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观察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 (HlpA)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质量浓度的影响 ,经小鼠尾静脉注射HlpA ,用 7TD1IL 6依赖株的细胞存活率测定小鼠血清IL 6质量浓度。发现 :链球菌HlpA( 0~ 30 0 μg/只 )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小鼠血清IL 6升高 (P <0 .0 5~P <0 .0 1)。脂磷壁酸 (LTA)和HlpA有协同增强作用 ;抗HlpA和肝素则对HlpA起抑制作用。提示 :纯化的链球菌HlpA刺激小鼠血细胞过量产生IL 6 ,LTA对此有增强作用 ,抗HlpA和肝素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美洛昔康体外和体内给药对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腹腔巨噬细胞 (MΦ )产生白细胞介素 1(IL - 1)实验以及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结果 不同浓度美洛昔康体内、外给药 ,对脾淋巴细胞增殖、腹腔 MΦ产生 IL - 1和对足爪肿胀的抑制作用 ,均随药物剂量增大而增强 ,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美洛昔康对免疫活性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七皂甙对烫伤小鼠巨噬细胞产生NO和TNF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 研究三七皂甙对烧伤小鼠巨噬细胞 (MΦ)的NO产生和TNF分泌的调理作用。方法  4 50只昆明种小白鼠分成对照组 ( 1 8只 )、单烫组 ( 1 0 8只 )和治疗组 ( 32 4只 )。治疗组腹腔注射三七皂甙液 ,并分为大剂量组 (三七皂甙液 1 0 0mg/ 4h)、中剂量组 ( 50mg/ 4h)和小剂量组 ( 2 5mg/ 4h)。单烫组和治疗组分 6、1 4、2 6、50、74、98h观察时相点。用Griess反应法检测MΦ的NO产生量 ,以生物活性法测定MΦ的TNF分泌量。结果 三七皂甙能使烫伤小鼠MΦ的NO产生量从 ( 96 .2± 1 3.1 )nmol/ 1 0 6MΦ降至 ( 2 2 .1± 6 .2 )nmol/ 1 0 6MΦ、MΦ分泌TNF的量降低 55%。结论 三七皂甙对降低烧伤小鼠MΦ产生NO和MΦ分泌TNF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PMN对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人多形核白细胞 (PMN)对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 (HlpA)释放的影响 ,将PMN与链球菌以一定比例共同作用后取上清液做免疫印迹试验。发现与抗HlpA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条带。提示PMN作用于链球菌后 ,HlpA能自菌体内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对链球菌M6蛋白的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雯  赵广  刘玉峰 《医学争鸣》2003,24(13):1213-1215
目的 :探讨链球菌M6蛋白 (M 6P)在点滴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点滴型银屑病 (GP)、斑块型银屑病 (PP)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对极微量 (10 0ng)M6P、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en dotoxinB ,SEB)的增殖反应 ;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M6P刺激培养 72h点滴型银屑病PBMC上清中IFN γ,IL 4水平 .结果 :M6P可引起点滴型银屑病患者PBMC明显的增殖反应 ,与RPMI 16 4 0组 (空白对照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与斑块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点滴型银屑病组M6P刺激 72h培养上清中IFN γ 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IL 4含量均未检出 .结论 :在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病中 ,M 6P可能作为细菌超抗原刺激T细胞大量增殖后释放Th1型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快速自动比色显微分析法检测巨噬细胞条件性培养基(MΦCM)对体外培养的生后7天SD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MΦCM有支持神经元生存及增强其活性的作用。此作用以细胞密度1×10~5/孔,MΦCM浓度10μl/孔为显著(P<0.05)。不同分子量的MΦCM对神经元的作用亦有不同,>10kdaltons(kDa)组分比<10KDa的作用强。  相似文献   

7.
黄柏对小鼠DTH及其体内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进一步探讨黄柏免疫抑制作用 ,我们以二硝基氟苯 (DNF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小鼠模型观察黄柏对小鼠DTH及其体内几种重要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 1%DNFB腹部致敏、耳廓发敏的方法建立DTH小鼠模型 ,以巨噬细胞 (MΦ)亚硝基 (NO )释放法测定血清γ干扰素 (IFN γ)水平 ,胸腺细胞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1(IL 1)水平 ,丝裂原激活的淋巴母细胞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2(IL 2 )水平 ,L92 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结果发现黄柏可抑制DNFB诱导的小鼠DTH ,降低其血清IFN γ水平 ,抑制其腹腔MΦ产生IL 1及TNF α ,抑制其脾细胞产生IL 2。这表明黄柏有抑制小鼠DTH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IFN γ、IL 1、TNF α、IL 2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 ,从而抑制免疫反应 ,减轻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早早期蛋白0(ICP0)对巨噬细胞(MΦ)凋亡及分泌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ICP0蛋白在HSV-1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T7-110转染MΦ,以抗ICP0抗体为一抗作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在转染48 h后以ELISA法分析各组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产生水平,并收集MΦ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CP0能够刺激MΦ产生TNF-α和IL-6,且能诱导MΦ发生凋亡。结论 HSV-1 ICP0高表达可诱导MΦ发生凋亡并上调其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L-6。  相似文献   

9.
