红肿,左侧睾丸正常,右侧睾丸退缩到阴囊根部,约乒乓球大,触痛明显,附睾触不清,外环以下精索无增粗。抬高阴  相似文献   

20.
1999年7月~2005年7月,我们采用阴股沟反流皮瓣治疗阴茎阴囊严重皮肤撕脱伤共3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例患者年龄23~35岁,均为急性创伤所致阴茎阴囊皮肤广泛撕脱伤,无睾丸缺损。海绵体及龟头正常,尿道无损伤。入院后经定期换药、抗感染治疗,创面无感染。2.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查找阴部内、外动脉走行,标记后根据创面位置,在一侧阴股沟偏向大腿内侧设计以阴部内动脉的分支会阴动脉为蒂的反流皮瓣,蒂部位于上方腹股沟处,游离端为阴囊外侧皮肤及部分大腿内侧皮肤,长8~10cm,宽4~5cm。3.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