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提高,患者对获得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与手术中消化道重建的方式有关,目前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已被多数普外科医生接受,但消化道重建的选择方式尚未统一。传统的3种吻合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但共同弊端是会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Uncut Roux-en-Y吻合术能够阻断肠道消化液返流,同时保持完整的肠道电生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将可能成为最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现就腹腔镜uncut Roux-en-Y吻合与传统吻合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各种吻合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护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护理的角度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优劣.方法 我科于2006年11月~2007年9月将同期救治的远端胃癌需手术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两组手术病人术后的直接护理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药物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每天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比开腹组少;腹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少于开腹组;术后腹腔镜组运用止痛药物的例数比开腹组少;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相比较,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对胃癌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根治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肠蠕动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第1 d、术后第5 d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及应激反应,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AG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口东新医院 2021年 6 月至 2023 年6 月收治的 90 例局部AG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辅助组和完全腹腔镜组,各 45 例.完全腹腔镜组采用TLDG术,腹腔镜辅助组行LADG术.手术过程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记录并比较两组首次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流食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前、术后 3 d和术后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术后,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完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腹腔镜辅助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辅助组(P<0.05);完全腹腔镜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自主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流食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腹腔镜辅助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 3 d和术后 7 d血清TNF-α、CRP、IL-6 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完全腹腔镜组更低(P<0.05);完全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辅助组(P<0.05).结论:与LADG术相比,TLDG术术中出出血量更少、切口更小,创伤炎性反应更轻,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可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回顾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病历资料,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指标优于传统开腹组,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开腹组。淋巴结清除数目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别。腹腔镜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和安全的,而且具有微创、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与Roux-en-Y吻合比较来评估Ω形吻合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在我院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将患者分成Ω形吻合组(Ω组)和Roux-en-Y吻合组(R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吻合时间、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吻合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其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与R组比较,Ω组的手术时间及吻合时间更短,通气时间更早,吻合费用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EORTC-QLQ-C30量表显示,Ω组的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R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低于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余功能领域及症状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ORTC-QLQ-STO22量表显示,Ω组的反流症状领域评分低于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余症状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16例腹腔镜辅助下实施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胃切除2例、近端胃癌根治8例、远端胃癌根治6例。结果 16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全胃切除280(230~310)min,近端胃癌根治246(210~276)min,远端胃癌根治230(200~2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全胃切除280(260~300)mL,近端胃癌根治110(60~180)mL,远端胃癌根治120(70~200)mL。切口长度为5~7 cm。术后患者肛门排气平均3.5(2~4)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3.5(2~4)d,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术后近期恢复良好,无近期并发症,无肿瘤的局部复发,无Trocar种植。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微创手术在胃癌根治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不同吻合方式在食管癌微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MIE)的患者115例,依照吻合方式将患者分为端端吻合组(n=68)与端侧吻合组(n=47)。端端吻合组行端端分层吻合,端侧吻合组行端侧分层吻合。观察2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2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端端吻合组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端侧吻合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端端吻合组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端侧吻合组(P<0.05),2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端侧吻合组(P<0.05)。结论 与端侧分层吻合相比,端端分层吻合应用于MIE,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64例右半结肠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开腹组32例患者采用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流质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都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金万亮 《医学信息》2018,(12):93-95,101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空肠储袋胃、储袋胃的近、远端空肠行抗返流瓣术式、空场-空肠Roux-en-Y吻合术预食道返流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近端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全胃切除空肠储袋胃、空肠-空肠Roux-en-Y吻合的胃癌根治术,实验组44例行空肠储袋胃、储袋胃的近、远端空肠行抗返流瓣术式、空场-空肠Roux-en-Y吻合术预防食道返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有吻合口狭窄、术后进食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钡剂停留时间。