N-乙酰半胱氨酸体外下调IL-8、IL-6及TNFα在PBMC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N 乙酰半胱氨酸(NAC)体外对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6(IL 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新鲜外周血PBMC,以PMA、A23187刺激PBMC,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NAC,通过ELISA、RT PCR方法分别测定培养上清IL 8、IL 6及TNFα水平及细胞中相应mRNA水平。结果 通过PMA、A23187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中的IL 8、IL 6及TNFα水平及细胞中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 01)。加入NAC(0、3、10、20mmol/L) 3h细胞中IL 8、IL 6及TNFα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 01)。24h后培养上清中IL 8、IL 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PMA及A23187刺激的上清(P<0 01);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 (P<0 01 )。结论 NAC体外可以下调PMA、A23187刺激PBMC表达IL 8、IL 6及TNF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IL 6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探讨其在地塞米松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①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原代白血病细胞 ,用MTT法了解细胞增殖情况 ,②用形态学观察和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HL 6 0细胞株的细胞凋亡。结果 :①IL 6可显著促进AML细胞增殖 (P <0 .0 5 ) ,对ALL细胞则无影响 (P >0 .0 5 ) ,②地塞米松显著抑制AML细胞增殖 (P <0 .0 5 ) ,且这种抑制在部分病例可被IL 6逆转 (P >0 .0 5 ) ,③地塞松米可诱导HL 6 0细胞凋亡 ,凋亡率为 13.0 6 %。结论 :①地塞米松抑制AML细胞的增殖是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 ;②IL 6在急性白血病发病及地塞米松耐药中可能发挥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参二醇组皂甙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参二醇组皂甙 ( panaxadiol saponins,PDS)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增生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 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 PDS和 2 0 0 mg· L-1PDS在不同作用时间 ( 6~ 1 2 0 h)对 RPE细胞增生及代谢的影响。结果 :PDS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并出现细胞脱落 ,40 0 mg· L-1PDS具有最强的抑制效应 ,其明显抑制效应在 6h出现 ,96h达高峰。PDS组 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RPE细胞生存率下降。结论 :PDS可能通过阻滞钙通道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干扰 RPE细胞代谢 ,对 RPE细胞增殖具有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神应激 (天敌应激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进一步完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单核 巨噬细胞 (HPA Mo MΦ)调节环路的知识。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应激组和慢性应激组。应激组暴露在猫境中。急性应激 [4 5min (次·d) ]和慢性应激 [4 5min (次·d) ,连续刺激 1 4d]后 ,快速断头杀鼠 ,无菌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经 2 4h培养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1 β、IL 6蛋白水平。结果 :慢性天敌应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L 1 β、IL 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急性应激后 ,水平明显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应激组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天敌应激可影响巨噬细胞功能以及HPA Mo MΦ调节环路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抗原呈递细胞 (APCs)在软下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将树突状细胞 (DCs)和巨噬细胞 (MQs)与流感嗜血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及其纯化抗原脂寡糖 (LOS)、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 (HdCDT)共育 ,测定它们的吞噬活性及6、2 4h时前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1 β、IL 6、IL 8的分泌情况 ;将抗原作用后的细胞与自体CD4 + T淋巴细胞共育 ,测定T淋巴细胞增生及 48h细胞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 γ、IL 4、IL 1 3的水平。结果 :约 6%~ 2 7%的DCs和 1 4%~ 2 6%的MQs吞噬杜克雷嗜血杆菌的不同菌株及无荚膜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杜克雷菌的不同菌株诱导DCs、MQs分泌大量的TNF α、IL 6、IL 8(P <0 .0 5 ) ;LOS诱导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细菌低 5 0 %~ 67% ;HdCDT不诱导任何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2种细菌作用后的DCs、MQs能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IFN γ ,并诱导产生相似的T淋巴细胞增生 ,HdCDT无此作用。提示 :杜克雷菌能影响APCs活化T细胞的能力 ,并有助于Th1型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建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为体外研究中药抗炎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形态学观察巨噬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术鉴定所分离细胞的纯度;以不同质量浓度(0、0.1、1、10μg/mL)的脂多糖(LPS)作用细胞24 h及1μg/mL的LPS作用细胞不同时间(0、4、8、16、24、48 h),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获得的贴壁细胞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纯度为84.55%;在一定范围内,LPS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上调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结论1μg/mL的LPS作用细胞24 h能建立较为合理的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孕早期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泌的调节作用。 