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01月~2015年01月经侧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用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值均0.05)。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应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身体干扰小,不破坏脊柱稳定性,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老年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椎间盘镜对4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行髓核摘除术,记录术前术后疼痛视觉评分VAS及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个月(12±84个月)。随访最近一次VAS评分(3.02±1.10)(P〈0.01),疼痛较术前明显减轻。ODI指数:优良率为87.7%。结论利用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良好,由于损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钙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抚顺矿务局总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伴钙化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通过患者的病历、定期门诊复查、电话随访进行数据收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价临床结果。结果术后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在术后6周、6个月、1年的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94.3%取得了优良结果,症状改善率为98.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钙化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侧隐窝置管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侧隐窝置管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其中单侧置管36例,同间隙双侧置管5例,二间隙不同侧置管4例。结果:45例中,44例手术顺利,另1例2周后二次穿刺完成手术。4例获随访。术后3个月时,按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组手术疗效标准(1994),本组疗效优29例、良6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90.1%。术后各时段VAS评分低于术前(P〈0.01)。结论:经侧隐窝置管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创伤小,靶位精确,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泰州市中医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根据术前、术后1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评价疗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术后1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分优54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91.4%。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通过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4例老年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使用VAS评分、ODI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疗效。 结果 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83±0.48),明显低于术前(7.67±0.82)。术后末次随访ODI指数为(14.42±2.04)% ,明显低于术前 (69.83±2.82)%。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为:优 20 例,良 3 例,可 1 例。术后患者腿痛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 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良好,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导棒滑移结合偏心环锯技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9例采用椎间孔镜导棒滑移结合偏心环锯技术治疗的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手术效果优15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9.66%。结论椎间孔镜导棒滑移结合偏心环锯技术治疗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2月~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和椎板开窗组,每组30例。经皮椎间孔镜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椎板开窗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于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DI指数评价患者脊柱活动功能,末次随访时行Macnab疗效评级。结果 与椎板开窗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椎间孔镜组术后7 d和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低于椎板开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和椎板开窗减压术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技术更有利于术后早期疼痛症状缓解和脊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后路同种异体骨解剖形腰椎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新型后路同种异体骨解剖形腰椎融合器治疗。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手术前后患者腰痛和腿痛的程度,Oswr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ODI以及平均椎间隙高度变化。 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2±3.7)个月,在术后6个月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平均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新型后路同种异体骨解剖形腰椎融合器能够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经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的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疗效将其分为预后优良组和预后差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经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年龄、病程、侧隐窝狭窄、髂嵴过高、Pfirrmann分级、腰痛分类、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6个月(OR=1.380,95%CI:1.701~9.288)、存在侧隐窝狭窄(OR=1.944,95%CI:2.562~19.049)和腰痛(OR=1.168,95%CI:1.467~7.055)是影响经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病程长、存在侧隐窝狭窄和腰痛会影响经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行有限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0年8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证实合并腰椎管狭窄45例,采用椎板间潜行有限开窗,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4年,平均随访2.5年,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4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中,优36例(80%),良7例(11%),可2例(8%),未发现腰椎继发性不稳及椎管再狭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时,不能遗漏诊断导致手术减压不彻底,用有限开窗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处理,手术创伤小、对脊柱后柱结构破坏小,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臭氧联合射频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LDH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纳单纯臭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纳臭氧联合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ODI指数、VA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SOD、NO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观察组术后1月ODI指数显著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术后1月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术后1周TNF-a、IL-6、IL-1β、NO含量显著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术后1周SOD含量显著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显著比对照组(17.07%)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射频治疗可有效减轻LDH患者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提高腰椎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椎间盘镜)和观察组(经皮椎间孔镜),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也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手术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均较好,但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其微创性更好,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了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并获得随访。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2~20岁,平均14.6岁。比较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12个月时Macnab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30个月,平均21.3个月。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指数、下肢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cnab评分标准,术后12个月时,优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11/12)。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量化肌力训练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量化肌力训练干预,观察组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1 m.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估腰椎恢复优良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腰椎疼痛感,采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结果:干预1 m后观察组腰椎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量化肌力训练可减轻LDH的疼痛程度,提高腰椎恢复优良率,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后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予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相比较。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射频热凝联合臭氧组)40例,治疗组(术后配合电脑三维牵引),分别采用VAS评分及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及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不良反应发生,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0.05)。结论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后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加单枚cage手术方式进行干预,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选择其中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的术式;实验组采取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盘摘除+单枚cage植入椎间融合"的术式。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1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植骨融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就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着重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JOA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0.05),实验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的评分都较高(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5.71%,两组的植骨融合率分别是97.14%和100.00%(0.05)。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加单枚cage治疗单侧发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康复快、植骨融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应用环跳穴、阳陵泉穴电针齐刺对炎症反应水平、疼痛强度及胫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我科于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1).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联合电针刺激环跳穴和阳陵泉穴.4 w后,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强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胫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Pain visual analog Scale,VAS)、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胫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齐刺环跳穴、阳陵泉穴能够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炎症反应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腰椎动力链训练在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分期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行腰椎动力链训练治疗。比较2组患者训练前和训练后第1、3、6个月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康复期QOL-BREF评分和JOA评分更高,而SF-MPQ评分、ODI评分和不良症状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采用分期腰椎动力链训练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腰椎功能,减轻康复期疼痛,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提高骨科医生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01例青少年(≤2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较术前VAS、ODI评分的差异,观察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0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187例(93.0%)患者表现为腰背痛伴或不伴放射性疼痛,20例(10.0%)患者首诊时表现为下肢痛,97例(48.3%)患者在院外首诊时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34.8%)患者在发病前有外伤史。最常见的节段为L4/L5(101例,50.2%)及L5/S1(70例,34.8%)。其中140例患者通过椎间盘镜治疗,25例患者通过椎间孔镜技术治疗,36例通过开放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22.9±11.7)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较术前VAS、ODI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镜手术、椎间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0%和8.3%。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经常被延误,加强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可帮助骨科医生进行相关病史询问,采取针对性体格检查及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微创手术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