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手术(VAMT)治疗胸部肿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52例患者(VAMT组)和常规开胸手术48例患者(常规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分析两组术前12 h和术后6 h、12 h和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变化。结果 VAM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和常规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和常规组患者在术后6 h、12 h和24 h血清中CRP、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高于术前12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VAMT组术后6 h、12 h和24 h血清中CRP、IL-6和IL-8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VAMT治疗胸部肿瘤术后急性炎症程度较轻,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间盘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我院骨外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术前术后2周VAS评分及术后1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近(P>0.05),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其血清LDH、CK、IL-6、CRP、ESR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胃癌患者临床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8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6个月并发症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 d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少于开腹组,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d腹腔镜组患者的WBC、CRP、TNF-α、IL-6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22.8%,低于开腹组的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减少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的同时,还能降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应用氨甲环酸(TA)减少术后出血、输血和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纳入体重<10 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连续TA组、分次TA组和对照组).连续TA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TA 30 mg·kg-1 继以16 mg·kg-1·h-1维持至术毕,预充液中予TA 2 mg·kg-1;分次TA组: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开始时、体外循环结束后3个时段每次予TA 30 mg·kg-1;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替代,给药方法和容量同连续TA组.观察并记录术后出血量、异体血制品使用情况、心脏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观察术前、体外循环中、术后6和24 h D-二聚体水平;术前、手术即刻、术后6、12和24 h的血IL-8、CRP和WBC计数水平.结果 120例患儿入组,连续TA组、分次TA组和对照组各40例.3组患儿术前基线资料具可比性.①术后出血量:连续TA和分次TA组术后6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出血量和异体血制品输注量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D-二聚体水平:3组从体外循环开始至术后24 h均呈持续升高趋势,连续TA和分次TA组体外循环中、术后6和24 h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连续TA和分次T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L-8水平:3组在术后即刻、12 h均呈持续升高趋势,连续TA和分次TA组术后24 h均出现下降趋势,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3组在术后12 h均显著升高,术后24 h对照组较连续TA和分次TA组显著升高(P〈0.01);WBC计数:3组术后12、24 h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体重〈10 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连续TA和分次TA给药均可有效抑制纤溶反应,显著减少术后6 h出血量,并有明显的抑制炎性因子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结核性脓胸电视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结核性脓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围术期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行常规围术期干预)和观察组(58例,行基于ERAS的围术期干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 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的N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血清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FEV1、FVC、...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机体CRP、TNF-α、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并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以及开腹手术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前术后的CRP、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但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前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术后90min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达到最高峰,腹腔镜手术后CRP、TNF-α、IL-6指标于术后第3d恢复正常,而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第7d才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手术开始后90min、术后第1、3d两组患者CRP、TNF-α、IL-6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所带来的创伤更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而其可能与腹腔镜手术所导致的机体抗炎因子分泌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和剖腹胆囊切除组(OC)。术前和术后24、72 h采集外周静脉血,评估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结果 LC组患者术后4、24、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OC组(<0.05)。两组患者术前CRP、IL-6和IL-10术前无明显差异(>0.05),而术后24 h均有显著增多(<0.05),且OC组CRP、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LC组。术后72 h LC组及OC组CRP、IL-6和IL-10均有所下降,且LC组CRP、IL-6和IL-10均降至术前水平(>0.05),而OC组72 h时CRP、IL-6和IL-10对比术前和OC术后72 h组均增多(<0.05)。结论与OC相比,LC对高血压患者可能通过小的手术创伤,使创口局部细胞因子释放减少,进而减少痛觉信息从外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剖式肝段切除术在左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均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分别采用传统手术与精准肝蒂解剖式肝段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为15.0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肾上腺素、皮质醇、IL-6及CRP水平先升高后降低,NK细胞水平先降低后升高,术后即刻至术后24 h上述指标水平与术前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至术后24 h上述指标水平变化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随访3~24个月,观察组结石复发率及上腹部隐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蒂解剖式肝段切除术在左肝胆管结石中应用效果显著,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传统开放式手术(OD)对组织的伤害程度。 方法 前瞻性研究20例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组手术组随机收集10位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大小。使用ELISA来测量IL-1β、IL-6、IL-8、IL-10、CRP、CPK在术前、术后1、6、12、24、48h的变化,术后使用VAS及改良MacNab 标准来评估术后临床疗效。 结果 内窥镜组患者相对于传统手术的血流量小(P<0.01),更短的住院时间(P<0.01),更小的手术切口(P<0.01)。MacNab评估术后6个月两组均有90%满意度;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指数(P=0.661)无统计学意义;CRP、CPK、IL-6在术后24 h及48 h,开放手术组均高于内窥镜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具有相似的短期临床效果,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组织损伤轻和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对照组(应用常规全身麻醉方法)和实验组(应用常规全身麻醉加用帕瑞昔布钠麻醉方法),每组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术前、术后6h、术后24h)的血清IL-6水平、认知障碍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术后感染以及大出血等)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24h实验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24h实验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24h实验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术后感染以及大出血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中应用帕瑞昔布钠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清IL-6水平和认知障碍发生率,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行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组70例患者行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 9%,对照组为5. 