方法 :选取培养至第 4代生长良好的滋养层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IL 2继续培养 4 8h后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CG浓度。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较 ,IL 2在低浓度 (10 0U/ml、4 0 0U/ml)时促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HCG分泌 (P <0 .0 5 ) ;在高浓度 (16 0 0U/ml、6 4 0 0U/ml、2 5 6 0 0U/ml)时抑制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 (P <0 .0 5 ) ,而对HCG分泌无影响。②IL 2与滋养层细胞增殖性之间呈负相关 ,与HCG分泌水平之间无相关性 ;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与HCG分泌水平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 :①不同浓度的IL 2对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产生不同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为病理性妊娠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也为临床抗早孕、异位妊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②IL 2可能不直接对滋养层细胞HCG的合成与释放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茶碱在体外对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CBMC)分泌IL 12和IL 12p4 0的影响 ,以及健康人服用茶碱后全血中IL 12及IL 12p4 0水平的变化 ,了解茶碱是否可能在抗原呈递细胞水平上参与细胞免疫的调节。方法 :30份新生儿脐带血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IL 12抗体组 ,茶碱组 ,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比较每组产生IL 12和IL 12p4 0量的差异。 12名健康人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不服药作对照 ,另一组口服舒弗美片 (2 0 0mg) ,取全血作体外培养 ,收集上清液测IL 12及IL 12p4 0的含量。结果 :加用无水茶碱组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 12及IL 12p4 0水平 [(2 8.36± 5 .86 )pg·ml- 1 ,(87.91± 33.84 )pg·ml- 1 ]比对照组 [(5 6 .86± 14 .2 2 )pg·ml- 1 ,(2 13.71± 81.78)pg·ml- 1 ]显著降低 (P <0 .0 1)。服用舒弗美片 (2 0 0mg)组IL 12及IL 12p4 0水平 [(19.34± 11.0 2 )pg·ml- 1 ,(92 .2 2± 12 .94 )pg·ml- 1 ]比对照组 [(32 .39± 15 .71)pg·ml- 1 ,(2 0 4 .5 3± 2 4 .70 )pg·ml- 1 ]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茶碱对CBMC及健康人血液中IL 12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可能对原始CD4 + T细胞极化有潜在调控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在体脑微透析技术研究了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清醒活动的大鼠局部灌注下丘脑前叶 (AHY)对 5 羟色胺 (5 HT)释放的影响。IL 1β(1ng/rat)或IL 6 (5 0ng/rat)直接注入AHY可产生一个快速、短暂的细胞外液 5 HT水平的升高 ,分别从基础值 10 0 %上升到 16 1%和 145 % (p <0 0 1)。局部灌注IL 1受体拮抗剂IL 1ra(2 μg/rat)可以阻断IL 1β的效应 ,但不影响IL 6的作用。下丘脑局部灌注IL 6 (10ng/rat)和IL 1β(0 5ng/rat)可产生协同释放 5 HT的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IL 6和IL 1β两者均可调节大鼠下丘脑前叶 5 HT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转 4 1BBL基因小鼠肝癌细胞疫苗体外诱导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及刺激同系小鼠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IL 2、TNF α和GM CSF)的能力 .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m4 1BBL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1 6 ,经G4 18筛选后获得稳定高表达克隆 ,以丝裂霉素C(MMC)处理后 ,制成肿瘤细胞疫苗 (TCV) ,经体外与同系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 ,测定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及对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IL 2、TNF α和GM CSF)的影响 .结果 :转染 4 1BBL的Hepa1 6细胞能够高表达 4 1BBL蛋白 ,并且经MMC处理后制成的瘤苗在培养 4 8h仍能表达m4 1BBL .与野生型的Hepa1 6细胞相比 ,上述瘤苗能诱导淋巴细胞产生针对亲本的小鼠肝癌细胞Hepa1 6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P <0 .0 5 ) ,但是对于小鼠肝癌细胞H2 2及成纤维细胞NIH3T3无效 ;此瘤苗在体外能显著增强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 2、TNF α和GM CSF的能力 .结论 :转 4 1BBL基因小鼠肝癌细胞疫苗能诱导有效的抗肝癌免疫反应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对人白血病THP‐1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其对生存素mRNA(survivin mRNA)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 法检测sCD40L孵育THP‐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检测survivin mRNA 表达;ELISA测定IL‐6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 sCD40L对THP‐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sCD40L对THP‐1细胞survivin及IL‐6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结论:sCD40L 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 THP‐1细胞增殖,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sCD40L 抑制T HP‐1细胞增殖与survivin及IL‐6表达相关,并可能与其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普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经脂多糖 (LPS)激活的狗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细胞因子合成的影响。方法 10、10 0、5 0 0 μmol/L普伐他汀 ,于作用后 2 4h和 4 8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VSMC增殖情况 ,ELISA法观察细胞因子IL 6和TNF α的表达。结果作用 2 4h后 ,10 0、5 0 0 μmol/L的普伐他汀可抑制VSMC的增殖 ,而各浓度均可抑制IL 6的合成 (P <0 .0 5 ) ;作用 4 8h后 ,各浓度普伐他汀均可抑制VSMC增殖和IL 6合成 ,10 0、5 0 0 μmol/L组作用大于 10 μmol/L组 (P<0 .0 5 ) ;普伐他汀对TNF α合成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结论一定浓度的普伐他汀可抑制VSMC增殖和细胞因子IL 6的合成 ,该作用可能与时间和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