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方向置入下胫腓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经腓骨后外向胫骨前内与水平面成30°方向钻孔置钉;研究组采用胫骨平行定位法置钉.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螺钉置入位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Bair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螺钉置入位置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胫骨平行定位法置入下胫腓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效果更佳,可提高置钉优良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和金属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患者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2.4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以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的疗效、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P0.05)。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疼痛、活动范围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踝关节稳定、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和X射线测量评估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χ2=5.120,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确切,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低,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制踝泵训练器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自制踝泵训练器配合常规术后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d、术后7d患肢周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评分量表(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下肢肿胀程度评分、下肢静脉血流峰速度(股静脉、腘静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患肢周径小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下肢肿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峰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踝泵训练器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改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局部血液循环、踝关节功能,缓解下肢肿胀、疼痛,降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马宁 《医学信息》2018,(24):90-92
目的 分析对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对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VAS评分、AOFAS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5±0.21)分vs(2.99±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88.26±9.62)分vs(65.28±7.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改善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需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膝前正中切口入路内固定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61.76%((~2=4.836,P=0.028);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双侧联合切入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但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更明显,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钢板植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82%明显低于对照组24.49%(P0.05)。结论股骨髁上骨折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3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骨折,通过建立皮下隧道后行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口入路复位骨折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肢体、入院时间、软组织损伤)比较(0.05),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周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方面相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限切开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以避免软组织广泛剥离,对机体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预后佳,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高位偏曲伴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鼻中隔高位偏曲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4.00%),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00%)(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00%)(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联合同期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在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中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护理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队友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4.00%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的促使患者颈椎骨折固定,利于患者颈髓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道莹  赵阳  孙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46(5):1123-1125+1146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熏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对退变性膝关节炎(Osteowrtbntis of knee;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我院确诊的 150 例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 75 例.参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敷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功能指标及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8,IL-1β)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熏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OA效果明显,可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转归,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组以及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保守治疗组,每组28例.对比2组患者Mazur评分、Lee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Ⅲ度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3.8%,显著高于保守组77.8%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Ⅳ度优良率为75%与保守组Ⅳ度优良率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Ⅲ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3.8%,保守组为83.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Ⅳ度优良率为83.3%与保守组Ⅳ度优良率7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都并发创伤性关节炎,但并发症差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均有治疗效果,在Ⅲ度踝关节骨折中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保守治疗住院天数少,治疗安全系数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直肌外侧切口人路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2例行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期20例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后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1±0.39)h和(436.72±85.88) 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9±0.41)h和(688.75±85.85)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研究组术后出现1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经过功能锻炼后6周内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为4.55%(1/22);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处皮下脂肪液化,2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1例下肢肌力障碍,2例出现异位骨化,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明显高于研究组(x2=4.8873,P=0.0271),研究组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95.45%,对照组为9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99,P=0.493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68.72±9.18 vs.68.68±9.22,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88.19±9.21 vs.79.16±9.24,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5.4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88,P=0.2490).结论: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疗效可靠,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西医手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5.74%(45/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3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骨痂形成时间、软组织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患者术后7d疼痛、肿胀及瘀斑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在常规西医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康复,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踝关节后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化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后内侧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后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血清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AOFAS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踝关节内翻、外翻活动度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和PCT水平均升高(P<0.05),但研究组hs-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踝关节后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疗效更为显著,术后恢复时间短,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炎症反应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安珂旋切术对乳腺良性肿物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94 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安珂旋切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康复状况、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切口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 1 m腔内积液量、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 h、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研究组炎性因子神经肽Y、前列腺素 E2、白细胞介素-10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安珂旋切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随机将106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列为对照组(n=53,择期手术)和研究组(n=53,急诊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疗效(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66%)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8.87%)(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实施早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与标准Judet入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4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标准Judet入路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肢日常活动和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关节活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作为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94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椎体后凸成形术,记录并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生活质量改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躯体、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且具有安全、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复位固定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视觉痛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以及术后感染、肿胀、骨折不稳定、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院时间及疼痛程度,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科诊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踝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12 h后、第1、3天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虽然具有创伤大、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多的缺陷,但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