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3 d的CD4+/CD8+比值和Ig M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7 d的CD4+/CD8+比值和Ig M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3 d的水平,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3 d的CRP和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CRP和IL-6水平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7 d的IL-6水平基本恢复至术前,而CRP水平仍高于术前,且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能够缩短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更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8 月-2020 年 10 月在本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的 95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设计基线资料收集表,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IL-6、CRP水平等基线资料.患者入院当天,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分析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IL-6、CRP水平;分析血清IL-6、CRP水平与 aSAH 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95 例 aSAH 患者开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 34 例(35.79%),预后良好61例(64.21%).预后不良组血清IL-6、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CRP高表达与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后预后效果相关(OR>1,P<0.05).结论:血清IL-6、CRP水平与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孙伟 《医学信息》2019,(3):113-1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IgA、IgG、IgM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结石性胆囊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手术及Miccoli手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PTMC患者共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引流量、切口长度及术后颈部恢复活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美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coli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颈部恢复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完全腔镜手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AG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口东新医院 2021年 6 月至 2023 年6 月收治的 90 例局部AG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辅助组和完全腹腔镜组,各 45 例.完全腹腔镜组采用TLDG术,腹腔镜辅助组行LADG术.手术过程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记录并比较两组首次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流食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前、术后 3 d和术后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术后,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完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腹腔镜辅助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辅助组(P<0.05);完全腹腔镜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自主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流食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腹腔镜辅助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 3 d和术后 7 d血清TNF-α、CRP、IL-6 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完全腹腔镜组更低(P<0.05);完全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辅助组(P<0.05).结论:与LADG术相比,TLDG术术中出出血量更少、切口更小,创伤炎性反应更轻,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可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均行左侧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组(实验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未感染组(对照组),各32只,实验组所有兔子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即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注入左侧髋关节内,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检测所有兔子术后血清中IL-6、CRP及PCT水平变化。术后9 d取关节液和3块关节滑膜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实验组细菌培养均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组则为阴性;术后1 d,2组血清中IL-6、CRP和PC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9 d实验组血清中IL-6、CRP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2组兔子术后1、3 d内IL-6、CRP和PCT计数水平均有一个明显升高的过程(P0.05),术后6 d,实验组兔子血清中IL-6、CRP和PCT水平持续升高(P0.05),对照组兔子于6 d后开始下降,并且PCT于6 d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IL-6、CRP则于9 d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IL-6、CRP和PCT联合检测的灵敏性为96.9%,特异性为90.6%,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查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论联合检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模型的血清中IL-6、CRP及PCT水平,可为临床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对清石率、尿脓毒血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两组术前均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引流脓液与抗菌治疗,炎症控制后,硕通镜组给予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组给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置鞘成功率、术后第1 d和术后1个月清石率、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肾功能指标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硕通镜组手术时间长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硕通镜组术后第1 d清石率(84.31%)高于输尿管软镜组(66.67%)(P<0.05);两组术后1个月清石率(96.08%、92.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硕通镜组术后6 h、术后24 h CRP、IL-6、TNF-α低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硕通镜组术后6 h、术后24 h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2周α1-MG、BUN、SCr、Cys-C、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1.96%、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均安全有效,但硕通镜术后早期清石率较高,并能改善围手术期炎症反应与机体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文患者胸部恶性肿瘤手术前后血清内脏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测定意义。方法: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RE)、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al-bindingpro-tein,RBP)三项内脏蛋白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IL-6、IL-8、TNF-仪三项炎性细胞因子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另以32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血清内脏蛋白指标水平显示,术前24h组三项蛋白水平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组其水平则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术前24h组(P〈0.05),术后24h组水平下降更甚(P〈0.01),两手术组间比较后者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则显示术前24h组IL-6和IL-8二项细胞因子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TNF-a水平则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组和术后24h组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术前24h组(P〈0.05,P〈0.01),两手术组间比较术后24h组水平显著高于术后2h组(P均〈0.05)。结论:本文患者血清六项血清指标的变化证实患者存在明显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提醒临床应在整个手术期充分做好各种应对预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和开腹胃癌D2根治术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CRP、IL-6、TNF-α及IL-10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CRP、IL-6、TNF-α及IL-10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IL-10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较开腹胃癌D2根治术炎症反应轻,创伤小,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术与传统手术切除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应激水平、炎症因子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诊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术进行治疗(n=47),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n=5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应激激素(皮质醇(Cortisol,Cor)、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Cor、CRP及IL-6均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小,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术后两组患者TSH、FT3及FT4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轻(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与传统手术切相比可缩短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缓解应激及炎症反应,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