术后2个月随访营养状况,随访至6个月,根据Mettin标准评估两组患者食管黏膜组织学炎症改变、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患者生存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恢复良好,均无吻合口狭窄。两组患者进食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钡剂停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随访两组病例食欲良好,血红蛋白上升、体重无减轻,营养状况良好。对照组出现食管炎症改变的例数多于实验组,两组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对照组出现返流性食管炎例数多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1年内无患者死亡。结论 若严格的把握适应证,近端胃癌行根治性胃全切除行空肠-空肠储袋胃、储袋胃的近、远端空肠行抗返流瓣术式、空场-空肠Roux-en-Y吻合术能有效预防食道返流,可降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下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采用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的7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的37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右侧入路的37例胃癌患者纳入B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出院时间),随访6 m的胃癌复发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与出院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少于B组(P<0.05).两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与左侧入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淋巴结清扫数、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且左侧与右侧入路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SD大鼠为模型探讨磁吻合技术在食管空肠侧侧吻合重建中的可行性。方法 10只SD大鼠,麻醉后取上腹部正中切口,将近端空肠提至食管下端附近,经口置入1枚圆形磁体至胃内,棉签推送磁体至近端空肠,此时经口置入另1枚圆形磁体至食管下端,空肠内磁体与食管内磁体自动相吸,建立食管空肠侧侧磁吻合模型。记录吻合操作时间,观察大鼠术后进食情况,记录磁体排出时间。1个月后处死动物,获取食管空肠侧侧吻合口标本,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吻合口形成情况。结果 10只SD大鼠均成功完成了食管空肠侧侧吻合,整个手术操作过程顺利,术中未出现消化道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吻合操作时间(4.65±0.75)min;术后大鼠正常进食,无消化道梗阻表现;术后磁体排出时间为(11.30±1.77) d。所有大鼠术后1个月存活率为100%。术后1个月获取吻合口标本,肉眼观察可见吻合口形成良好,HE和Masson染色可见吻合口黏膜光滑平整,吻合口各层组织连续性良好。结论利用磁吻合技术可在食管与空肠之间建立良好的侧侧吻合,是对食管空肠磁吻合研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远端胃癌手术结合D2淋巴结清扫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95例,剔除2例腹腔中转开腹患者共计纳入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远端胃癌手术结合D2淋巴结清扫,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结合D2淋巴结清扫。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3年和5年复发转移和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清扫第一站淋巴结数、第二站淋巴结数和清扫淋巴结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1年、3年和5年复发转移率和病死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远端胃癌手术结合D2淋巴结清扫对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远期随访复发转移和死亡少。  相似文献   

14.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1],手术切除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有效方法[2],成功的胃肠道肿瘤手术由:完整的病灶切除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及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构成。关系到肿瘤根治的效果,及患者能否在术后平稳恢复和良好的生活质量[3],吻合口瘘则是威胁消化道重建安全乃至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死亡率高达50%[4]。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两种术式中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肿瘤科2013年3月—2016年3月行根治术的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2~56岁;开腹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33~56岁;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和开腹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恢复进食和住院时间。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分别为(19.32±1.42)枚和(20.01±3.22)枚,第一站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5.82±8.23)枚和(16.93±9.12)枚,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4.83±0.23)枚和(4.92±0.63)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两种术式的腹腔淋巴结清扫效果基本无差异;但腹腔镜辅助手术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腹腔镜与传统开放近端胃癌根治术的近端胃癌根治术的研究比较的优点和缺点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已与89例需手术治疗的近端胃癌的标准治疗的患者,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病例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手术治疗记录分析(手术时间,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术后恢复(使用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和最高温度),T淋巴细胞和外周血NK细胞活性,术后1年生存率和肿瘤复发,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手术时间(236.2±43.5)min长于对照组(201.2±33.5)min(<0.05),病例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术后卧床时间,温度,T淋巴细胞活性及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和肿瘤复发无显著性差异(跃0.05)。结论腹腔镜胃近端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技术,微创,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程翔  张军 《医学信息》2020,(1):43-45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胃癌发病率虽在全球范围有所下降,但排名仍然靠前。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是术后胃癌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和预后。吲哚菁绿标记荧光技术通过评估术中吻合口灌注,能改善术后吻合口愈合情况,进一步降低吻合口瘘发病率。本文通过对吻合口瘘的发生、吲哚菁绿标记荧光技术介绍、吲哚菁绿标记荧光技术在胃癌术中的应用、实施方法及吲哚菁绿标记荧光技术评估吻合口灌注的效果作一综述,旨在为吲哚菁绿标记荧光预防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和开腹胃癌D2根治术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CRP、IL-6、TNF-α及IL-10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CRP、IL-6、TNF-α及IL-10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IL-10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较开腹胃癌D2根治术炎症反应轻,创伤小,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腹腔镜保肛术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道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远端切缘长度、肿瘤大小及肿瘤pTNM分期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优于传统腹腔镜保肛术,对肿瘤根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